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3)
- 2023(19392)
- 2022(15860)
- 2021(14775)
- 2020(12252)
- 2019(27579)
- 2018(27616)
- 2017(53646)
- 2016(28861)
- 2015(32514)
- 2014(32233)
- 2013(31485)
- 2012(28597)
- 2011(25356)
- 2010(25729)
- 2009(24028)
- 2008(23544)
- 2007(21466)
- 2006(19052)
- 2005(17417)
- 学科
- 济(120866)
- 经济(120696)
- 业(103180)
- 管理(97073)
- 企(90458)
- 企业(90458)
- 方法(50278)
- 数学(40151)
- 数学方法(39655)
- 财(37786)
- 农(37439)
- 业经(36508)
- 中国(34436)
- 制(29124)
- 农业(25563)
- 务(25243)
- 财务(25172)
- 财务管理(25117)
- 企业财务(23751)
- 地方(23404)
- 贸(23393)
- 贸易(23380)
- 易(22799)
- 技术(22742)
- 理论(21807)
- 银(21111)
- 银行(21093)
- 体(20597)
- 和(20474)
- 行(20158)
- 机构
- 学院(408910)
- 大学(401658)
- 济(173335)
- 经济(169849)
- 管理(161341)
- 理学(137461)
- 理学院(136146)
- 管理学(134134)
- 管理学院(133353)
- 研究(128428)
- 中国(102418)
- 财(85346)
- 京(83875)
- 科学(71637)
- 财经(66631)
- 江(63190)
- 所(61736)
- 经(60222)
- 中心(60003)
- 农(58291)
- 研究所(54661)
- 业大(53051)
- 经济学(52806)
- 北京(52720)
- 范(50933)
- 师范(50497)
- 州(50227)
- 财经大学(49054)
- 经济学院(47740)
- 院(47210)
- 基金
- 项目(259536)
- 科学(207021)
- 研究(199496)
- 基金(187970)
- 家(159550)
- 国家(158096)
- 科学基金(138623)
- 社会(128374)
- 社会科(121761)
- 社会科学(121735)
- 省(102513)
- 基金项目(98897)
- 教育(92524)
- 自然(85757)
- 划(84182)
- 自然科(83761)
- 自然科学(83744)
- 编号(82994)
- 自然科学基金(82254)
- 资助(75517)
- 成果(67354)
- 部(58033)
- 重点(57891)
- 发(57211)
- 课题(57147)
- 创(56710)
- 制(53221)
- 国家社会(52691)
- 创新(52286)
- 项目编号(51225)
- 期刊
- 济(200876)
- 经济(200876)
- 研究(124131)
- 中国(80422)
- 财(69484)
- 管理(66724)
- 农(55295)
- 科学(50763)
- 学报(50311)
- 教育(45502)
- 融(42489)
- 金融(42489)
- 大学(41378)
- 技术(39696)
- 学学(38790)
- 农业(37700)
- 业经(35499)
- 财经(33396)
- 经济研究(31108)
- 经(28833)
- 问题(27108)
- 贸(22654)
- 业(21456)
- 技术经济(21382)
- 国际(20585)
- 现代(20368)
- 商业(20080)
- 财会(19330)
- 理论(19251)
- 世界(18761)
共检索到62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兰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其在世界取得了连续十年产销第一的稳定地位。然而,自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显示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走出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已不能囿于出口贸易和海外设厂组装等初级形式,其应聚焦于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此要实现原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从而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蓝庆新
本文从四个层面分析了模块化产业结构的特征,具体研究了汽车产业模块化的制造过程,对世界汽车产业典型的模块化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整零关系带有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关键词:
模块化 制造业 汽车产业 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陈文
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针对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市场集中度偏低、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研发经费与人才不足等问题,尝试探讨了合资模式、自建模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全球价值链等模式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升级 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俊 郭耿轩 刘敏 秦颖
基于3家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构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3个阶段。企业基于动态能力不断调整其在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在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提高制造能力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集成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智能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企业柔性化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化背景,阐述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化中的地位及国际化现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理论框架分析我国未来汽车市场的增长情况,最终运用战略聚类模型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成长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文蕾 余辉 程佳银 周晶 陈晓芳
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样本,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数字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环境绩效的多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环境绩效受到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技术、组织和环境这三个层面的条件变量均不是实现高环境绩效的必要条件;高环境绩效存在5条路径,分别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环境主导型、环境—技术扶持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型和环境—组织推动型;低环境绩效有4条路径,分别为技术缺乏型、环境薄弱型、单一因素型、组织缺失型。
关键词:
数字化 新能源汽车 环境绩效 组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史家明 张茂林
产业集群或集群,被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上海汽车业拥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两大合资企业和上海华普、上海万丰和上海比亚迪等民营企业,此外还拥有近百家国际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垂直和水平分工协作的格局。布局上,相对集中于上海西部的嘉定区域以及上海浦东的金桥区域。尤其是嘉定,在上海大众建设近20年的基础上,于2001年9月开工兴建上海国际汽车城,把先进制造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彪
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走“国际代工”的道路,是一种内生性的自然选择。通过大规模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中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升级,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到来。但这并不排斥某些先进企业在提高和稳定承接OEM订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再向OBM的转化。从OEM转向ODM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循环渐进的累积过程,而从OEM、ODM转向OBM,则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跳跃性革命。中国企业转型经营自有品牌,需要在战略上从提高经营效率转向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创新。为此社会和政府应该为这些先进企业创造品牌经营的市场基础和需求条件,培植品牌企业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心和制度条件等。
关键词:
国际代工 产业升级 品牌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绿色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嵘 桑雷
为了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职业教育需具有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长期性,从而转变职业教育的五个观念:教学观、能力观、生态观、专业观、人才观。据此,文章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基于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专业设置,基于教学"诊改"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基于层次"高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发展 复合型人才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昭晞
东道国的引资战略可分为"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对我国两个"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代表产业汽车制造与制药产业的研究发现,"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促进了本土品牌的崛起。进一步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我国"进口替代型"引资战略中本土品牌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后认为,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应从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整合"大产业链",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与外资品牌进行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着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朝改 冯凯博 曹武军
以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数据为样本,采用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知识生态视角分析知识生态结构、知识创新行为和知识环境3种类型、6项前因条件对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多重并发联动效应。研究发现:(1)所有知识生态要素均不是引致高绩效的必要条件,仅知识主体能力对高绩效发挥普适性作用;(2)产生高绩效的集群优化升级路径为政产学研协同型、高知识凝聚型和知识生态集成型,在知识主体能力作为核心条件时,3条路径存在递进关系,同时,知识生态结构与知识环境存在潜在替代关系;(3)构建完善的知识生态结构、开展高水平知识创新行为是制造业集群获得高绩效的关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勇 杨晓娟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在理论构架层面对工序国际分工缺乏关注,与产品内分工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重要性程度存在明显反差。当我们需要对一个国家贸易结构、贸易地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间视角明显不足以解释现代贸易的新型分工特点,只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向坤
当前,“中国制造2025”处于深入实施阶段。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存在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价值链低端化明显、制造业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间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应立足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切实提高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动工业2.0、3.0与4.0融合发展,以质量体系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