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6)
2023(15519)
2022(13437)
2021(12267)
2020(10534)
2019(23916)
2018(23689)
2017(46287)
2016(25044)
2015(27980)
2014(27768)
2013(27699)
2012(25505)
2011(23201)
2010(23032)
2009(21153)
2008(20761)
2007(18262)
2006(16084)
2005(13898)
作者
(75412)
(62425)
(62422)
(59025)
(39529)
(30015)
(28141)
(24669)
(23647)
(22237)
(21153)
(20979)
(19895)
(19524)
(19248)
(19096)
(19042)
(18647)
(17906)
(17760)
(15758)
(15267)
(15193)
(14088)
(14064)
(13831)
(13764)
(13714)
(12545)
(12416)
学科
(104461)
经济(104349)
管理(71420)
(69696)
(56017)
企业(56017)
方法(49870)
数学(44072)
数学方法(43695)
(28199)
中国(27768)
(25078)
业经(23406)
(21486)
地方(21142)
(21071)
贸易(21063)
(20428)
(19193)
农业(18752)
技术(16936)
环境(16146)
(15977)
银行(15907)
(15448)
(15429)
财务(15386)
财务管理(15354)
(15186)
理论(15063)
机构
大学(367047)
学院(365065)
(147719)
经济(144780)
管理(144741)
理学(126749)
理学院(125378)
管理学(123329)
管理学院(122690)
研究(120783)
中国(88300)
(77478)
科学(76681)
(66845)
(64452)
(61032)
业大(59086)
研究所(55954)
财经(54837)
中心(53799)
农业(51283)
(51154)
(49892)
北京(48574)
(45958)
师范(45410)
经济学(44944)
(43556)
(41657)
经济学院(41038)
基金
项目(254130)
科学(199008)
基金(184835)
研究(180552)
(163054)
国家(161757)
科学基金(138028)
社会(114612)
社会科(108847)
社会科学(108820)
(99435)
基金项目(98914)
自然(91368)
自然科(89223)
自然科学(89198)
自然科学基金(87620)
(84034)
教育(82171)
资助(76087)
编号(72133)
成果(57200)
重点(56933)
(55734)
(54677)
(53136)
创新(49612)
课题(49445)
科研(48932)
教育部(47410)
国家社会(47140)
期刊
(154726)
经济(154726)
研究(104575)
学报(63516)
中国(62407)
(57541)
科学(55463)
管理(51466)
(47157)
大学(47126)
学学(44812)
农业(39746)
教育(34663)
(29789)
金融(29789)
技术(29268)
业经(27164)
财经(26444)
经济研究(25998)
(22602)
问题(21231)
(20040)
科技(18769)
商业(18117)
技术经济(17833)
理论(17715)
图书(17090)
(17035)
(16782)
业大(16421)
共检索到514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武文光  
文章构建了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并结合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全国以及六大区域视角,对我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不同区域汽车产业协同集聚状况不一样,所以影响各大区域的主要因素也不同。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区域集聚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中部地区的协同集聚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西南地区的路径依赖性最强强,且受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资本流动因素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大于其他区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俊  
1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普及。交通事故频发的今天,汽车显然已与人类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汽车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在影响汽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零部件采购质量约占已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中由此可10%-20%,见,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车质量的优劣,如何改善采购质量亦是提高整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李素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宋爱华  
基于东风悦达起亚零部件供应物流现状,在现有零部件配送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零部件配送供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风悦达起亚的零部件配送供应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配送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说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合理的,评价方法的选择是可行的。针对评价反映的零部件配送供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精准零部件配送计划,合理选择零部件上线方式,完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等措施,提升零部件配送供应质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啸松  陈慧慧  
本文在Salinger和Lin提出的两阶段寡头古诺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改进了过去企业纵向关系研究的"两分法"模型,并添加了自制率、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等变量,分析了汽车生产企业选择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最优一体化程度是上下游企业两阶段古诺博弈得到的纯战略纳什均衡结果;企业在选择自己的零部件自制率时,会比较外生交易成本、内生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大小;由于汽车制造业规模经济显著、交易成本不断减少等原因,车企应该努力降低自身零部件自制率,进行适当的纵向分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虹  武文光  
本研究利用我国整车与零部件产业2002~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协同共聚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演化趋势,以期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我国整车产业布局与零部件产业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002年我国省域样本中,山东、安徽、北京与天津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空间共聚趋势明显;而在2012年的样本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的共聚趋势明显,这些省份逐步形成了2个整车与零部件空间上协同共聚的群落,一个是以北京为中心,天津、河北、辽宁环绕的共聚群;另外一个则是以安徽为中心,湖北、江苏环绕的共聚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建梅  李晓钟  李清光  
中国汽车产品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美国是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在中美汽车产品贸易中,汽车零部件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比较分析了中美汽车零部件进出口价格,进而从规模经济、研发投入、外资控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孙楚仁  方黎三  
本文用Grubel和Ramkishen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了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并从中选取了市场结构、产品多样化、中美汽车贸易总额和中美汽车工业总产值四个因素,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因素对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均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产品多样化程度最为显著,市场结构指数次之,这说明,中美两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是两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辉  庄继德  
本文介绍了次序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概念 ,分析了汽车主机厂零部件自制与外购决策的影响因素 ,比较了汽车零部件生产专业化两种形式的利弊。通过对欧美的竞争协作模式与日本的转包协作模式的比较 ,并根据国际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适合我国状况的汽车零部件分层协作体系。提出了主机厂及各层次协作厂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的战略和战略组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冯晟昊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产品,美国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贸易摩擦必然波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文章评估了贸易摩擦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首先,借鉴Athukorala等(2017)分析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发现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增速(20. 0%)高于出口组装(10. 1%),而中国进口美国汽车组装的增速(35. 7%)则高于进口零部件(20. 4%);其次,运用RCA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汽车零部件比较优势增速高于汽车组装;最后,借鉴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贸易摩擦政策情景下中美两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均遭遇极大损失,而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行业产出与贸易的损失均高于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龙  邓理  陈敏  
汽车产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然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却滞后于整车产业,从而制约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两个方面探讨了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问题,旨在促进江西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忠毅  
本文基于进入中国市场的143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财务数据,对零部件供应商与成品汽车制造商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对营业收益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零部件供应商和特定的成品汽车制造商间封闭的贸易关系正在逐渐转向开放,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在维持与现有特定的成品汽车制造商之间贸易关系的同时,也在考虑经营的稳定化。另外,进入中国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相比日本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并且,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越大,对成品汽车制造商的交涉能力就越强,其营业收益业绩也就有可能变得更高。最后,日本汽车零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忠毅  
本文基于进入中国市场的143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财务数据,对零部件供应商与成品汽车制造商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对营业收益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零部件供应商和特定的成品汽车制造商间封闭的贸易关系正在逐渐转向开放,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在维持与现有特定的成品汽车制造商之间贸易关系的同时,也在考虑经营的稳定化。另外,进入中国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相比日本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并且,零部件供应商的规模越大,对成品汽车制造商的交涉能力就越强,其营业收益业绩也就有可能变得更高。最后,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由于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地区不同,其营业收益业绩也不同。尤其是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商的息税前利润变化率相比别的地区更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丽  赵增耀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省汽车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环境对汽车产业集聚的增强具有积极影响,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产业集聚产生负面影响,整车零部件产业配套环境、人力资本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