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1)
- 2023(5792)
- 2022(4772)
- 2021(4640)
- 2020(4120)
- 2019(9693)
- 2018(10123)
- 2017(21184)
- 2016(11041)
- 2015(12973)
- 2014(13079)
- 2013(13253)
- 2012(12150)
- 2011(11129)
- 2010(11672)
- 2009(10971)
- 2008(10811)
- 2007(9824)
- 2006(8852)
- 2005(8081)
- 学科
- 济(55772)
- 经济(55736)
- 业(32260)
- 管理(31200)
- 方法(27960)
- 企(26735)
- 企业(26735)
- 数学(25193)
- 数学方法(24699)
- 中国(15124)
- 农(13489)
- 业经(12287)
- 制(11192)
- 贸(10866)
- 贸易(10859)
- 易(10603)
- 财(10015)
- 产业(9773)
- 地方(9709)
- 银(9038)
- 银行(9034)
- 技术(8755)
- 行(8721)
- 理论(8403)
- 农业(8121)
- 和(7579)
- 融(7537)
- 金融(7536)
- 体(7525)
- 学(7322)
- 机构
- 学院(170594)
- 大学(168498)
- 济(75699)
- 经济(74228)
- 管理(69258)
- 理学(59704)
- 理学院(59186)
- 管理学(58093)
- 管理学院(57799)
- 研究(51423)
- 中国(40764)
- 京(35311)
- 财(34682)
- 科学(28882)
- 财经(27790)
- 所(25011)
- 经(24974)
- 江(24538)
- 经济学(23497)
- 中心(23234)
- 北京(22793)
- 研究所(22324)
- 业大(21596)
- 经济学院(21362)
- 农(21022)
- 财经大学(20557)
- 范(20104)
- 州(20055)
- 师范(19948)
- 经济管理(18511)
- 基金
- 项目(105029)
- 科学(83258)
- 研究(78824)
- 基金(75663)
- 家(63889)
- 国家(63453)
- 科学基金(55241)
- 社会(50415)
- 社会科(48132)
- 社会科学(48121)
- 省(41598)
- 基金项目(39350)
- 教育(36741)
- 自然(34408)
- 划(34255)
- 自然科(33618)
- 自然科学(33612)
- 自然科学基金(33006)
- 资助(32926)
- 编号(32906)
- 成果(26367)
- 发(23534)
- 部(23430)
- 重点(23230)
- 课题(22672)
- 创(22101)
- 创新(20647)
- 教育部(20523)
- 人文(20434)
- 国家社会(20374)
共检索到249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犚
我国汽车工业目前处于分散经营的过度竞争状态,本文认为政府利益刚性是导致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壁垒失效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以寡头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可行性竞争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 刘秋 刘冬
加入世贸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优势比较,贸易竞争指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测度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以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经济一体化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银生
汽车产业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小。本文提出开放的市场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信息化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泓欣 丁孟春
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很有影响力的产业。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产业快速进入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两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内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差距,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链 核心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仙丽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从我国汽车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和政府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国际竞争力 国家钻石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纪雪洪 吴永林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本文分析了产业政策导向与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寻找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方法。论文按产业政策调整与相应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将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发展过程界定为两个阶段,指出在两个不同阶段我国汽车竞争能力提升的差异。从理论上探讨了创新导向同企业行为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对产业竞争结构-创新行为-竞争力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 产业政策 自主创新 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东会 罗文花
波特钻石模型认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压力和自身实力以及相关优势条件,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浙江台州汽车产业现状是:土地、资金稀缺,劳动力充足,企业家善于创业,高级技术人才缺乏,高等教育落后;需求市场规模大,零部件企业部分进入配套市场;除了塑模产业外,其余相关支持性产业基本上是空白;企业竞争激烈,产业集群已现雏形。文章认为,为提高台州汽车产业竞争力,政府应采取措施弥补钻石体系中的劣势因素。
关键词:
汽车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企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京文 杜时雨 杨正东
文章从产业集聚区的视角着手,构建了一套汽车产业集聚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产业集聚区以及其各自组成省份的汽车产业竞争力,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竞争力最强,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弱。之后利用两种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已基本形成适宜的规模,需要在未来加大运营管理和研发力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庞丽 李显君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基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规模、技术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距较大,在汽车产业水平领先的地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而一些汽车产业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其结论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保林
论文分析了提升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政策体系——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需求政策内容,揭示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作用机理和特点,并从产业政策和需求政策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新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竞争力 价格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纪方 赵道致
通过对中国100多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从1998~2010年的企业表现数据的对比分析,首次证明了在国内企业的竞争和运行中存在红皇后效应。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经历的近期竞争经验对企业的生存力及竞争力会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而企业的远期竞争经验对企业会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必须积极参与竞争,才能保证自身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红皇后效应 近期竞争经验 远期竞争经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文章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来分析了1989年~2008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同时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研究发现: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贸易竞争指数 钻石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本文通过对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全球新能源汽车替代率仍较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乐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第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中美欧在终端市场销售上拥有优势,中日美三国在生产制造环节具有竞争优势,中日韩在产业配套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挪威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方面表现突出。第三,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的竞争优势也不同,竞争优势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则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