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5473)
- 2022(13054)
- 2021(12501)
- 2020(10057)
- 2019(23367)
- 2018(23535)
- 2017(44133)
- 2016(24749)
- 2015(28226)
- 2014(28608)
- 2013(27925)
- 2012(26082)
- 2011(23885)
- 2010(24308)
- 2009(22244)
- 2008(21570)
- 2007(19375)
- 2006(17558)
- 2005(15905)
- 学科
- 济(98396)
- 经济(98293)
- 管理(65109)
- 业(61676)
- 企(48707)
- 企业(48707)
- 方法(39048)
- 中国(34598)
- 数学(33356)
- 数学方法(32977)
- 农(28671)
- 地方(25135)
- 教育(23636)
- 业经(22867)
- 财(22500)
- 学(21864)
- 制(19578)
- 农业(19115)
- 理论(18453)
- 贸(18080)
- 贸易(18064)
- 银(17573)
- 银行(17534)
- 易(17483)
- 行(16922)
- 技术(16324)
- 融(16322)
- 金融(16320)
- 发(16280)
- 和(15705)
- 机构
- 大学(353457)
- 学院(350263)
- 济(134585)
- 管理(131830)
- 经济(131287)
- 研究(122878)
- 理学(112374)
- 理学院(110998)
- 管理学(109160)
- 管理学院(108500)
- 中国(89342)
- 京(78514)
- 科学(74744)
- 财(64221)
- 所(62313)
- 研究所(56199)
- 范(55709)
- 师范(55309)
- 中心(54273)
- 江(53621)
- 农(53525)
- 北京(51393)
- 财经(50123)
- 业大(48980)
- 经(45360)
- 师范大学(44871)
- 院(44472)
- 州(43893)
- 教育(41730)
- 农业(41411)
- 基金
- 项目(226118)
- 科学(177307)
- 研究(174496)
- 基金(158339)
- 家(136133)
- 国家(134795)
- 科学基金(114245)
- 社会(106117)
- 社会科(100218)
- 社会科学(100194)
- 省(89930)
- 教育(84640)
- 基金项目(83714)
- 划(76772)
- 编号(75001)
- 自然(71276)
- 自然科(69487)
- 自然科学(69472)
- 自然科学基金(68170)
- 资助(64720)
- 成果(64208)
- 课题(54132)
- 发(52495)
- 重点(51346)
- 部(50583)
- 创(46831)
- 项目编号(45744)
- 年(44285)
- 教育部(43604)
- 创新(43355)
- 期刊
- 济(157914)
- 经济(157914)
- 研究(117127)
- 中国(77431)
- 教育(67182)
- 学报(51444)
- 农(50073)
- 管理(49858)
- 科学(47833)
- 财(45890)
- 大学(39808)
- 学学(35852)
- 农业(35071)
- 融(33409)
- 金融(33409)
- 技术(33336)
- 业经(27396)
- 经济研究(24528)
- 财经(24030)
- 问题(20954)
- 图书(20487)
- 经(20460)
- 理论(17903)
- 业(17159)
- 职业(16525)
- 科技(16481)
- 实践(16399)
- 践(16399)
- 技术经济(16274)
- 坛(16127)
共检索到542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华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不断健全,以及法律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深入发展,高校法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革与创新。法律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也在不断更新,法学教育内容与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代发展同步。创新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推进法学素质教育,创新法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加快法学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也不断升级,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建职业教育生态,从专门化到系统化;重塑职业教育理念,从工具导向到生涯导向;重赋职业教育动能,从单向驱动到双向互动。同时,要从外部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发展共同体,从内部深化全面改革、探索发展新模式,切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觉晓 ,张美光 ,李艟 ,董丽筠 ,秦运科
一、开发型院所经济自立的途径机电部机械口共有56个开发型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各所都增加了为经济建设服务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它们拓宽了任务来源,逐步改变了以往那种依附于政府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单纯靠国家拨款搞科研的封闭状态,开始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有的所向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有的所与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有的所进入了企业;还有一些所寻求国际合作的途径。改革中的另一重要趋势是,不少所建立了自己的中试基地,开发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有的所加强了成果的技术配套,将软件和硬件一并向企业转让。这都表明这些研究所科研实力和经济实力开始在增强。但在上述改革中也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寿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的发展,正在引人注目地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和估价乡村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决不能低估。特别是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向来以农业为本。在乡村建设中,又面临着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三大难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谢树春,魏晓,赵玲,黄宇萍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研究四川盆地农业资源和农业自然条件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生猪、油菜、水稻、柑桔、蚕桑为主的全国性农业综合商品基地的发展方向和六大优势农业项目及其基地布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史安平 高禾
一、公立医院组织价值和内部审计(一)公立医院组织价值公立医院遵循的是公益性,强调社会效益原则,它是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是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简言之,公立医院组织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实现公共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价值的最大发挥。与公认的企业价值=财务资本价值+智力资本价值的区别是,公立医院组织价值更注重智力资本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英 史景轩
从明治维新时期至今,日本义务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始终贯穿于历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中。考察日本义务教育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的发展过程,总结日本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并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吴威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各类教育都得到迅猛发展,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却遇到一定的问题,其前景不容乐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为此,我们应该努力考虑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职业教育能够重新焕发风采。本文主要探讨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成文 刘慧珍
高等教育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做何贡献,不仅是一个政策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为思考的起点,以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互动关系为假设,展望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蓝图,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蓝图及其原动力,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四项特点和八项指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和可能性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标实现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
中国梦 高等教育 蓝图 发展 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泉 陶钧
新时期,推动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发展,很有必要。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社会进步。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融合发展新途径。资源共享效率不高、融合发展差异明显、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源共享效率、缩小融合发展差异、健全融合发展机制,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学校教育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卫民 吕永龙 卢凤君
论述了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主体和目标。指出持续发展是全球空间系统的发展进化,其主体是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讨论了持续发展的评价,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以及持续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说明了两种不同的持续发展方式,并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主体 弱持续性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