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4)
2023(12798)
2022(11019)
2021(10209)
2020(9062)
2019(20813)
2018(20873)
2017(41147)
2016(21992)
2015(25189)
2014(25131)
2013(25027)
2012(23439)
2011(21087)
2010(20907)
2009(19595)
2008(19348)
2007(17381)
2006(14917)
2005(13283)
作者
(66275)
(55164)
(55109)
(52497)
(34773)
(26442)
(25318)
(21730)
(20929)
(19677)
(18635)
(18562)
(17458)
(17316)
(17298)
(17204)
(17093)
(16474)
(15941)
(15927)
(13807)
(13730)
(13616)
(12589)
(12553)
(12359)
(12237)
(12230)
(11200)
(11063)
学科
(93020)
经济(92923)
管理(61838)
(60256)
(48106)
企业(48106)
方法(45214)
数学(40195)
数学方法(39732)
(26172)
中国(24242)
(23444)
(20001)
业经(19977)
(19019)
贸易(19012)
(18523)
(17984)
地方(17473)
农业(16942)
(14704)
银行(14648)
(14390)
财务(14343)
财务管理(14301)
技术(14161)
(14160)
(13969)
(13536)
金融(13532)
机构
大学(323747)
学院(323738)
(133826)
经济(131161)
管理(124227)
研究(107934)
理学(107292)
理学院(106161)
管理学(104247)
管理学院(103682)
中国(81240)
(68357)
科学(68254)
(60961)
(59319)
(55354)
业大(51806)
研究所(50455)
中心(50397)
财经(49101)
(47805)
农业(47223)
(44477)
北京(42838)
经济学(41480)
(40006)
师范(39472)
(38890)
(38050)
经济学院(37750)
基金
项目(217984)
科学(170089)
基金(157736)
研究(154544)
(139256)
国家(138155)
科学基金(117089)
社会(96986)
社会科(91983)
社会科学(91957)
(85851)
基金项目(83661)
自然(77562)
自然科(75715)
自然科学(75687)
自然科学基金(74323)
(72808)
教育(71028)
资助(65543)
编号(62183)
重点(49820)
成果(49752)
(48348)
(47741)
(45311)
科研(42698)
课题(42669)
创新(42444)
计划(41574)
教育部(40893)
期刊
(141881)
经济(141881)
研究(89229)
中国(55675)
学报(54932)
(53033)
科学(48820)
(46900)
管理(44811)
大学(41213)
学学(39265)
农业(36173)
技术(28437)
教育(28130)
(27543)
金融(27543)
业经(24740)
财经(24233)
经济研究(23268)
(20884)
问题(20029)
(19197)
(16524)
技术经济(16327)
统计(16217)
(15959)
理论(15736)
商业(15598)
科技(15068)
(14554)
共检索到46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丽佳  冯中朝  
本文从进口的角度,以大豆、油菜籽、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为例,通过计算进口依赖性和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油料和植物油进口来源地的可靠性和产业安全状况。得到结论:大豆和豆油的进口可靠性较高,菜籽油和油菜籽的进口可靠性较低,棕榈油居中;棕榈油的产业安全度最低,其次是大豆和豆油,它们都处于危机状态,油菜籽处于不安全状态,菜籽油基本安全。总之,我国油料和植物油的进口供给基本是有保障的,但进口较多使该产业总体处于危机状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琼  刘小和  
加入WTO以来,随着关税的削减和配额的取消,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新的特征:植物油进口总量快速上升,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品种之间的替代关系凸现。因此,笔者重点测算了进口大豆与进口油菜籽之间以及进口大豆油、进口菜籽油与进口棕榈油之间的替代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油料中,大豆与油菜籽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进口植物油中,大豆油、棕榈油对菜籽油有着较强的替代性。从我国贸易的趋势上看,油料的进口仍以大豆为主;植物油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棕榈油因为价格优势,进口量仍将继续增长,最终将会影响国内植物油消费结构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琼  
文章首先介绍新一轮WTO贸易谈判中提出的包括乌拉圭模式、瑞士公式、"鸡尾酒"模式、Harbinson减让公式和混合公式等5种主要关税削减公式,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关税削减公式对我国油料进出口的影响,得出无论采取何种关税削减模式,均对我国油料进口影响不大,而采取瑞士公式的降税方式对我国花生出口最有利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永刚  张正河  卢向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收入、人口的增长以及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油料、植物油的进口格局及其与贸易政策、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关系,然后运用共聚合法、格兰泽尔因果关系法对大豆、油菜籽、大豆油、菜籽油的国内外市场整合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艺卓  刘武兵  高颖  
近年来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全部依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消费。棕榈油价格明显低于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且与其他植物油的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与豆油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关税对棕榈油进口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自贸区谈判中应高度重视棕榈油的进一步开放问题,避免棕榈油降税引发的联动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油料作物和植物油是中国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且也是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贡献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二者在国际贸易上的基本情况,本文侧重品种和市场结构分析,进而弥补以往研究只注重总量分析的不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琼  
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弹性。结果表明:从消费支出来看,花生油为富有弹性商品,弹性值为2.0509,菜籽油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为0.4231;从自价格弹性来看,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最高的是大豆油,为-0.8464,表明相对于菜籽油和花生油而言,我国城镇居民对大豆油的消费选择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各种植物油的替代关系看,大豆油与包括芝麻油、棉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之间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补偿性价格弹性超过0.4,这也间接证明了近年来大豆油价格相对较低,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消费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陈晓暾  王化中  
