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0)
- 2023(9690)
- 2022(8649)
- 2021(8078)
- 2020(7167)
- 2019(16386)
- 2018(16537)
- 2017(32260)
- 2016(17558)
- 2015(19939)
- 2014(19758)
- 2013(19633)
- 2012(18617)
- 2011(16920)
- 2010(17260)
- 2009(16451)
- 2008(16492)
- 2007(15175)
- 2006(13293)
- 2005(11915)
- 学科
- 济(74060)
- 经济(73996)
- 业(53966)
- 管理(52856)
- 企(43856)
- 企业(43856)
- 方法(34377)
- 数学(30337)
- 数学方法(30076)
- 中国(21824)
- 农(21103)
- 财(18988)
- 技术(18177)
- 地方(16052)
- 业经(15578)
- 制(15560)
- 贸(15105)
- 贸易(15095)
- 易(14673)
- 学(14044)
- 农业(13838)
- 银(13425)
- 银行(13394)
- 行(12811)
- 技术管理(12660)
- 融(12132)
- 金融(12129)
- 和(11151)
- 务(10947)
- 财务(10921)
- 机构
- 大学(257388)
- 学院(256936)
- 济(109483)
- 经济(107227)
- 管理(99958)
- 理学(85787)
- 研究(85438)
- 理学院(84823)
- 管理学(83567)
- 管理学院(83068)
- 中国(65756)
- 京(54138)
- 财(51448)
- 科学(51310)
- 所(43625)
- 农(41744)
- 财经(40703)
- 中心(39604)
- 研究所(39365)
- 江(39267)
- 业大(36791)
- 经(36681)
- 北京(34462)
- 经济学(33826)
- 范(33443)
- 师范(33123)
- 农业(33034)
- 州(31464)
- 经济学院(30802)
- 院(30220)
- 基金
- 项目(164608)
- 科学(129721)
- 研究(122196)
- 基金(118202)
- 家(102476)
- 国家(101608)
- 科学基金(86529)
- 社会(77524)
- 社会科(73484)
- 社会科学(73463)
- 省(65522)
- 基金项目(63271)
- 教育(57066)
- 划(54981)
- 自然(54550)
- 自然科(53288)
- 自然科学(53272)
- 自然科学基金(52325)
- 编号(50198)
- 资助(47537)
- 成果(41265)
- 创(39308)
- 部(37254)
- 重点(37249)
- 发(36446)
- 创新(35884)
- 课题(34920)
- 教育部(32013)
- 国家社会(31745)
- 科研(31385)
- 期刊
- 济(120102)
- 经济(120102)
- 研究(77337)
- 中国(50161)
- 财(39197)
- 农(37546)
- 学报(37388)
- 管理(37278)
- 科学(35644)
- 教育(28877)
- 大学(28076)
- 学学(26308)
- 融(25249)
- 金融(25249)
- 农业(25123)
- 技术(23106)
- 财经(20253)
- 业经(20241)
- 经济研究(19695)
- 经(17472)
- 问题(16665)
- 技术经济(14764)
- 贸(14023)
- 业(14022)
- 科技(13587)
- 商业(13181)
- 理论(12926)
- 统计(12559)
- 策(12393)
- 实践(11605)
共检索到38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泽宇 刘凤朝
我国沿海地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区,各地区间自主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泰尔(Theil)指数、集中化指数等对我国沿海各省区自主创新能力差异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主创新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沿海地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沿海地区 自主创新 能力 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陈秋玲
科技进步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机制。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对北京市及我国沿海地区12个省(市、区)2004-2015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及Ward聚类法深入探讨效率变化的省域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我国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就省域而言,Ward聚类法可以将12个地区分为三类:高投入高产出型、中投入中产出型和低投入低产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沿海地区 省域差异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陈秋玲
科技进步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机制。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对北京市及我国沿海地区12个省(市、区)2004-2015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及Ward聚类法深入探讨效率变化的省域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我国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就省域而言,Ward聚类法可以将12个地区分为三类:高投入高产出型、中投入中产出型和低投入低产出型;科技创新效率的高低与其增长速度不完全成正比。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沿海地区 省域差异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陈秋玲
科技进步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活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机制。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对北京市及我国沿海地区12个省(市、区)2004-2015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及Ward聚类法深入探讨效率变化的省域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我国沿海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就省域而言,Ward聚类法可以将12个地区分为三类:高投入高产出型、中投入中产出型和低投入低产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沿海地区 省域差异 创新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高锡荣 黄娜
构建评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2004-2011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类,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创新转型的产业类型选择。研究表明,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组成的第一类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强,应当作为我国实施创新转型的首选产业,集中最大的力量实施自主创新。国家应当尽早制订创新转型的产业政策,着重推进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进程,通过优势产业的率先转型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
创新转型 自主创新 产业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鹏 王琪延
文章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从创新资源(知识存量和研发资源)和创新效率两大方面,探讨2001年~2011年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对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差异的贡献率为38.88%,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的贡献率分别为13.64%和23.13%,创新效率的贡献率为24.35%。总体看,创新资源的差别是影响内陆与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但是创新效率的贡献份额在2003以来明显扩大,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制度环境建设的差别以及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地区差距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红兵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却日益加剧,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出发,构建了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计量模型,利用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5-2007年创新活动的面板数据,以三项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系统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专利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关键词:
熵指数 效率差异 DEA方法 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蕾蕾 宗颖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黎黎 朱琳 刘新民
引入超效率DEA非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沿海地区蓝绿指数,衡量创造GOP过程中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治理的投入程度,利用Malmquist方法对蓝绿指数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构建了聚类矩阵和收敛指数。结果显示:蓝绿指数十年整体均值并不处于蓝绿前沿面,各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与环境治理的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上海、广东、海南的蓝绿指数排名位于前列;蓝绿前沿的变化幅度对沿海地区的蓝绿指数产生了较大正向影响;聚类矩阵中除上海、广东呈现“双高”外,其他沿海地区均呈现“单偏”型;收敛指数则表明沿海三大经济区域海洋绿色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关键词:
蓝绿指数 超效率DEA 聚类矩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焦国华
本文在全面、系统描述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 ,重点对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并对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平衡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方面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性评估 ,最后对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思路性对策。
关键词:
财政能力差异 转移支付制度 地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