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9)
2023(6584)
2022(5571)
2021(5340)
2020(4293)
2019(9674)
2018(9822)
2017(19524)
2016(10802)
2015(12542)
2014(12950)
2013(12993)
2012(12255)
2011(11032)
2010(11455)
2009(10802)
2008(10867)
2007(10206)
2006(9358)
2005(8812)
作者
(30985)
(25393)
(25200)
(24593)
(15958)
(11897)
(11722)
(9743)
(9542)
(9465)
(8488)
(8350)
(8098)
(8069)
(7772)
(7716)
(7553)
(7385)
(7345)
(7292)
(6565)
(6308)
(6234)
(5917)
(5757)
(5716)
(5706)
(5661)
(5167)
(5013)
学科
(46416)
经济(46365)
管理(29701)
(28872)
(22135)
企业(22135)
中国(16296)
(15669)
方法(15654)
数学(13066)
数学方法(12873)
(12634)
业经(12621)
(11487)
地方(10837)
产业(9925)
(9871)
贸易(9864)
(9838)
农业(9837)
银行(9833)
(9610)
(9420)
(8004)
(7747)
金融(7745)
技术(7699)
理论(7624)
(7441)
(7000)
机构
学院(161199)
大学(155628)
(67303)
经济(65669)
管理(57311)
研究(51624)
理学(46965)
理学院(46492)
管理学(45793)
管理学院(45506)
中国(42588)
(35247)
(33555)
科学(28347)
(27126)
财经(26516)
(26097)
中心(24178)
(23483)
北京(22491)
(22434)
研究所(22407)
(21874)
师范(21725)
经济学(20614)
(20609)
财经大学(19038)
经济学院(18734)
(18620)
业大(18442)
基金
项目(88465)
研究(73838)
科学(68096)
基金(58823)
(48251)
国家(47751)
社会(44619)
社会科(42191)
社会科学(42182)
科学基金(40032)
(37048)
教育(34105)
编号(33524)
基金项目(30482)
(29662)
成果(28813)
课题(24229)
资助(24122)
(21851)
自然(21501)
自然科(20847)
自然科学(20843)
(20783)
自然科学基金(20432)
项目编号(20075)
(19965)
重点(19938)
(19148)
(18823)
发展(18705)
期刊
(88267)
经济(88267)
研究(55467)
中国(34452)
(26998)
教育(23790)
管理(23458)
(21018)
(19786)
金融(19786)
学报(17430)
业经(17399)
科学(17114)
技术(16361)
大学(14061)
农业(13898)
经济研究(13602)
财经(13116)
学学(12752)
问题(12716)
(11550)
(10577)
商业(9411)
理论(8883)
图书(8696)
技术经济(8393)
现代(8392)
国际(8381)
(8199)
论坛(8199)
共检索到264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陈文  
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针对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市场集中度偏低、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研发经费与人才不足等问题,尝试探讨了合资模式、自建模式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全球价值链等模式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兰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其在世界取得了连续十年产销第一的稳定地位。然而,自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显示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走出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已不能囿于出口贸易和海外设厂组装等初级形式,其应聚焦于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此要实现原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从而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彦艳  赵国杰  
文章阐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对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诸多不利因素;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庆彩  吴椒军  张先锋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其发展升级的机制与传统汽车产业并不相同。文章在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升级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升级的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银生  
汽车产业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小。本文提出开放的市场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信息化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牟仁艳  汪秀婷  汤俊  
汽车产业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我国属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汽车销量突破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作为国家支柱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长期处于中低端环节,升级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布、我国汽车产业存在问题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汽车产业微观的企业、中观的集群和宏观的政策等方面构建其升级发展路径系统模型,并提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来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也正经历着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新趋势不但拓宽了经济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分工参与度,也使产业升级具有了有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内涵和实现途径。本文通过对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地方产业升级内涵的探讨,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在当代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提出了促进上海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恩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地缘位置相近和相同的儒家文化的中韩两国,2002年开始讨论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朴泰镐在北京举行中韩经贸部长会议,宣布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且汽车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筱江  王奇英  
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宏观形势和市场表现,提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构想和路径,即:聚焦中心,完善产业链,加速做大中心产业圈;抓住核心,发挥要素价值,推动做大中心产业圈;把握重心,强化对政策导向的研究,引导做大中心产业圈,进而得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有助于车企重构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马卫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了近六十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以合资方式和完全自主创新方式的升级方式,以并购为基础的开放式创新方式成为最新的升级方式之一。吉利公司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后起之秀,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坚持开放式创新,本文通过对2009年吉利汽车公司并购沃尔沃事件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对吉利汽车公司并购沃尔沃案例的过程和动因研究发现,吉利汽车公司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方式,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带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和提升品牌价值与管理水平的积极影响,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带来选择合适的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丽  肖俊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要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转变成为汽车强国,需要转型升级。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思维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政府与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人才培养等几方面阐述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俊  郭耿轩  刘敏  秦颖  
基于3家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构建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分为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3个阶段。企业基于动态能力不断调整其在不同阶段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在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提高制造能力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集成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在智能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以企业柔性化建设为核心的战略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进勇  程晓青  李思静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总产量和销量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国际市场仍难以与大品牌抗衡。日本汽车产业是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的典范,精准的市场定位、产业链式海外布局、投资与出口协同并进、积极同国内外企业抱团发展都是其站稳全球市场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深入研究和学习日本汽车产业的海外发展路径后,中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做好国际市场定位、加强周边产业培育、协同对外投资与出口关系、营造国内外"朋友圈",努力将中国汽车打造成为国际大品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旭   戚聿东  
产业基础是产业竞争力的源泉,直接决定着一国产业发展的潜能。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传统产业逻辑,智能制造成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的主要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存在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智能化应用投入有限、回收业务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采用技术创新、智能升级、绿色转型的思路,按照“完善顶层设计—建设创新协作平台—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健全配套条件—加强人才培养”的路径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