本文假定对植物油进口实施贸易救济保护,进而模拟了保护对植物油行业自身及其关联产业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贸易救济对植物油行业的进口、国内产出以及国内产出价格都有显著影响;与植物油行业直接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同时发现了一些与植物油行业之间无清晰关系的行业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动。最后,就模拟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爱民  李燕玲  冯婷婷  于潇萌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所利用的原料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和动物油脂,而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随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包括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致使CBOT豆油价格持续上升,而且面临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我国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和间接进口植物油占中国植物油总供给量的比例已达到56%,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植物油只能依赖直接大量进口,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受世界植物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使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面临风险。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狄强  刘渝阳  
我国食物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谷物等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水平最低,甚至在30%以下。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油脂油料供需紧张,国际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导致国内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供需层面和价格波动层面研究了大食物安全观视角下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目标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目标、延伸目标和综合目标。核心目标是确保食用植物油的稳定供应,防止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延伸目标是通过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供应风险;综合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促进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文最终依据不同目标探讨了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春凌  
外资对我国植物油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它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我国植物油行业,已在原料采购、运输、贸易、生产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在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植物油的需求,促进国内植物油生产工艺、管理方式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晓宇  王骏  
利用多元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技术对2006年1月-2008年5月的中国、美国、马来西亚3家交易所的植物油期货市场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连、芝加哥、大马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和中国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总方差中来自于芝加哥、大马和大连交易所分别为59.639%、33.847%和4.624%。在世界植物油期货市场中,芝加哥交易所的影响力与定价权威性比大连、大马交易所更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丽荣  张国和  王恒炜  刘润萍  刘七军  
通过分析甘肃省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和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预测了未来供需平衡,探讨甘肃省油料作物的发展趋势。30多年来甘肃省油料总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年油料总产量、食用植物油产量、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分别为63.52万t、22.17万t、24.66万t,2011年前食用植物油生产量和消费需求量基本平衡。基于供给和需求分析表明,甘肃省今后一段时期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缺口量不断增大,缺口比重保持在10%以上。阐明了甘肃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发展存在油料生产扶持政策不足;油料作物种类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业滞后、附加效益低等制约因素。提出了继续加强各种补贴项目的落实;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成  冯中朝  喻璨聪  吴丽丽  
2015年,国家对油菜籽的临储政策取消之后,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向下,中国西南地区的油菜产业发展势头却丝毫未减,此种"西南现象"得益于小型榨油作坊对菜籽油价格的稳定功能,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植物油市场的扭曲,保障了产业链中利益的合理分配。为探索中国农业生产中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农产品市场扭曲问题,本文以油菜产业为例,基于消费者对菜籽油购买行为的视角,通过深入剖析油菜籽生产者、加工者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尝试为破解当前油菜发展困境寻找可行路径。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食用油的"逆向选择",引发加工者生产劣质油的"道德风险",劣质食用植物油打破了油菜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要加强对油料加工行业的管理,规范油料产品特征标识制度,积极宣传食用植物油营养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从而完善油菜以及油料产业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油料产业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