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9)
- 2023(12575)
- 2022(11081)
- 2021(10338)
- 2020(8690)
- 2019(20153)
- 2018(20314)
- 2017(40181)
- 2016(21449)
- 2015(24300)
- 2014(24487)
- 2013(24585)
- 2012(22924)
- 2011(21108)
- 2010(21371)
- 2009(19941)
- 2008(19126)
- 2007(16948)
- 2006(15381)
- 2005(13823)
- 学科
- 济(108839)
- 经济(108743)
- 管理(60619)
- 业(56286)
- 企(45296)
- 企业(45296)
- 方法(42085)
- 数学(36813)
- 数学方法(36492)
- 中国(26556)
- 地方(24883)
- 农(24828)
- 业经(21005)
- 财(20671)
- 学(20512)
- 制(18363)
- 贸(17470)
- 贸易(17457)
- 易(16866)
- 农业(16670)
- 地方经济(15395)
- 和(14949)
- 环境(14807)
- 银(14766)
- 银行(14732)
- 融(14327)
- 金融(14325)
- 行(14177)
- 理论(14083)
- 体(13844)
- 机构
- 大学(321268)
- 学院(319234)
- 济(138264)
- 经济(135376)
- 管理(126094)
- 研究(109819)
- 理学(108712)
- 理学院(107494)
- 管理学(105902)
- 管理学院(105331)
- 中国(81123)
- 京(68423)
- 科学(65162)
- 财(61656)
- 所(55186)
- 研究所(49977)
- 财经(49606)
- 中心(47950)
- 农(46458)
- 江(45474)
- 经(44813)
- 业大(44201)
- 北京(43976)
- 经济学(42087)
- 范(41986)
- 师范(41687)
- 院(39332)
- 经济学院(37680)
- 州(37423)
- 财经大学(36713)
- 基金
- 项目(209223)
- 科学(163895)
- 研究(156496)
- 基金(151055)
- 家(130203)
- 国家(129150)
- 科学基金(110277)
- 社会(98701)
- 社会科(93450)
- 社会科学(93425)
- 基金项目(80556)
- 省(80236)
- 教育(70861)
- 自然(69710)
- 自然科(67978)
- 自然科学(67963)
- 划(67465)
- 自然科学基金(66728)
- 编号(64937)
- 资助(62388)
- 成果(53367)
- 部(46743)
- 重点(46230)
- 发(45775)
- 课题(44098)
- 创(42751)
- 教育部(40347)
- 国家社会(40198)
- 创新(39917)
- 项目编号(39714)
- 期刊
- 济(160431)
- 经济(160431)
- 研究(101331)
- 中国(55558)
- 管理(47333)
- 学报(45716)
- 科学(43480)
- 财(43445)
- 农(42862)
- 大学(34767)
- 教育(32840)
- 学学(32714)
- 农业(29692)
- 融(28991)
- 金融(28991)
- 技术(27765)
- 经济研究(26184)
- 业经(24741)
- 财经(24667)
- 问题(21310)
- 经(21103)
- 技术经济(17248)
- 理论(16736)
- 贸(16650)
- 图书(15980)
- 现代(15154)
- 实践(15030)
- 践(15030)
- 商业(14939)
- 国际(14680)
共检索到47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冰  
                                    
                                
                            
                            我国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边境城市规模小、缺乏腹地支撑、产业基础薄弱;边境贸易规模、层次较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道不畅;受周边国家政治安全形势制约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形势下,东北亚国家、东盟各国、中亚国家日益重视与我国沿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因此,从跨境经济合作的运作模式、合作内容、合作机制及管理机制方面入手,探索促进我国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路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
                                
                                    
                                    
                                        沿边地区  跨境经济合作  边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新  李天籽  
                                    
                                
                            
                            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中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而沿边地方政府又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是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化,沿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利益和目标上会有所偏差。这导致了沿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采取对内竞争和对外合作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两种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制度安排,提升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籽  
                                    
                                
                            
                            通过建立适合我国沿边地区的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利用199个中国沿边城市数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和跨境合作面临较高的边界效应,这种边界效应在不同距离、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地理和基础设施、经济产业发展、制度等因素也对中国沿边对外开放和对外区域合作产生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向晓梅  张瑞志  李人可  
                                    
                                
                            
