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6)
- 2023(6286)
- 2022(5457)
- 2021(5057)
- 2020(4381)
- 2019(9976)
- 2018(10208)
- 2017(19911)
- 2016(10854)
- 2015(12132)
- 2014(12241)
- 2013(12058)
- 2012(11521)
- 2011(10376)
- 2010(10627)
- 2009(10054)
- 2008(9730)
- 2007(8944)
- 2006(8075)
- 2005(7400)
- 学科
- 济(44467)
- 经济(44426)
- 管理(26658)
- 业(23702)
- 企(17845)
- 企业(17845)
- 方法(17733)
- 数学(15934)
- 数学方法(15819)
- 中国(15799)
- 贸(14087)
- 贸易(14081)
- 易(13756)
- 制(12551)
- 农(12270)
- 财(11107)
- 地方(10415)
- 学(9933)
- 出(9807)
- 体(9802)
- 银(9391)
- 银行(9365)
- 行(9085)
- 融(8329)
- 金融(8322)
- 业经(8270)
- 口(8132)
- 出口(8115)
- 出口贸易(8115)
- 体制(7132)
- 机构
- 大学(159403)
- 学院(158639)
- 济(67185)
- 经济(65700)
- 研究(57778)
- 管理(55793)
- 理学(47131)
- 理学院(46469)
- 管理学(45719)
- 管理学院(45412)
- 中国(43931)
- 科学(34840)
- 京(34723)
- 财(33334)
- 所(29907)
- 研究所(27009)
- 农(26463)
- 财经(26075)
- 中心(25060)
- 江(24583)
- 经(23564)
- 业大(22471)
- 北京(22064)
- 范(21711)
- 经济学(21594)
- 院(21541)
- 师范(21431)
- 农业(20984)
- 经济学院(19676)
- 州(19442)
- 基金
- 项目(100828)
- 科学(78612)
- 研究(73662)
- 基金(72434)
- 家(63992)
- 国家(63540)
- 科学基金(52863)
- 社会(46525)
- 社会科(44229)
- 社会科学(44221)
- 省(39249)
- 基金项目(38392)
- 教育(33722)
- 划(33551)
- 自然(33260)
- 自然科(32453)
- 自然科学(32437)
- 自然科学基金(31831)
- 资助(29888)
- 编号(29840)
- 成果(25096)
- 重点(23139)
- 部(22653)
- 发(22468)
- 课题(21800)
- 创(20367)
- 国家社会(19449)
- 创新(19244)
- 科研(19192)
- 教育部(19025)
共检索到24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卜
以我国沿海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3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采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ArcGIS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沿海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沿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集中度日趋分散,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各港口群内部集中度表现不一致。2空间结构整体呈弱空间分散格局,除西南港口群外,其它各港口群枢纽港已形成。
关键词:
港口群 空间自相关 空间结构 集中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虎 匡桂华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港口体系和竞争理论,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2000—2013年的港口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群体系格局从集中到分散演变,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三足鼎立格局,港口群之间竞争激烈;目前港口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受腹地经济因素影响;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厦门港在全国港口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港口群 体系结构 集中度 偏离—份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荣翠
首先阐述了发展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的重要性,分析了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构成,针对建设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沿海贸易港口 集装箱 内河 集疏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蹇令香 李东兵 刘玲玲
从集装箱港口数量、吞吐量、空间布局、市场集中度几个角度,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分析1979—2011年我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及市场结构的演变,指出1979—1989年是快速分散阶段,为高度集中的寡占市场;1989—2009年是缓慢分散和缓慢集中相互更替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中度集中的寡占市场;2010—2011年延续了分散的趋势,HHI值已经小于1 000,出现了形成非集中竞争市场的趋势。这要求港口企业随着竞争程度的不断增强,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建设软环境,提高竞争力,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敏捷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建科 何瑶 侯雅洁
沿海港口是"一带一路"海陆双向通道的交汇点,航运网络则是港口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其空间联系及一体化水平是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对2005年与2015年航运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刻画和空间分析,探讨近10年来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的空间联系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具有较高的集聚系数与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整体服从小世界模型。各港口间的网络可达性与中转衔接功能差异性较小,各地的区域性枢纽港较为稳定。(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呈现的最强联系航运网络看,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网络演变为全国性的轴—辐空间网络,航运网络的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3)从区域差异来看,四大区域港口间的联系强度增强,台湾地区各港口的最强联系区域由珠三角变为长三角,其网络可达性及中转衔接功能有所提升,并形成以高雄港为区域性枢纽的区域性网络。整个台湾地区港口与大陆其他区域的联系强度上升79.46%,而香港港虽保持了与深圳港的最强联系,但与大陆港口的整体联系强度却下降了22.99%,从全国性枢纽港弱化为珠三角区域性枢纽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静蕾 罗梅丰 吴晓璠
以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相对集中度为标准,通过计算1970—2009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在参考1970—2009年美国集装箱港口数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港口的空间变化基础上,将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0—1981年的快速分散阶段、1981—1995年的缓慢分散阶段、1995—2006年的缓慢集中阶段以及2006—2009年的再次分散阶段。从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存在周期性;并在1995年之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中心的集装箱港口网络,且某一区域的货运中心并非都是一港独大的。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体系 集中度 演进阶段 美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魏鸿雁
