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3)
2023(9842)
2022(8385)
2021(7831)
2020(6234)
2019(14760)
2018(14772)
2017(28603)
2016(15526)
2015(17592)
2014(17485)
2013(17784)
2012(17209)
2011(15738)
2010(16060)
2009(15012)
2008(14429)
2007(13019)
2006(11981)
2005(11119)
作者
(46651)
(38593)
(38525)
(36354)
(24819)
(18565)
(17596)
(14886)
(14831)
(13947)
(13126)
(12796)
(12653)
(12150)
(11957)
(11921)
(11474)
(11331)
(11232)
(11055)
(9729)
(9517)
(9394)
(8911)
(8742)
(8717)
(8632)
(8464)
(7824)
(7612)
学科
(74773)
经济(74697)
管理(35545)
(33753)
中国(28526)
地方(26276)
方法(24004)
(22683)
(21716)
企业(21716)
数学(21664)
数学方法(21479)
农业(15295)
业经(15088)
(13815)
地方经济(13434)
(13023)
(12888)
银行(12872)
(12830)
贸易(12814)
(12809)
(12733)
金融(12730)
(12663)
(12558)
(12261)
环境(12189)
(9399)
技术(9136)
机构
学院(224241)
大学(223360)
(94080)
经济(91826)
研究(85068)
管理(78939)
理学(65772)
中国(65642)
理学院(64766)
管理学(63676)
管理学院(63221)
科学(51590)
(50924)
(44345)
(43785)
研究所(39124)
中心(38879)
(38692)
(35559)
财经(34069)
(33516)
北京(33391)
师范(33211)
业大(31631)
(30621)
(30588)
农业(30085)
(29391)
经济学(28941)
师范大学(26825)
基金
项目(140865)
科学(109906)
研究(104845)
基金(99459)
(86120)
国家(85346)
科学基金(72002)
社会(65855)
社会科(62226)
社会科学(62212)
(55335)
基金项目(53296)
(47388)
教育(46496)
自然(44708)
自然科(43559)
自然科学(43549)
编号(43327)
自然科学基金(42680)
资助(39733)
(37075)
成果(35865)
重点(31859)
课题(31468)
(30187)
发展(30155)
(29671)
(28320)
国家社会(26783)
创新(26655)
期刊
(116155)
经济(116155)
研究(76057)
中国(51067)
(36887)
科学(32189)
学报(32157)
(30384)
管理(29126)
(26251)
金融(26251)
教育(25550)
农业(25090)
大学(24158)
学学(22487)
业经(20198)
技术(19298)
经济研究(18172)
问题(17728)
财经(16102)
(13980)
(12792)
(12778)
(12444)
资源(12374)
现代(11331)
图书(11220)
理论(11047)
商业(10910)
国际(10837)
共检索到36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凯文  刘卫东  张恒义  
基于供求分析模型、脱钩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建设项目供地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研究显示:(1)2010—2015年,宁波市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表现为强负脱钩模式,供求不平衡加剧;(2)农村新增建设项目需求多元化且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主要通过增量供给方式满足;(3)农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因为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房屋拆迁和征地成本等地价因素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合理供给,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严格控制和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关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华,刘彦随,周应华  
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军  崔春梅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3省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三大模式的发祥地。本文以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计量模型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在粤苏浙3省的外溢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浙江两省的本土制造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对广东省则产生了正向外溢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3省制造业发展路径的差异,包括产业结构演变、内外资格局、国际分工定位的不同是产生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说明,单纯推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增长不能解决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关键在于根据产业发展路径的结构特征在发展战略与政策方面做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李步鸣  柯菊明  刘锡田  胡正武  林坚  杨海曼  张菁华  黄爱南  沈文超  马松伟  韩凤芹  申学锋  叶乐安  仇德龙  吴强  麻相漫  
2008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政府举债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回暖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仕川  吴次芳  杨杨  冯科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台州—宁渡—杭州—嘉兴等沿海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农地利用具有比较优势;浙江省在目前区域土地利用配置上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协调浙江省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玉苗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受到密切关注。沿海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高地的压力,要紧紧抓住其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本文在总结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沿海欠发达地区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联动开发模式。首先要实现城市联动,通过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经济中心与腹地经济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圈;其次要实现产业联动,通过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联动和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联动相结合,打造支柱产业与新兴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介一  
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案例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镇为例张介一(杭州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310028)慈溪市宗汉镇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上海浦东隔钱塘江口相望。东距宁波市64【m,西离杭州市230【m,329国道从镇南擦过,距正在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建军  
随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的一体化整合过程的加快,以及多年的发展累积效应,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进入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文章以浙江为例,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表明,这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目标模式特征应该是:多元化、国际化和知识经济化。IT产业、电子设备、服装、医药以及电机产业等将成为浙江第二产业部门的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晨光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粮食生产萎缩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各方面的严重关注。在全国粮食生产已实现恢复发展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北方原来缺粮区的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的形势下,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却继续徘徊下滑,且其影响有逐步蔓延扩大和加深的趋势。笔者认为,沿海发达地区以粮食生产滑坡为标志的农业萎缩问题,是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的反映,它在沿海发达地区暴露得更早、更集中和更突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对实现全国粮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省市经济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其内部仍有欠发达地区。促进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依据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对山东省菏泽市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菏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提出今后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以期为菏泽市及与其相似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海霞  童菊儿  郑朝洪  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国  
当前沿海发达地区行的发展重点刘晓国今年年初的全国分行长会议结合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农行发展的规划,适时提出了农业银行系统的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发展战略,这是农业银行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沿海发达地区是一类行集中的区域,处于这部分地区的各行经营管理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默含  张世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快于贸易,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已逐渐从贸易主导型转向投资主导型,区域间联系的主要机制已由贸易转向了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后者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就我国来说,通过贸易融入全球经济的模式对沿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薇薇  
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发达,最近10年当地离婚现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年轻夫妻是离婚主体,大部分离婚案例由女性主张。调查发现,当地农村离婚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当地农村是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外地女性大量流入,当地女性在婚姻市场进而在家庭权力结构、家庭矛盾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当地农民家庭缺乏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得夫妻之间难以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协商、支持的关系,夫妻关系完全维系于情感;三是当地农村夫妻之间在经济、亲戚关系、交往圈子上相互独立,使得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义务方面去公共性,夫妻关系纽带不牢固;四是当地宗族观念重,中老年人掌握财产权,维系着传统家庭秩序和权力格局,这与年轻女性主体性伸张形成较大张力,容易导致婆(翁)媳矛盾,进而可能引发夫妻矛盾。这样,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无法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难以实现主体意志,因而在发生家庭矛盾或失去夫妻感情之后容易提出离婚,而年轻男子则因为容易再婚亦不畏惧离婚,从而导致当地离婚、再婚、复婚现象频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