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7)
- 2023(5604)
- 2022(4818)
- 2021(4646)
- 2020(3995)
- 2019(9016)
- 2018(9284)
- 2017(18261)
- 2016(10276)
- 2015(11629)
- 2014(12024)
- 2013(11897)
- 2012(11281)
- 2011(10209)
- 2010(10443)
- 2009(9886)
- 2008(9973)
- 2007(9213)
- 2006(8188)
- 2005(7669)
- 学科
- 济(37175)
- 经济(37122)
- 管理(28109)
- 业(27275)
- 企(21057)
- 企业(21057)
- 方法(16970)
- 数学(14811)
- 数学方法(14661)
- 中国(13930)
- 财(12058)
- 农(11328)
- 制(11070)
- 银(9494)
- 银行(9482)
- 行(9082)
- 贸(8406)
- 贸易(8401)
- 学(8345)
- 易(8241)
- 融(7816)
- 金融(7815)
- 业经(7760)
- 务(7391)
- 财务(7376)
- 财务管理(7346)
- 农业(7007)
- 理论(6990)
- 企业财务(6971)
- 体(6668)
- 机构
- 学院(150796)
- 大学(149531)
- 济(59573)
- 经济(58070)
- 管理(52348)
- 研究(49487)
- 理学(43810)
- 理学院(43270)
- 管理学(42494)
- 管理学院(42203)
- 中国(39796)
- 财(32840)
- 京(32265)
- 科学(29641)
- 所(26048)
- 财经(25480)
- 江(23765)
- 农(23625)
- 研究所(22993)
- 经(22928)
- 中心(22487)
- 北京(20975)
- 业大(20216)
- 范(19930)
- 师范(19706)
- 州(19647)
- 经济学(19007)
- 财经大学(18827)
- 农业(18612)
- 院(17669)
- 基金
- 项目(87745)
- 科学(67324)
- 研究(66041)
- 基金(61762)
- 家(53597)
- 国家(53108)
- 科学基金(43980)
- 社会(39858)
- 社会科(37647)
- 社会科学(37637)
- 省(34158)
- 基金项目(32087)
- 教育(31744)
- 划(29036)
- 编号(28284)
- 自然(27647)
- 自然科(26969)
- 自然科学(26957)
- 资助(26480)
- 自然科学基金(26478)
- 成果(24649)
- 课题(20103)
- 部(19963)
- 重点(19858)
- 性(19556)
- 发(18640)
- 创(17908)
- 教育部(17050)
- 项目编号(17025)
- 大学(16824)
共检索到23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海
显著的流动性过剩会推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甚至会推动整个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入手,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传导过程,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传导机制 通货膨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沁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是流动性不平衡的两种基本状态。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危机,有时看似突然发生,而实际上在此之前,金融体系内部已经孕育着某种风险点。在资金充裕的状况下,这种风险点往往会被掩盖;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风险也就暴露出来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华
政策制定者有需要了解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本文在澄清了流动性过剩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流动性过剩测度的方法,测度的结论是我国的微观流动性很长时期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我国宏观流动性有时是过剩的,有时是短缺的,过剩的时期多于短缺的时期。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含义 测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如何定义和度量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过剩,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回答。所谓"流动性",原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随时可以用于"投资"(如放贷)的资产。例如,商业银行金库中所存放的现金就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资产)"。在一些国家,其他一些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如短期国债券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周世锋 连玮
若得“死水”复活,需兼具“大禹治水”的非凡胆识和对于某种文化的智慧超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的过剩,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都源于银行贷款能力的低下,是大量本来应该贷放的资金而未能贷放出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倩倩 郑建军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过剩 性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迎梅
从经济、制度、技术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以及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断深化的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尝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混业经营以及加快金融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锋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杰
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讨论,目前存在两种状况,一是有的观点只局限于金融领域,甚至将它只看成为一种货币现象;二是有的观点过度夸大了流动性过剩的负面作用,甚至使人有恐惧心态。其实,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不仅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涤龙 叶少波
文章通过梳理关于流动性过剩概念的各种表述,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据此运用统计方法设计了流动性过剩的两个测度指标:总量过剩系数和增量过剩系数,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我国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性贷款冲动,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严重失衡。本文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信贷 经济结构失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鹏
流动性过剩是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度。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后果是银行信贷扩张,企业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固定资产占GDP的比率将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从而必然引起调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外汇储备占款问题,缓解财政部和央行的压力。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测度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冠海
从经济学上来说,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就金融机构而言,则表现为存贷差过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不是钱多了,而是钱投入到有限的几个方向,最大的隐患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导致产业空心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因此,中国的流动性问题不可能由中央银行一家来解决,最根本的是要多个部门联手,通过财政、外汇、金融等多项措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流动性过剩 问题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