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修正的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从箱流的角度对1998-2010年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转型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重心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缓慢转移;②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进入"边缘挑战阶段",箱流的分散化成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变化的主流倾向,但7大港区首位港的极辐作用存在显著差异;③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呈现低级均衡、单门户、多门户并存的多样化特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的空间结构已成事实。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枢纽港资源瓶颈约束,边缘港口的设施、服务趋同,港航企业网络扩展和腹地交通网络拓展与完善等因素是多门户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瑶 杨永春 郭建科
双循环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比例,而海洋集装箱运输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海洋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在港口中断模拟下,运用复杂网络特征指标从网络结构和节点抗干扰性能两方面,分析2005年和2017年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脆弱性,并探讨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较于2005年,2017年有较高比例的节点分别失效,使网络集聚系数上升、平均路径长度减小和网络独立路径数量增大,这表明当网络中有较多节点分别中断失效,剩余节点仍具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多备用路径,能够以较快反应速度顺利应对干扰。港口节点间的平均路径长度、支路数量和联系受到同步影响,产生叠加效应。(2)2017年,最大干扰状态下港口的抗干扰性能差异较2005年减小。轴辐模式下枢纽港作用增强,上海港和深圳港的中断使网络中节点处于最大干扰状态下的比例增加,脆弱性节点增多。(3)航运网络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外界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网络节点瞬时中断、轴辐式航运组织模式的强化、区域竞合与一体化的发展三方面。本文结果对于认清国内航运网络的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保障港口间有效联通和提升航运网络安全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曹卫东 吴威
通过分享—偏移(share—shift analysis)模型对近17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偏移增长状况的研究显示:①上海港在1994—1998年间为正偏移增长港,而在其他两个时段均为负偏移增长港。②宁波港始终为正偏移增长港,且偏移增长量一直很大。③沿海港群和内河港群间的偏移增长状况较为复杂,在总体上,沿海港群优势不断凸显,而内河港群则相反。④在不同等级港口间的偏移增长中,中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劣势地位,大型集装箱港口近13年来优势明显,小型集装箱港口始终居于相对优势地位。⑤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可初步划为初步发育阶段、枢纽中心港初步形成阶段和大型深水直挂港加速成长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作用机制。上述状况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控、港口资源条件差异、区域通达条件以及集装箱装卸运价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政 董平 陆玉麒 黄群芳 马颖忆
港口的发展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港口体系演化研究一直是港口地理研究的热点。选取长三角14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以1990~2015年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港口数量为研究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偏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集散趋势和演化过程,重点凝练其演化模型并分析了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经历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发展趋势,呈现出格局特点明显不同的4个发展阶段,并朝着区域化阶段发展。形成了"原始单核结构→极核枢纽结构→双核枢纽结构→多核协同发展结构"的演化模型。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过程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区域经济、政策和制度、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等,并且不同因素在各阶段对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型,并对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计明军 王清斌 张新宇 张海燕
我国沿海港口进出口箱分布非常不均衡,由此产生了集装箱空箱调运现象,合理的空箱调运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航运成本。本文研究了沿海港口间的空箱调运问题。在传统确定目的港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箱调运策略,不确定目的港策略。针对两种不同调运策略分别建立了以总调运费用最小为目标的规划模型。并以中国沿海港口空箱调运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在不同的空箱供需情况下,对两种调运策略费用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供需平衡模式下,固定目的港策略略有优势;在供需不平衡模式中,不确定目的港策略优势更加明显。此研究能够为港口间空箱调运提供辅助决策。
关键词:
交通运输 集装箱 空箱调运 遗传算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星星 宋向群 周勇 王文渊
为充分发挥陆路集疏运系统的运输能力,满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需求,应为集装箱运输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通过研究北方某港两城市间进口集装箱的陆路运输,以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各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为约束,建立集装箱运输方式选择优化模型并求解,研究不同运量和运距下的最优运输方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荫凯 任东明
世界集装箱海运业诞生了40余年,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海上货运的最主要方式,集装箱运输规模成为界定国际大港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参照全球及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形势,系统剖析了辽宁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潜势,并提出了相应发展措施
关键词:
辽宁省 集装箱运输 现状评价 潜势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