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8)
2023(11618)
2022(9831)
2021(8928)
2020(7411)
2019(17044)
2018(16895)
2017(33451)
2016(18000)
2015(20291)
2014(20268)
2013(20470)
2012(19782)
2011(18208)
2010(18872)
2009(17940)
2008(17691)
2007(16400)
2006(15227)
2005(14242)
作者
(54766)
(45325)
(45272)
(43062)
(29060)
(21516)
(20611)
(17452)
(17301)
(16656)
(15412)
(14922)
(14805)
(14691)
(14502)
(14147)
(13593)
(13237)
(13159)
(13127)
(11563)
(11328)
(11325)
(10452)
(10359)
(10341)
(10297)
(10225)
(9271)
(9113)
学科
(86245)
经济(86167)
(52444)
管理(51522)
(41178)
企业(41178)
方法(29483)
中国(27803)
数学(25419)
数学方法(25166)
(24844)
地方(23709)
(20386)
业经(19990)
(17923)
(17043)
贸易(17026)
(16517)
农业(16393)
(16183)
银行(16153)
(15722)
(15279)
金融(15279)
(14667)
(14526)
地方经济(13647)
(13380)
技术(12990)
产业(12721)
机构
学院(269952)
大学(268205)
(119299)
经济(116795)
管理(100365)
研究(99391)
理学(83984)
理学院(83037)
管理学(81877)
管理学院(81357)
中国(77789)
(58660)
(57718)
科学(57144)
(51414)
研究所(45792)
(44737)
中心(44015)
财经(43805)
(43557)
(39480)
北京(38501)
业大(36272)
经济学(36122)
(35827)
(35657)
师范(35276)
(34983)
农业(34854)
经济学院(32433)
基金
项目(162982)
科学(127997)
研究(122140)
基金(116130)
(100491)
国家(99600)
科学基金(84117)
社会(77360)
社会科(73529)
社会科学(73512)
(64180)
基金项目(59736)
教育(55194)
(54172)
自然(52170)
自然科(50869)
自然科学(50854)
自然科学基金(49961)
编号(49734)
资助(49243)
成果(42234)
(41529)
重点(37058)
课题(36395)
(36369)
(34010)
发展(33947)
(33394)
创新(31756)
国家社会(31301)
期刊
(145851)
经济(145851)
研究(90658)
中国(59096)
(42444)
(42040)
管理(41687)
学报(37707)
科学(36525)
(34122)
金融(34122)
教育(31031)
大学(29082)
农业(28862)
学学(27124)
业经(25175)
技术(24159)
经济研究(23820)
财经(22072)
问题(19677)
(19172)
(17280)
国际(16121)
(14792)
技术经济(14479)
商业(14077)
世界(13564)
现代(13290)
理论(13142)
(12668)
共检索到439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士杰  陈德棉  
本文在分析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特点以及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投资动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汽车电子产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内企业投资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哲  
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在投资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梅  
印尼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经历过进口替代、本地化、国产化再到自由开放的不同时期,但时至今日印尼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低端,即印尼汽车工业正处在低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向高端零部件生产发展的阶段。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印尼步入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中国车企从21世纪初开始试水印尼市场,从销售到组装投资,拓荒之路异常艰苦。面对日资独大印尼的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战略、精准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金融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树立,是中国车企征战印尼汽车市场的基本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旭超  张少杰  郑骁鹏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和信息两大产业融合而生的新兴产业,在各国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它作为汽车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吉林省作为汽车产业大省,已提出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规划,以带动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本文阐释了国际、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状,用SWOT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具备的优势、机会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抓住机遇,促进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康慧  张少杰  汤石雨  
"加强自主创新,用15年时间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国家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大力强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文章对正确理解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内涵,自主创新对加速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梅  杨卫辉  盖晓晶  
本文剖析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的因素,进而阐述了促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柳尧杰  唐波  
汽车电子行业正成为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新兴支柱产业,并日益引起国内外产业界的关注。本文从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历程着眼,在详尽分析当前国内外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应该重点把握的投资机会,以期为国内的相关实践和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佛赏  
为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了我国汽车物流目前所具备的优势、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应对的挑战,提出行业整合、企业专业化经营与专才培养、企业革新与创新、向国际市场扩张等发展方式和策略,强调汽车物流企业自身的主动性与政府、行业协会引导作用的关键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本文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但是汽车产业品种较少,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自主开发能力差,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较大,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文章提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看,我国的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严峻的问题,尤其是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发展战略正逐步发生深刻变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显现,对中资企业的集团化战略构成严重挑战,所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必须相应调整,一要坚持合资合作不放松,二要坚持自主发展不动摇。文章还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昌荣  
诞百年之久的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时尚和文明,也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实体产业。然而近10年来日益普及的燃油汽车,给人类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世佳  徐可  宋娟  王伟  
结合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梳理并分析全球具有代表性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基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治  师萍  
20年的合资发展历程,使汽车产业成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从政策面讲,国产化偏好、严格的行业管制、合资模式的弊端以及转轨时期体制特征等是制约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调整、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自主研发权的掌握以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