                            跨境产业合作是进一步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沿边地区跨境产业合作展开机理与机制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要素高端化、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产业合作层次与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动我国沿边地区发展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
                                
                                    
                                    
                                        沿边地区  跨境产业合作  体制机制  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玉海  
                                    
                                
                            
                            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是中俄经贸关系健康顺利发展的产物,也是中俄经贸战略升级和培植新的生长点的重要举措。 一、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必要性 1.辟建跨国经济合作区将有力地带动边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容静文  
                                    
                                
                            
                            2017年是党中央沿边开放政策25周年,沿边开放是我国全面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沿边开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预期有较大差距,也与沿海开放的差距逐步扩大,沿边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2016年1月15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促进沿边开发开放。广西是全国8个边境省区之一,与越南陆地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在《意见》的指导下,创新沿边地区与越南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晓慧  徐紫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边开放方面的政策主要有发展边境贸易、开放沿边城市和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但是与沿海开放相比,沿边开放的效果要远远落后于沿海开放的效果,沿边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沿边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刘晓晗  
                                    
                                
                            
                            2010年中央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维护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出发,先后做出了在我国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内蒙古满洲里、云南瑞丽、广西东兴设立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在我国沿边地区举办经济特区,具有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同时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需要赋予更加特殊的政策和体制。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沿边地区  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天籽  
                                    
                                
                            
                            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各个距离变量中,以实际陆路距离衡量的边界效应值最高,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边界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国内外GDP、城市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便利度、城市行政级别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具体探讨沿边地区对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艾丽菲热·艾尼瓦尔  
                                    
                                
                            
                            口岸经济作为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引擎,对提高载体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在测度2010—2019年中国7个沿边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和口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口岸经济对沿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以口岸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沿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口岸经济对提升沿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西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强,对西北地区的提升作用次之,对东北地区的提升作用较弱;口岸产业发展对西南和西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明显,对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口岸基础设施对西北和西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相等并大于东北地区;口岸对外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对东北和西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提升效应,对西北地区的提升效应不显著;口岸支持政策仅对西北地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对西南和东北地区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沿边地区  口岸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赞信  魏巍  吴鹏  
                                    
                                
                            
                            跨境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产业合作是跨境经济合作的根本。然而,产业选择是决定能否实现合作"双赢"的关键。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与邻国的产业关联性、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各经济体的贸易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且综合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云南)与这些国家进行跨境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应放在农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采掘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关联度较高且贸易互补性强的产业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赞信  魏巍  吴鹏  
                                    
                                
                            
                            跨境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产业合作是跨境经济合作的根本。然而,产业选择是决定能否实现合作"双赢"的关键。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与邻国的产业关联性、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各经济体的贸易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且综合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云南)与这些国家进行跨境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应放在农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采掘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关联度较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赞信  魏巍  吴鹏  
                                    
                                
                            
                            跨境经济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产业合作是跨境经济合作的根本。然而,产业选择是决定能否实现合作"双赢"的关键。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与邻国的产业关联性、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各经济体的贸易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且综合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云南)与这些国家进行跨境经济合作的产业选择应放在农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采掘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关联度较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詹小颖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我国沿边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模式。位于桂越边域的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多民族聚居和"一区跨两国"等特征。合作区辐射多重次区域合作,弱化沿边民族地区的"边境效应"并创造贸易机遇,推动了民族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沿边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应充分利用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建设规划对接,创新机制以推动经济区发展。
                            关键词:
                                
                                    
                                    
                                        沿边开放  凭祥—同登  跨境经济合作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彦  屠年松  
                                    
                                
                            
                            降低城市边界效应,对于促进要素流动、推动跨境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交通可达性和边界效应对沿边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2000—2013年中国沿边地区76个地级市与毗邻国家的贸易数据及自身内贸数据,以跨境可达性来反映沿边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沿边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空间效应的影响,则会带来边界效应的高估;交通可达性、经济规模对于跨境贸易发展发挥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边界效应和城市化率则具有负面效应;交通可达性对沿边城市进口贸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但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仅具有直接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可达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边界效应的不利影响,且对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地区改善作用最大。为更好地促进沿边城市的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快跨境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提升边境地区城市化质量,并实施差异化的沿边开放政策。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边界效应  跨境贸易  沿边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