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9)
2023(11751)
2022(9735)
2021(9112)
2020(7700)
2019(17437)
2018(17311)
2017(35012)
2016(18614)
2015(20876)
2014(20933)
2013(21069)
2012(19806)
2011(17786)
2010(18451)
2009(17890)
2008(17904)
2007(16488)
2006(15180)
2005(13894)
作者
(52553)
(43840)
(43668)
(41430)
(27921)
(20832)
(19865)
(16865)
(16476)
(15968)
(14778)
(14408)
(14213)
(13859)
(13537)
(13213)
(12955)
(12740)
(12727)
(12610)
(11006)
(10851)
(10688)
(10152)
(10008)
(9875)
(9855)
(9671)
(8773)
(8682)
学科
(89298)
(86401)
经济(86218)
(70918)
企业(70918)
管理(65958)
(46972)
方法(33997)
农业(31057)
业经(30152)
(27603)
数学(25850)
数学方法(25636)
中国(23624)
(21518)
(19248)
(19003)
贸易(18993)
(18591)
(18419)
财务(18367)
财务管理(18343)
企业财务(17283)
技术(17269)
地方(16207)
(15323)
(14876)
银行(14872)
(14654)
(14512)
机构
学院(280411)
大学(271845)
(129525)
经济(127179)
管理(115639)
理学(98503)
理学院(97637)
管理学(96628)
管理学院(96111)
研究(89853)
中国(75426)
(61972)
(56059)
(53087)
财经(47841)
科学(47346)
(44207)
(43930)
(43202)
中心(42245)
农业(40056)
业大(39063)
研究所(38912)
经济学(38233)
北京(35458)
经济学院(34714)
(34708)
财经大学(34610)
经济管理(33377)
(32961)
基金
项目(170244)
科学(136674)
研究(133868)
基金(124742)
(104612)
国家(103497)
科学基金(90878)
社会(88418)
社会科(83575)
社会科学(83556)
(66550)
基金项目(65590)
教育(59147)
编号(56421)
自然(54313)
(53956)
自然科(53066)
自然科学(53053)
自然科学基金(52166)
资助(50396)
成果(45787)
(39441)
(38727)
(37829)
(37786)
课题(37315)
重点(36798)
国家社会(36209)
(36074)
(35652)
期刊
(156627)
经济(156627)
研究(87990)
(55991)
中国(54810)
(47979)
管理(44919)
农业(37525)
(36106)
金融(36106)
科学(34054)
业经(31523)
学报(31300)
大学(26230)
学学(25041)
技术(24702)
教育(24004)
财经(23859)
经济研究(23194)
问题(21809)
(20590)
(19350)
(18026)
国际(16832)
世界(16574)
技术经济(16466)
农村(15286)
(15286)
商业(14825)
农业经济(14748)
共检索到439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扬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这一趋势要求我国的农业在国内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大区域产业布局。这是在国内外农产品供给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按照我们给WTO的明确承诺,2004年我们对国外进入中国市场的农产品关税,要大幅度下调,按照不同的品种,降幅在9%至20%之间,因此,我国农业也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重任应更多的由沿海地区承担。 我国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所以,在参与全国农业区域分工中,应该逐步压缩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把这方面的市场更多的让给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扬  
在我国环渤海区域,近几年耕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耕地流转面积日益增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如何使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钧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判断我国国际竞争力究竟有多强,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接着运用代表产业内贸易水平的G-L指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本、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宏付  
外贸竞争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经济发展,通过对江苏沿海三市外贸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江苏沿海地区整体外贸发展水平还较低,外贸竞争力不强,出口仍以传统的优势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江苏沿海地区要策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加快产业发展为外贸出口营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要调整出口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外贸出口主体,促进整个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益康  
作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农村现代化从一般概念上来讲,既包括农业现代化,也包括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主要是指农民素质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志华  茅丽华  
本文详细分析了黄海之滨的海洋农业、海积平原的农区农业和沿海城市的都市农业这三类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体系构成及其特征;剖析了要素配置、发展方式、科研教育、经济组织等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着力规划引导及落实工作,建好绿地系统和项目农业,走农业合作和企业化道路,建立有效的投资融资机制,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创建一流的软硬发展环境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琼  吴群  
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文章通过对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沿海地区四省的补农扶持政策、财政支农和乡镇工业补农等反哺行为的比较研究,为政府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强  丁慧媛  李宪宝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沿海11省市区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在时序演进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较明显,但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虎  
经济的外向化注定了金融的外向化。这是经济决定金融法则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沿海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已成燎原态势之时,积极谋求农业银行的外向开拓,既是农业银行服务农村经济的需要,也是农业银行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军  张春花  
在分析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经验,对比分析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在收集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对北方沿海地区(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2DGQ2D054"北方沿海城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研究"所界定的研究区域———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定量研究,对北方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赖广昌  
沿海地区会展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效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目前仍面临着产业发展模式有待优化、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区域发展不平衡、场馆利用率分化严重、缺乏国际化品牌及中小城市市场化转型滞后等问题。应构建市场与行业协会互动平台,健全行业培育与品牌提升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城市化与产业提升融合,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  
文章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地方宏观环境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的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所确定的指标权重以及收集的数据,获得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以及提升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排位比较稳定,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东、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上海、江苏、天津、海南、河北、广西。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生产能力和海洋科技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