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6)
2023(17854)
2022(15307)
2021(14172)
2020(12019)
2019(27126)
2018(27040)
2017(52192)
2016(28549)
2015(31749)
2014(31880)
2013(31573)
2012(29346)
2011(26914)
2010(26934)
2009(25002)
2008(24334)
2007(21689)
2006(19262)
2005(17054)
作者
(86873)
(72345)
(71829)
(68438)
(45904)
(34669)
(32465)
(28405)
(27357)
(25732)
(24582)
(24311)
(23338)
(22864)
(22446)
(22247)
(21638)
(21484)
(20712)
(20701)
(18252)
(17940)
(17601)
(16474)
(16385)
(16044)
(15940)
(15870)
(14667)
(14296)
学科
(127136)
经济(126988)
管理(81247)
(75681)
(60983)
企业(60983)
方法(54016)
数学(47422)
数学方法(46998)
中国(32943)
(31100)
(30062)
(28631)
地方(26061)
业经(25375)
(23849)
(21781)
贸易(21771)
(21082)
农业(20736)
(19755)
银行(19680)
(19157)
金融(19149)
(18841)
理论(18426)
环境(18204)
(18132)
财务(18056)
财务管理(18019)
机构
大学(420640)
学院(417575)
(173415)
经济(169820)
管理(159025)
研究(146206)
理学(137685)
理学院(136089)
管理学(133729)
管理学院(132986)
中国(107484)
科学(91446)
(89526)
(79987)
(75411)
(75339)
研究所(68868)
业大(66150)
中心(64634)
财经(64401)
(60691)
农业(59724)
(58529)
北京(56545)
经济学(53723)
(53396)
师范(52737)
(52469)
(48690)
经济学院(48373)
基金
项目(282337)
科学(219964)
基金(204838)
研究(200103)
(181577)
国家(180122)
科学基金(152210)
社会(126880)
社会科(120222)
社会科学(120189)
(109621)
基金项目(108482)
自然(100239)
自然科(97873)
自然科学(97844)
自然科学基金(96114)
(93199)
教育(91495)
资助(84893)
编号(79646)
成果(64909)
重点(63619)
(62304)
(60244)
(58224)
课题(55568)
科研(54467)
创新(54452)
教育部(52804)
计划(52573)
期刊
(191387)
经济(191387)
研究(125077)
中国(76441)
学报(74690)
(67694)
科学(64704)
(59164)
管理(58188)
大学(55070)
学学(52470)
农业(45792)
教育(41385)
(37687)
金融(37687)
技术(33916)
财经(32674)
经济研究(32351)
业经(29897)
(28004)
问题(25288)
(22965)
技术经济(20809)
科技(20150)
(20091)
理论(20089)
(19741)
商业(19050)
业大(18950)
统计(18600)
共检索到61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化水平迅速上升,"流动性"问题引起了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本文运用价格缺口法对我国1978-2009年间流动性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对流动性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流动性与我国的实体经济保持着长期的反向协整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应注意保持适度的流动性,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捷  
近三年,中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快速增长同时实体经济的增速不断下滑。本文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快速增加的流动性导致企业的负债率和库存占比上升,由于供求的结构失衡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快速的资产扩张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最终宽松的货币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文章指出目前恰当的政策是通过结构性的改革释放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采用了所有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的累计数据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比较研究以及数量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直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经由国际大宗商品渠道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部分隔离了全球流动性向国内货币投放的传导,确保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辉  杨睿博  李明  
近年来,全球流动性冲击问题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通过货币增速加总法测算了全球流动性及新兴经济体一系列的量化经济指标并构建SVAR模型,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正向的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即全球流动性冲击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新兴经济体内部的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立坚  牛晓梦  李安心  
本文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能否发挥“投融资、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从而为现在中国金融的改革方案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震宇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输入会对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运用SVAR模型及其方差分解定量分析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发现,流动性过剩能产生显著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对货币供应量、名义利率和外汇储备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甚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辛兵海  刘雪薇  陶江  
运用2006—2018年上市银行数据和非金融行业数据,以同业业务为主线对银行流动性创造指标进行结构划分,探究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同业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第二,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中小型银行同业依赖性强,流动性创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第三,应用HP滤波方法所测度的过度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无显著影响。第四,2016年“一行三会”出台的规范同业业务政策有效控制了过度同业流动性创造问题,并提升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凌飞  唐磊  程锦  苏智欣  
流动性是研究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重要方向,是衡量金融市场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上海票据交易所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票据电子交易平台,极大提高了票据业务电子化水平,提升了票据市场透明度、交易效率和流动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从票据微观结构入手,以流动性为切入点,使用换手率指标对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简称电子银票)的流动性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流动性自身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票面金额、信用主体、交易利率的波动率、平均剩余期限对电子银票流动性影响显著并呈正相关关系,贴现率对流动性影响不显著。同时,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票据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蔡伟贤  陈浩禹  
本文利用CHNS微观调研数据库,实证分析了中国代际收入弹性及其传递机制,以及收入、教育资源和社会阶层分布的不平等性。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经历了从逐步扩大到趋于平稳的过程,而同期代际流动性则经历了先波动后提高的过程。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地位影响可以解释代际收入弹性的30%左右。教育公平为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发挥了主要作用,随着机会公平的不断改善,代际流动性也将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减小个体差异性,缩小收入差距,使中国社会走向机会公平、收入公平和社会公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相兵  秦昌才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流动性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基于我国1979年至2008年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到了说明流动性问题的两个因子—资本项目关联因子和经常项目关联因子,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棋智  王朝明  
本文利用CHNS提供的中国9省区经验数据,研究了我国1989~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化情况,发现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2000~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在本文考察的历年中最高,而1997~2000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则较低;相对其他收入阶层而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更加脆弱,其经济地位得到改善的前景不明朗;无论是从流动性水平还是流动性结构来看,农村收入流动性总体优于城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扬  何建敏  
为了揭示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度财务报告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创造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内流动性创造对第二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小,并且对各层次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大于表外;表外流动性创造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和风险承担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流动性创造上调的可行性,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珏帅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G4(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又称之为发达国家流动性)指标,运用FAVAR模型研究发达国家流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受到风险因素冲击时,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为了缓解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流动性,此举会对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短期收紧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发达国家流动性增加对我国金融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但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长期中,发达国家流动性的冲击几乎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麦元勋  
文章根据Acharya和Pedersen(2003)的研究成果,把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以三个流动性Beta系数——"2、"3和"4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越低的股票,流动性风险越高,而且,在这三种形式的流动性风险中,"3和"4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要比"2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易寿生  马骏  孔迅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总体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央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湖北宜昌市为样本,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变动的特点、央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应,以及央行流动性调控的局限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当前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监测与调控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