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5)
- 2023(13271)
- 2022(11787)
- 2021(11093)
- 2020(9408)
- 2019(21743)
- 2018(21812)
- 2017(42899)
- 2016(23284)
- 2015(25845)
- 2014(26127)
- 2013(26140)
- 2012(24288)
- 2011(21984)
- 2010(22012)
- 2009(20378)
- 2008(19887)
- 2007(17598)
- 2006(15568)
- 2005(13709)
- 学科
- 济(98544)
- 经济(98449)
- 管理(64201)
- 业(63614)
- 企(51443)
- 企业(51443)
- 方法(45803)
- 数学(39324)
- 数学方法(38902)
- 农(26436)
- 中国(25919)
- 财(23322)
- 业经(21826)
- 地方(21713)
- 学(21376)
- 制(18731)
- 农业(17607)
- 贸(17566)
- 贸易(17555)
- 易(17040)
- 理论(15500)
- 银(15274)
- 银行(15230)
- 技术(15076)
- 和(14784)
- 行(14584)
- 务(14471)
- 融(14433)
- 金融(14431)
- 财务(14410)
- 机构
- 大学(341282)
- 学院(340306)
- 济(135955)
- 管理(134657)
- 经济(133043)
- 理学(116975)
- 理学院(115611)
- 研究(114448)
- 管理学(113672)
- 管理学院(113051)
- 中国(83481)
- 京(73337)
- 科学(72582)
- 财(62749)
- 所(57996)
- 农(54753)
- 研究所(53044)
- 业大(51058)
- 财经(50924)
- 中心(50536)
- 江(48370)
- 北京(46585)
- 经(46140)
- 范(45708)
- 师范(45248)
- 农业(43162)
- 院(41495)
- 经济学(40950)
- 州(39893)
- 财经大学(38021)
- 基金
- 项目(232068)
- 科学(182130)
- 基金(168587)
- 研究(167622)
- 家(147573)
- 国家(146416)
- 科学基金(124962)
- 社会(105278)
- 社会科(99848)
- 社会科学(99822)
- 基金项目(90644)
- 省(90305)
- 自然(82126)
- 自然科(80166)
- 自然科学(80145)
- 自然科学基金(78702)
- 划(76309)
- 教育(75733)
- 资助(70235)
- 编号(67642)
- 成果(54622)
- 重点(51743)
- 部(51058)
- 发(50426)
- 创(47678)
- 课题(46380)
- 创新(44518)
- 科研(44486)
- 教育部(43394)
- 国家社会(42955)
- 期刊
- 济(147676)
- 经济(147676)
- 研究(99523)
- 中国(56728)
- 学报(54835)
- 科学(51064)
- 农(49342)
- 管理(48400)
- 财(44425)
- 大学(40771)
- 学学(38617)
- 农业(34553)
- 教育(33181)
- 融(28217)
- 金融(28217)
- 技术(27325)
- 业经(25418)
- 财经(24478)
- 经济研究(23764)
- 经(20950)
- 问题(20397)
- 业(17155)
- 理论(16808)
- 科技(16597)
- 图书(16568)
- 技术经济(16517)
- 商业(15985)
- 现代(15474)
- 实践(15345)
- 践(15345)
共检索到485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系统熵和区位熵对我国沿海地区1996-2013年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和集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旅游产业结构对集聚先是负向响应,后为正向响应,且程度持续减弱;旅游产业集聚对来自旅游产业结构产生正向响应,呈现显著波动态势并逐渐趋于平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差异分析、稳定性分析、变动指数、生产力系数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多维测度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系统趋于稳定,但依然存在旅游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亟需提高。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旅游产业结构 多维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除了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外,还与本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底蕴等因素相关;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而政府投资和技术进步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莹莹 王娟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 张佳佳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大陆沿海11个省区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样本对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 承载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佳 黄细嘉 张广海 王新越
文章运用综合模拟法,构建由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经济结构、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经济承载力四个层次26个指标组成的预警评价模型,从时空角度比较分析我国沿海地区2000-2011年旅游经济预警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预警综合指数处于中警区(2000-2008)和重警区(2009-2011),特别是旅游经济规模从2007年开始进入重警区,表明规模数量型发展方式阻碍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方面,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呈现正常发展态势,除上海以外,均处于中警区。沿海地区应根据自身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预警状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可...
关键词:
旅游经济预警 沿海地区 综合模拟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悦铮
海滨浴场、海滨风光和历史遗迹是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主体。文章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主要旅游景区 (点 )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其旅游资源开发的框架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管立刚,周跃
本文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和地域空间结构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
旅游客源市场 结构分析 辽宁沿海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水富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福建沿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探讨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福建沿海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福建沿海 生态旅游产品 产品开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娟
在剖析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关联作用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行测度,揭示二者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对2001-2012年承载能力与集聚程度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构建两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性;从二者动态关系变化上看,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和负向影响;随着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与竞争优势的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会推动区域旅游环境承载水平的提升,承载力对集聚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姬冬梅 熊德平 姬旭升
文章运用2000—2012年17个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分析了三大经济圈之间及圈内临港产业集聚的动态差异,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唐山市的钢铁工业集聚明显,纺织服装业、石油化工业、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相对稳定;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变化差异较大,产业布局处于剧烈的调整阶段,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临港产业集聚程度普遍较高,各城市特色产业明显,广州的食品加工业和能源产业、汕头的木材加工业集聚效应突出。
关键词:
临港产业 产业集聚 动态差异 区位熵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