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6)
2023(9812)
2022(7728)
2021(6844)
2020(5531)
2019(12302)
2018(12497)
2017(24666)
2016(13439)
2015(15415)
2014(15732)
2013(15601)
2012(15011)
2011(13870)
2010(14241)
2009(13495)
2008(13306)
2007(12124)
2006(11409)
2005(10929)
作者
(41276)
(34211)
(34038)
(32358)
(21668)
(16043)
(15452)
(13261)
(13075)
(12284)
(11677)
(11250)
(11100)
(11039)
(10540)
(10521)
(10015)
(9874)
(9841)
(9753)
(8901)
(8507)
(8257)
(7794)
(7757)
(7751)
(7719)
(7631)
(6889)
(6745)
学科
(67690)
经济(67626)
(33624)
管理(33148)
中国(25655)
(23151)
企业(23151)
(21486)
地方(20527)
方法(18500)
业经(16512)
数学(15675)
数学方法(15587)
农业(14321)
(14139)
(13692)
银行(13675)
(13511)
(13362)
(12948)
(12663)
金融(12663)
(12340)
(12207)
贸易(12193)
(11767)
地方经济(11102)
发展(10182)
(10158)
环境(9984)
机构
学院(201355)
大学(199343)
(87632)
经济(85721)
研究(77776)
管理(70623)
中国(61916)
理学(58024)
理学院(57294)
管理学(56420)
管理学院(56046)
(45431)
科学(45127)
(42252)
(40568)
研究所(36065)
(35378)
中心(34631)
(32935)
财经(31899)
北京(29978)
(28905)
(28675)
师范(28651)
(28160)
业大(27417)
农业(27281)
经济学(27089)
(26653)
经济学院(24289)
基金
项目(119238)
科学(92841)
研究(91428)
基金(83256)
(72050)
国家(71387)
科学基金(59297)
社会(57848)
社会科(54781)
社会科学(54768)
(47047)
基金项目(43333)
教育(40462)
(39462)
编号(38449)
自然(34620)
自然科(33675)
自然科学(33664)
资助(33401)
自然科学基金(33035)
成果(32861)
(32790)
课题(27986)
重点(27410)
发展(26994)
(26552)
(26156)
(24150)
国家社会(23829)
(23367)
期刊
(111882)
经济(111882)
研究(69398)
中国(49997)
(35176)
(29475)
管理(28720)
科学(28553)
学报(28133)
(26413)
金融(26413)
教育(25148)
农业(23805)
大学(21693)
业经(20195)
学学(20117)
经济研究(18123)
技术(17417)
财经(15890)
问题(15878)
(13773)
(12678)
(11915)
国际(11734)
商业(10729)
世界(10272)
理论(10241)
现代(10206)
经济问题(9981)
技术经济(9973)
共检索到337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明兴  韩小红  高金虎  陈志林  魏智海  
土地沙化及其沙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治沙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治沙工程建设的新思路就是合理调整沙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种植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利用沙区资源(自然、生物和矿产资源等)。通过综合治理的途径,兴办沙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秀红  申元村  张镱锂  张宏业  吕晓芳  李晓峰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虹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国也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沙漠化的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荒漠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涛  吴薇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 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 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 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50 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 万k m2 ,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豫秦  曹淑艳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过程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本文首先提出了荒漠化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路线 ,即现状诊断———演变历程———矛盾与冲突分析———协调性分析———调控与管理 ;继之以北方沙漠化地区为例 ,对路线涉及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靖  高亚琪  刘萍  黄力平  
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托克逊县南部区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托克逊县南部区是新疆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驱动的结果。其中风力是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过程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志祥  高兵桃  刘嘉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问题的若干决定》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耕地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然而作为自然生产要素的耕地不是孤立的,对于危及我国耕地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土地沙漠化必须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文章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沙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沙漠化治理进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的重要性及具体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沙漠化以其发展之快和分布之广已构成了区域的主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3.7万km2发展到2000年的38.57万km2。年均发展速度从1 560 km2增加到3 436 km2。发展速率由1.26%增加到4.76%。影响沙漠化的因子很多,文章选取了人为因子、土壤质地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5个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有关的动力模式,并对2004~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数值预测。若按目前的发展速率来预测,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将达到185.54万km2,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沙漠化的不利影响强度每增加和减少10%,沙漠化面积将增加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富铀  吴育华  
客观考察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种养业发展模式应定位为 :在干旱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 ;在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辅。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 ,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基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智育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东起乌鞘岭,西止甘新省界,是一条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在5~5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而得名。历史上是我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正处于我国三大沙漠之中,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东北为腾格里沙漠,西南是库姆塔格沙漠。走廊北部有马鬃、合黎和龙首诸山,成了防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南扩张的天然屏障;南面是著名的祁连山,高山雪岭,全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见后图)。为了改变甘肃省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乃平  张凤荣  李保国  
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表明,近50年来伊金霍洛旗农牧户生活用薪炭结构经历了以沙蒿等生物质薪炭为主向煤炭与树枝树条的矿物质和生物质多元薪炭结构的变化;某种薪炭在整个薪炭结构中的比重越大,其变异系数越小,表明农牧户之间薪炭结构的同构性强。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沙漠化强烈发展时期,30%~70%的新增沙漠化土地是由樵采沙蒿等生物质薪炭引起,随着薪炭结构多元化,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引起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也大幅度下降。薪炭结构的变化对土地沙漠化逆转的作用显著。如果农民收入不增加,随着煤炭等矿物质燃料价格的上升,樵采生物质薪炭导致沙漠化的威胁就会加大;因此,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非生物质的风能、太阳能...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冯莉莉  
中国北方是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获取该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及其驱动力因素对于沙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沙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持续的沙漠化会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环境及经济问题。为了有效的大面积估算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分布,本研究主要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的反射率产品MODIS09A1的第1波段和第2波段来计算对沙漠化土地反应敏感的荒漠化指数(Normalized Dif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周立华  樊胜岳  董朝阳  
"以人为本",实施生态治理政策的战略性转变,是土地沙漠化逆转后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纪之交,中央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移民等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政策,并完善了防沙治沙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实施重大生态治理政策以来,在政府加强对土地利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农户的生态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沙漠化快速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制,呈现出"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局面。但是,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急需在沙漠化治理政策方面做出战略性的调整,以便实现沙漠化治理效果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