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1)
- 2023(10720)
- 2022(9145)
- 2021(8270)
- 2020(6809)
- 2019(15671)
- 2018(15500)
- 2017(29504)
- 2016(15811)
- 2015(18021)
- 2014(18328)
- 2013(18368)
- 2012(17768)
- 2011(16518)
- 2010(17117)
- 2009(16184)
- 2008(15772)
- 2007(14271)
- 2006(13343)
- 2005(12559)
- 学科
- 济(91983)
- 经济(91907)
- 管理(43292)
- 业(40632)
- 企(31092)
- 企业(31092)
- 方法(28874)
- 中国(27525)
- 地方(25969)
- 数学(25070)
- 数学方法(24832)
- 农(20864)
- 业经(18818)
- 地方经济(16052)
- 财(15800)
- 制(15773)
- 学(15392)
- 银(14579)
- 银行(14564)
- 农业(14307)
- 行(14188)
- 融(14054)
- 金融(14054)
- 贸(13820)
- 贸易(13805)
- 发(13396)
- 易(13283)
- 环境(12636)
- 和(11723)
- 技术(11202)
- 机构
- 学院(242916)
- 大学(241971)
- 济(111502)
- 经济(109192)
- 研究(90829)
- 管理(88412)
- 理学(73844)
- 理学院(72968)
- 管理学(71925)
- 管理学院(71463)
- 中国(70187)
- 京(53011)
- 科学(51872)
- 财(51795)
- 所(46636)
- 研究所(41486)
- 财经(39795)
- 中心(39679)
- 江(37912)
- 农(36326)
- 经(35781)
- 北京(35145)
- 经济学(34755)
- 范(33796)
- 师范(33498)
- 院(32446)
- 经济学院(30926)
- 业大(30830)
- 州(30711)
- 财经大学(29032)
- 基金
- 项目(145369)
- 科学(113646)
- 研究(111020)
- 基金(101739)
- 家(87292)
- 国家(86547)
- 科学基金(72988)
- 社会(70762)
- 社会科(67169)
- 社会科学(67151)
- 省(58080)
- 基金项目(52900)
- 教育(50731)
- 划(48235)
- 编号(45548)
- 自然(43138)
- 资助(42305)
- 自然科(42002)
- 自然科学(41991)
- 自然科学基金(41182)
- 成果(38350)
- 发(37925)
- 课题(33550)
- 重点(33304)
- 部(32274)
- 发展(31172)
- 展(30667)
- 创(29786)
- 国家社会(28993)
- 创新(27947)
- 期刊
- 济(139583)
- 经济(139583)
- 研究(84133)
- 中国(54800)
- 财(37491)
- 管理(36063)
- 农(33890)
- 学报(31562)
- 科学(30802)
- 教育(30336)
- 融(27402)
- 金融(27402)
- 大学(24472)
- 技术(23885)
- 农业(23423)
- 经济研究(23321)
- 学学(22749)
- 业经(21845)
- 财经(20290)
- 问题(18435)
- 经(17659)
- 贸(14687)
- 技术经济(14357)
- 统计(13208)
- 国际(13090)
- 商业(12743)
- 世界(12130)
- 业(12127)
- 策(11740)
- 现代(11617)
共检索到39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忠辉 冯玉婷 张飞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沿海省份理应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科技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文章从7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系统结构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聚类法,对2018年我国10个沿海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一枝独秀,而其他省份则存在各自的短板和优势;各省份的共同短板是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偏低;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共享发展成果、绿色健康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层次聚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辉 任建兰 程钰 徐成龙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沿海经济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以我国14个国家级沿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影响沿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26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综合人文水平、环境质量、对外开放能力、经济发展现状和潜能、科技效益和潜力、公共和自然资源禀赋、社会保障情况、城市人均生态状况8个因素,累积贡献率达89.84%;②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沿海经济区分为5种类型,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和长三角经济区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区域;③对5种类型区的绝对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不同类型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 张效莉
为准确刻画中国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现状,文章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沿海省份的陆海优势,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改进的TOPSIS法、障碍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省份2011—2018年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各省份间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一差距正逐渐收敛;空间上,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大致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橄榄型”分布格局;时间上,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涨幅不一,增长稳定性各异;从障碍因子诊断结果看,沿海11省份经济发展质量主要障碍因素差别较大,产生的约束作用也强弱不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马黄龙 王晓芳
文章从经济发展基本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评价1997—2019年省域和四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和马尔科夫链矩阵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五大发展理念指数呈现阶梯状攀升态势,而经济发展基本面指数呈现波折中向上爬升的态势;聚类结果表明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宁夏等西部地区省份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各省份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广海 刘真真 李盈昌
选择能够反映沿海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TOPSIS法对沿海11个省份2000,2005,2010年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采用马尔科夫链和ESDA法探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时间和空间格局演变。沿海11个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呈集聚分布;从热点区分布及格局演变来看,旅游产业发展重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以长三角为中心、以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渐趋明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廷玉 郑辽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工程。建立由产业维、生态维、文明维、治理维及生活维构成的乡村发展综合评价模型,选择辽宁沿海经济带六个城市乡村发展的统计资料作为评价依据,计算出不同要素维度的综合评价值,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五大目标 辽宁沿海经济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银银
文章首先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筛选指标体系,最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机遇。结果表明:(1)准则层指标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2)指标层中权重较大的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的OFDI、互联网普及率、海洋专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贸易开放度等;(3)多数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在考察期间均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以及福建都表现为中高或高水平状态,仅河北、广西、海南处于低水平状态,但与中低水平的差距逐渐变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叶蕾
文章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上、中、下游梯度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在黄河流域58个地级市中,仅有19个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并且黄河上游地区各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因子得分相对较低,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相对较高,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将黄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较高、一般、较低三类。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忠辉 王梦 王嘉琪 陈铭浩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了综合评价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文章构建了由经济发展质量、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共享、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5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20年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进行测算,综合分析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情况,从而明晰沿海各省份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的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综合评价 沿海省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辽宁发展、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6—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结构及引力格局,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城市高质量辐射范围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同时呈现“以大连为高地,黄海翼、渤海翼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维度指标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共享发展呈大连一核引领的空间分异,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呈渤海翼领先发展的空间分异,开放发展和深化改革呈黄海翼领先发展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但仍需进一步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空间联系等级。(4)辽宁沿海经济带呈现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辐射依赖相当型3类城市空间联系结构;并将经济带划分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引力格局;大连是唯一的对外辐射型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也呈对外扩张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景明
当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系统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相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有力依据。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主任袁晓玲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著的《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兆洲 胡冰洋 石瑞红 黎中彦
近年来,中国各地房价一路走高,尤其是沿海地区,高房价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但是,高房价是否就意味着拥有一个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这尚有待商榷。本文采用信息熵和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城市综合实力、消费者购房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居住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城市房地产发展环境,研究结果显示:高房价与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没有正相关关系,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房地产发展环境 信息熵 因子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兆洲 胡冰洋 石瑞红 黎中彦
近年来,中国各地房价一路走高,尤其是沿海地区,高房价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主要热点问题。但是,高房价是否就意味着拥有一个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这尚有待商榷。本文采用信息熵和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城市综合实力、消费者购房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居住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城市房地产发展环境,研究结果显示:高房价与良好的房地产发展环境没有正相关关系,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评价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关键词:
房地产发展环境 信息熵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李沂泓 孙臻瑶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淮河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淮河中游地区次之,淮河上游地区最低;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划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一般地区、较低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