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2)
2023(4488)
2022(3902)
2021(3584)
2020(3184)
2019(7420)
2018(7574)
2017(15174)
2016(8298)
2015(9616)
2014(9675)
2013(9912)
2012(9792)
2011(9160)
2010(9568)
2009(9266)
2008(9271)
2007(8275)
2006(7730)
2005(7044)
作者
(27210)
(22450)
(22356)
(21410)
(14485)
(10543)
(10183)
(8520)
(8514)
(8094)
(7727)
(7557)
(7327)
(7079)
(7037)
(6983)
(6602)
(6598)
(6593)
(6566)
(5912)
(5626)
(5489)
(5138)
(5093)
(5060)
(5008)
(4877)
(4517)
(4447)
学科
(38251)
经济(38213)
管理(20516)
(17353)
中国(15729)
方法(14997)
数学(13457)
数学方法(13320)
(11869)
企业(11869)
(9636)
(8721)
地方(8381)
(8347)
(7382)
贸易(7377)
(7315)
(7146)
(7143)
银行(7124)
(6917)
城市(6553)
业经(6451)
(6425)
金融(6424)
环境(6283)
农业(5959)
(5617)
(5263)
(4952)
机构
大学(137318)
学院(134352)
(54557)
经济(53196)
研究(50455)
管理(46389)
理学(39277)
理学院(38631)
中国(38185)
管理学(37839)
管理学院(37573)
科学(31593)
(30966)
(27247)
(26789)
研究所(24180)
(21753)
财经(21722)
中心(21078)
(20135)
北京(20082)
(19987)
师范(19823)
(19627)
业大(18719)
(18272)
经济学(17359)
农业(17336)
师范大学(16395)
(16369)
基金
项目(82856)
科学(64789)
基金(60711)
研究(58299)
(53946)
国家(53565)
科学基金(44235)
社会(37180)
社会科(35215)
社会科学(35204)
基金项目(32415)
(30138)
自然(28804)
自然科(28101)
自然科学(28090)
自然科学基金(27533)
(27204)
教育(26125)
资助(24795)
编号(23002)
成果(19952)
重点(18903)
(18710)
(18092)
课题(16585)
(15930)
科研(15578)
国家社会(15512)
教育部(15506)
计划(15268)
期刊
(63681)
经济(63681)
研究(44912)
中国(23175)
学报(21700)
科学(20812)
(19438)
(17705)
管理(16583)
大学(15899)
学学(15001)
(13762)
金融(13762)
农业(13207)
教育(11879)
问题(11220)
财经(10763)
经济研究(10188)
业经(9822)
(9266)
技术(9177)
(8205)
(7376)
理论(7365)
现代(7237)
城市(7157)
国际(7120)
资源(6836)
实践(6646)
(6646)
共检索到20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弘毅,顾朝林  
我国海岸线很长,历史上海上交通相当发达,沿海港口在先秦时期即有记载。如渤海西北碣石、胶州湾琅琊、以及东南沿海的会稽(绍兴)、句章(今宁波西)、东瓯(温州)等,其职能多以军事为主,尚不具备海港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潜能的沿海开放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为广西和东盟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南北钦防城市群生产力发展有明显的不足。要发展沿海城市群,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集群;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水平、模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波  
本文从人口吸纳的视角,分析我国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优化问题,指出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功能体系完备的都市圈,目前大城市发展还存在承载力不够、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注意培育一批包容性强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推进"一融双新"工程,重点关注人的城镇化,并将高科技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建设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等新型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淳  李王鸣  
走廊城市是一种新兴的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是城市走廊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新发展。走廊城市不仅强调空间形态上的线状发展特征,而且更加强调城市群交流的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的整合。首先对走廊城市的概念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建设甬台温走廊城市的区域背景和可能性;探讨了甬台温区域核心城市宁波、舟山、温州和台州的城市功能营造,提出建设以高速城际交通、沿海大通道以及港口集疏运系统为主体的甬台温交通走廊,寻求有效推动经济低谷地带迅速崛起的特色发展模式,从而构建甬台温走廊城市的布局;最后提出了甬台温走廊城市中心城市和都市区功能整合的相关对策和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帅  
本文采用相对发展率指数、空间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的方法对沿海53个城市2002-2012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对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王国霞  
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大连的极化现象持续显著,东、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空间分异呈现核心—外围—边缘结构。进一步根据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趋势揭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发展经历了点式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3个阶段,未来将实现整个城市带的一体化发展。目前,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处于点轴扩张阶段,主体格局表现为"一核—一轴—两翼"结构特征。最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育的一般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应按照"点—轴"发展模式展开,创新空间管理组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万青  李未无  
对于在中国农业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出现"用工荒"现象,以往研究大多数从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出发进行解释,本文运用修改后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同时从劳动力供给行为和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考虑,认为沿海城市用工荒具有结构性特点,无定价权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用工荒,而有定价权的高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则不会遭遇用工荒。用工荒现象反映出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沿海城市仍然滞留在中低端的产业结构,沿海城市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例如教育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以及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的竞争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达良俊  杨同辉  宋永昌  
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 ,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 ,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之一 ,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上海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同时根据水系及道路交通系统的等级 ,提出上海城市森林布局的建议和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耀军  任正委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城市,人口迁移流入集中于24个沿海城市,约占沿海城市总数的一半。借助GIS技术,应用空间聚类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趋于均匀,从人口密度方面看,2010年较2000年在空间上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提出了优化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楼嘉军  
城市娱乐区是城市化的产物。本文通过对上海城市娱乐区空间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娱乐区空间布局遵循中心地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并且从娱乐区布局模式、娱乐区空间分隔距离的规律性和娱乐区功能的二元性等角度阐述了上海城市娱乐区布局结构的基本特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本文在研究了城市带的功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基础上,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城市带构建条件的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带应选择经济技术相互作用强度大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后,提出我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在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城市带功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加强沿海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出中国东部沿海已基本具备了城市带发展条件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爱珠  
一、住房制度改革的意义及沿海城市的特点我国沿海地带有9个省区、两个直辖市和大、中、小城市近200座,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2/5.这些城市的住房改革不仅涉及到改善沿海居民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还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前沿地带的社会稳定. 改革住房制度还同改革住宅的投资体制、住宅开发建设体制、以及住房供给体制等相联系.因此,住房制度的改革其深远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舜赞,孙樱  
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建设叶舜赞,孙樱(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主要是环渤海地区)也将加速开放和开发。本文试图对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