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3)
2023(12363)
2022(10987)
2021(10250)
2020(8759)
2019(20319)
2018(20505)
2017(41215)
2016(22158)
2015(25138)
2014(25175)
2013(25357)
2012(23467)
2011(21172)
2010(21230)
2009(19474)
2008(18904)
2007(16861)
2006(14944)
2005(13147)
作者
(65243)
(53776)
(53614)
(51004)
(34012)
(25682)
(24471)
(21251)
(20366)
(19250)
(18222)
(18061)
(17005)
(17005)
(16648)
(16334)
(16004)
(15989)
(15319)
(15316)
(13301)
(13286)
(13015)
(12169)
(12073)
(11925)
(11867)
(11863)
(10860)
(10530)
学科
(95887)
经济(95790)
管理(60289)
(59553)
(47245)
企业(47245)
方法(44500)
数学(39009)
数学方法(38667)
(25908)
中国(25729)
(20901)
业经(20661)
地方(19823)
(18779)
(17830)
贸易(17821)
(17316)
农业(17119)
(17054)
(14552)
银行(14502)
技术(14356)
(14271)
理论(14271)
(13898)
环境(13779)
(13384)
金融(13383)
产业(13325)
机构
大学(322756)
学院(321195)
(133872)
经济(131150)
管理(128356)
理学(111404)
理学院(110203)
管理学(108465)
管理学院(107890)
研究(107734)
中国(79528)
(69092)
科学(65763)
(60047)
(54247)
(51320)
研究所(49353)
财经(48615)
业大(48348)
中心(47934)
(45929)
(44086)
北京(43932)
(41449)
师范(41078)
农业(40380)
经济学(40378)
(38798)
(37058)
经济学院(36737)
基金
项目(216303)
科学(169716)
研究(158980)
基金(156516)
(135729)
国家(134640)
科学基金(115229)
社会(99799)
社会科(94697)
社会科学(94674)
(84204)
基金项目(83838)
自然(74458)
自然科(72639)
自然科学(72624)
教育(72254)
自然科学基金(71331)
(70637)
编号(65143)
资助(64996)
成果(52964)
重点(48069)
(48028)
(46997)
(44749)
课题(44449)
创新(41714)
教育部(41136)
科研(41054)
国家社会(40541)
期刊
(145336)
经济(145336)
研究(96969)
中国(57339)
学报(49315)
管理(47347)
(46183)
科学(45721)
(42367)
大学(37295)
学学(35093)
教育(33205)
农业(32359)
技术(27573)
(27121)
金融(27121)
业经(24282)
经济研究(23831)
财经(23284)
(19968)
问题(19838)
理论(16873)
图书(16679)
技术经济(16628)
(16000)
科技(15456)
实践(15349)
(15349)
商业(15224)
(15098)
共检索到46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晓柏  
通过对汽车产业的增长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并从宏观产业经济环境和产业内在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计量因素分析模型。实证分析认为,产业的宏观运行环境和产业的内在因素与我国汽车产业增长波动具有很高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就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产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德  刘希宋  
本文在阐述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演变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的重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产业重组的关系 ,指出进行汽车产业重组动因 ,并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重组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姝威  周欣  石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树宽  巩顺龙  卢艳秋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沈洊  
全球化趋势下国内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扩张给东道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多种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和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 ,并从提高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志明  张媛  贺正楚  张蜜  
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业界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不甚清晰。本文按照情景分析、专利分析以及TRIZ技术进化路线分析所构成的技术分析及其技术预见流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和研发基础进行定性的情景分析;利用技术专利地图,对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种主要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TRIZ技术进化理论,预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化路径,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以及预期的实现时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燕  黄凯  
本文分析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原有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基础上所作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制定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比较了新旧政策的几点主要变化,第三部分指出了未来政策变化的趋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世锦  冯飞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 ,在一个国家框架内 ,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个结论对发达国家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都是适用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雄  栾江  
本文分析了我国化肥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化肥价格波动存在非常明显的集簇性、长期记忆性和非对称性;化肥价格的上涨源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目前来看,原材料成本因素对化肥价格波动的贡献尤为明显,而农民收入对化肥价格波动的贡献率要比人们预期的小,且以短期影响为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我国汽车产业周期波动大趋势与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幅明显大于后者。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汽车产业周期性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明显的滞后性。金融政策与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正相关关系,且能加大产业的波动幅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鹏  石秀  
将汽车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相结合,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总结归纳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因素,并对其中的经济、政府、市场、自然资源、人才、技术、资金七个维度的因素选取衡量指标,收集2006—2017年的产业数据,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系统演进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市场经济、人才支持、政府扶持,且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人才支持、市场经济、政府扶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陵  李文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进口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在不同年份表现出较大的起伏波动。研究和把握进口增长的规律,既是有关政府部门实施有效的外贸宏观调控的依据,也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正确的指导。本文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影响我国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和较为全面的研究,以求对我国进口增长的波动规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铮争  吴殿廷  袁俊  徐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4年中国各省区汽车产业数据,计算并分析基尼系数判断汽车产业在省区之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分散而在90年代更趋集中,但是基尼系数值并不大,是一种相对集中。基于汽车产业区域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中国汽车产业地理集中的决定因素,统计结果表明,规模经济、技术外溢、市场容量、城市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分布的显著因素。外商投资与汽车产业地理集中成正相关,但效应并不显著。产业集中并没有促进产业间市场联系的加强;产品差异导致汽车产业的空间分散成为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丽  赵增耀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省汽车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环境对汽车产业集聚的增强具有积极影响,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产业集聚产生负面影响,整车零部件产业配套环境、人力资本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