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0)
2023(8090)
2022(6992)
2021(6478)
2020(5479)
2019(12227)
2018(12455)
2017(24208)
2016(12744)
2015(14004)
2014(14059)
2013(13958)
2012(12923)
2011(11699)
2010(11991)
2009(11660)
2008(11521)
2007(10623)
2006(9616)
2005(8887)
作者
(35186)
(29232)
(29097)
(27705)
(18505)
(13787)
(13243)
(11093)
(10984)
(10596)
(9880)
(9625)
(9419)
(9318)
(8993)
(8866)
(8606)
(8465)
(8464)
(8390)
(7460)
(6983)
(6894)
(6703)
(6643)
(6606)
(6585)
(6577)
(5741)
(5635)
学科
管理(48839)
(47134)
经济(47037)
(46087)
(40059)
企业(40059)
方法(18909)
(17465)
中国(16968)
(16788)
技术(16299)
数学(16021)
数学方法(15895)
(13365)
业经(12714)
技术管理(12269)
(11699)
银行(11692)
(11319)
(11240)
(9780)
金融(9778)
体制(9712)
(9665)
财务(9638)
财务管理(9610)
(9595)
贸易(9584)
(9412)
企业财务(9124)
机构
大学(186773)
学院(186109)
(80753)
经济(79030)
管理(74375)
理学(63348)
理学院(62769)
管理学(62077)
管理学院(61714)
研究(58144)
中国(46846)
(43354)
(38458)
财经(33245)
科学(30584)
(29972)
(28827)
(27584)
中心(26672)
经济学(25182)
北京(24645)
财经大学(24641)
研究所(24083)
(22758)
经济学院(22675)
(22204)
师范(22031)
(22011)
业大(21814)
商学(21190)
基金
项目(115035)
科学(92777)
研究(90110)
基金(84017)
(70822)
国家(70205)
科学基金(61489)
社会(59512)
社会科(56447)
社会科学(56437)
(45243)
基金项目(44472)
教育(42019)
(37472)
自然(36667)
编号(36379)
自然科(35826)
自然科学(35819)
自然科学基金(35231)
资助(32647)
成果(30859)
(30218)
(28810)
创新(27222)
(26739)
课题(25798)
重点(25443)
国家社会(24592)
(24533)
教育部(23829)
期刊
(94087)
经济(94087)
研究(61661)
中国(40852)
(33816)
管理(32489)
教育(22537)
科学(22301)
学报(21272)
(21237)
金融(21237)
(20633)
大学(17933)
财经(17106)
技术(17047)
学学(16670)
业经(15589)
经济研究(15077)
(14727)
农业(13427)
问题(12715)
(10703)
科技(10620)
技术经济(10178)
理论(9830)
商业(9226)
现代(9131)
(8773)
论坛(8773)
实践(8707)
共检索到29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金锦花  宋国  
社区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入口,也是法院开展联动司法的重要对象。通过深度挖掘社区组织的治理能力,在缓解当前我国"案多人少"矛盾的同时,更及时、以更低的成本以及群众更易接收的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需求,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些许碎片化贡献。同时,提出:法院与社区联动机制的初创阶段,应当选择关注度较高的短期目标为切入点,并注重社区资源的引进;联动机制的维护,要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为保持联动机制的生命力,应探索科学的评估标准,以获得优化联动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所必需的基础性信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群华  
信用、技能、资金问题是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中的三大瓶颈,本文通过对云梦县"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联动机制运行状况调查,分析了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在推动创业、促进就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2001年7月21日,陕西省审计厅在省内部审计管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陕西省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全省专兼职内部审计机构2063个(其中专职机构1785个),内部审计人员8835名(其中专职人员5338名),358人获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绍军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并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作为一种创新性金融服务模式,投贷联动机制深度融合了股权与银行贷款,与科技金融的属性高度契合。本文在分析投贷联动机制内涵、特点及类型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投贷联动机制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当前我国投贷联动机制面临的发展困境,包括现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束缚、投贷双方联动机制的不完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与目标客户的不匹配、股权投资机构发展缓慢及复合型科技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政府、投贷联动参与主体等各方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共同推动投贷联动机制发展,以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玉波  
近期食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国城乡食品价格月度同比指数,研究了两者的联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食品价格存在长期均衡,两者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式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邦强  
投贷联动需要高度关注科创企业各个生命周期的特点,对资金进入的行业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发挥投资机构与银行的协同优势投贷联动是商业银行采用信贷支持,PE或VC投资机构提供股权融资,联合以"股权+债权"的模式,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银行业探索试点投贷联动业务。随后银监会鼓励条件成熟的银行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推进投贷联动融资试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桂峰  欧阳令南  侯守礼  
煤电价格的矛盾导致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出台,本文对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系统及指标体系,建立成本预算体系、合理核定电价、与电煤价格相衔接,降低两个比重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俊  
我国目前铁路运价价格存在刻板僵化、总体水平偏低、运价调整不及时且构成不合理等现象 ,国家放松对铁路运价的管制将实现促进铁路发展和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重收益 ,分析国外铁路运价改革的成功经验 ,我国必须建立铁路运价与物价的联动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解学成  
针对权证产品的爆炒,监管机构推出了全额抵押下的创设、注销机制,意在防范市场风险。从创设人角度分析,这套制度机制自身形成了一个均衡价格。在对武钢认购权证、认沽权证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由该发行机制决定的均衡价格并不是政策目标所在,需要进行改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卫松  周江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存在设计缺陷的失业保险制度形成倒逼机制。国内学者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感性认识的起步阶段。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使失业保险制度由保障功能为主转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仍任重而道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王鑫泽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长江  李少斌  
近年来,川东北区域在创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构建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创业者、社会公众、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只有联动机制中每个参与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才能成功构建与运行。文章对川东北区域的创业促就业现状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创业促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良好运行分析,为川东北区域提高就业率提供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构建良好的农村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调整,我国农村地区迎来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与能力低,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可针对创业难点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金融服务,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