- 年份
- 2024(9093)
- 2023(13165)
- 2022(11574)
- 2021(11064)
- 2020(9235)
- 2019(21347)
- 2018(21435)
- 2017(42416)
- 2016(23057)
- 2015(25777)
- 2014(26042)
- 2013(25764)
- 2012(23825)
- 2011(21636)
- 2010(21778)
- 2009(20153)
- 2008(19740)
- 2007(17413)
- 2006(15441)
- 2005(13772)
- 学科
- 济(88958)
- 经济(88850)
- 管理(67159)
- 业(64591)
- 企(52588)
- 企业(52588)
- 方法(41292)
- 数学(35959)
- 数学方法(35510)
- 中国(25857)
- 农(25585)
- 财(24355)
- 学(19623)
- 业经(19607)
- 制(18698)
- 贸(17699)
- 贸易(17692)
- 地方(17308)
- 易(17253)
- 农业(16704)
- 银(15940)
- 银行(15903)
- 行(15210)
- 务(14931)
- 财务(14865)
- 财务管理(14837)
- 理论(14818)
- 策(14602)
- 技术(14409)
- 和(14391)
- 机构
- 大学(332273)
- 学院(331124)
- 济(132484)
- 管理(132186)
- 经济(129462)
- 理学(114320)
- 理学院(113052)
- 管理学(111229)
- 研究(110755)
- 管理学院(110609)
- 中国(82557)
- 京(70744)
- 科学(68103)
- 财(63756)
- 所(55825)
- 农(51934)
- 财经(50785)
- 研究所(50671)
- 中心(49494)
- 业大(48395)
- 江(47824)
- 经(46071)
- 北京(45128)
- 范(43747)
- 师范(43381)
- 农业(40810)
- 院(40247)
- 经济学(39249)
- 州(39172)
- 财经大学(37712)
- 基金
- 项目(221807)
- 科学(174153)
- 研究(163921)
- 基金(160592)
- 家(139215)
- 国家(138030)
- 科学基金(118085)
- 社会(101826)
- 社会科(96427)
- 社会科学(96403)
- 省(85809)
- 基金项目(85213)
- 自然(77063)
- 教育(75269)
- 自然科(75212)
- 自然科学(75193)
- 自然科学基金(73825)
- 划(72684)
- 编号(67768)
- 资助(66871)
- 成果(56147)
- 部(49605)
- 重点(49106)
- 发(47117)
- 课题(46465)
- 创(45665)
- 创新(42516)
- 教育部(42450)
- 科研(42205)
- 项目编号(41956)
- 期刊
- 济(145326)
- 经济(145326)
- 研究(101166)
- 中国(58467)
- 学报(50860)
- 管理(48034)
- 农(47218)
- 科学(47176)
- 财(46051)
- 大学(38452)
- 教育(37207)
- 学学(36133)
- 农业(32890)
- 融(31667)
- 金融(31667)
- 技术(27387)
- 业经(24614)
- 财经(24360)
- 经济研究(23492)
- 经(20672)
- 问题(19447)
- 理论(17320)
- 图书(17067)
- 实践(15916)
- 践(15916)
- 业(15846)
- 技术经济(15826)
- 科技(15624)
- 贸(15396)
- 现代(15384)
共检索到482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我国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性贷款冲动,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严重失衡。本文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信贷 经济结构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茅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泡沫化倾向。文章认为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流动性 泡沫化 预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来用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必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魁 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但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见解。既然流动性过剩一词是作为对世界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则其合理的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弄清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过剩,我们才能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凯恩斯对流动性的理解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流动性过剩的深入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机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飞燕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晋生
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流动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储蓄、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基本成因是我国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分配结构的长期失衡,深层原因是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流动性过剩不是一个在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继续实施紧缩政策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分流储蓄与外汇储备,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荣华
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主体留于应急的产品数量超过了风险程度和风险偏好所应当持有的数量。一国微观上和宏观上都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旦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过多,该国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在封闭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在开放经济中,如果该国的出口状况良好,则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往往就是国内消费下降。流动性过剩会带来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应对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根源 经济影响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流动性存在相对过剩特征的背景下,提出了有效破解流动性过剩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相对过剩 外汇占款 储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永明 宛东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下调基准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的方式减缓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典型的是美联储的数量宽松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有所回升,但流动性过剩的后遗症逐步显现:由于过度注入流动性,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对实体经济造成反复冲击;各主权国家由于在危机中高度举债,导致其面临着债务负担过重的风险。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哪里,如何进行相关治理,我国应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炳才
本文认为美元供给与需求的扩张、货币创造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是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而美国次级债危机则进一步增加了全球流动性,使流动性扩张和过剩加剧。国际流动性过剩将促使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我国,使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久化,贸易结构调整和金融开放压力加大,并可能导致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发生变化。应对国际流动性过剩,重点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任务,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适度转变宏观调控方式以及谨慎调节资产价格泡沫,防止出现泡沫危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原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唐海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睿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影响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