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1)
2023(14910)
2022(12833)
2021(11793)
2020(10136)
2019(23053)
2018(23099)
2017(45331)
2016(24354)
2015(27432)
2014(27125)
2013(27375)
2012(25176)
2011(22530)
2010(22597)
2009(21127)
2008(21136)
2007(18856)
2006(16886)
2005(15171)
作者
(71163)
(58856)
(58689)
(55578)
(37612)
(27961)
(26562)
(23000)
(22275)
(21237)
(19959)
(19811)
(18816)
(18670)
(17956)
(17936)
(17598)
(17296)
(16898)
(16829)
(14559)
(14547)
(14303)
(13362)
(13154)
(13145)
(13114)
(13059)
(11718)
(11600)
学科
(107911)
经济(107783)
(95714)
管理(85052)
(84676)
企业(84676)
方法(52392)
数学(42859)
数学方法(42519)
(32223)
(32088)
业经(31319)
中国(27380)
(23100)
财务(23031)
财务管理(22999)
技术(22973)
农业(22525)
企业财务(21819)
(21092)
(19809)
贸易(19799)
(19286)
(19249)
理论(18677)
地方(18298)
(18082)
(17086)
(16439)
(15934)
机构
学院(361330)
大学(360094)
(151528)
管理(150211)
经济(148555)
理学(129640)
理学院(128394)
管理学(126685)
管理学院(126016)
研究(112516)
中国(87364)
(76344)
(71404)
科学(66789)
财经(57666)
(55688)
(55538)
(52631)
(52386)
业大(51538)
中心(50967)
研究所(49920)
北京(48469)
经济学(45710)
农业(43694)
(43532)
师范(43176)
财经大学(42761)
(42662)
经济学院(41690)
基金
项目(237714)
科学(188339)
研究(177363)
基金(173970)
(149225)
国家(147926)
科学基金(129093)
社会(113095)
社会科(107365)
社会科学(107339)
基金项目(92423)
(92166)
自然(82893)
自然科(80971)
自然科学(80952)
教育(80285)
自然科学基金(79579)
(76241)
编号(72523)
资助(71932)
成果(57797)
(53296)
重点(51914)
(51517)
(50364)
课题(48376)
创新(47468)
国家社会(46393)
教育部(46219)
人文(45922)
期刊
(166979)
经济(166979)
研究(107849)
中国(61851)
管理(58828)
(55355)
(50758)
学报(50628)
科学(48088)
大学(39227)
学学(36767)
农业(35574)
技术(34351)
教育(34200)
(32419)
金融(32419)
业经(29108)
财经(28699)
经济研究(26306)
(24513)
问题(22225)
技术经济(21368)
(19999)
图书(18555)
理论(18475)
现代(17896)
商业(17661)
科技(17382)
(17253)
实践(16628)
共检索到52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远飞  
基于C-D生产函数,对我国汽车业的技术进步率及技术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1—2008年期间我国汽车业的技术进步率较低,且波动性很大;我国汽车业技术要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也呈现不稳定性。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贡献率的这种特征可以解释我国汽车产业运行不稳定和效率低下的现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靖烨  丁周香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先导作用日益凸显,研究其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有助于了解技术进步对该行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对我国传统流通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2004年2015年技术进步对我国传统流通业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劳动的贡献率较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为之,提出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要提高资本利用率,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技术进步的难以度量性决定了很难确定技术进步对节能变化的贡献率。文章在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量与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的理论测算方法,从而估算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节能率的贡献。结论认为节能与能源效率两者的涵义一致,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是通过一切广义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使每新增加的单位产出所需求的能源量减少;节能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成正比,与人均能源消耗增长率成反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节能率的贡献为65.8%,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吉云  
本文细致地估算了1979~2005年间我国固定资本投入,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技术水平的替代变量所估计的我国总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说明了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1979~2005年我国技术水平替代变量的合意性。此外,我国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在1979~2005年间的波动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  丁日佳  
技术进步的难以度量性决定了很难确定技术进步对节能变化的贡献率。文章在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节能量与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的理论测算方法,从而估算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节能率的贡献。结论认为节能与能源效率两者的涵义一致,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是通过一切广义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使每新增加的单位产出所需求的能源量减少;节能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成正比,与人均能源消耗增长率成反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节能率的贡献为65.8%,技术进步显著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韩云  
如何科学测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利用修正后的Cobb-Douglas的生产函数给出了科学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方法,最后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实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对Cobb-Douglas生产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荣丽  黄鹏  
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本文采用了增长速度方程、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总因子生产率指数等三种方法测算了云南省大农业“九五”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试图为云南今后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证上的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瑛  陈秀山  刘凤良  
本文在分析索洛余值法缺陷的基础上,以新增长理论为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将产业结构变动、资本空间集聚、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计量模型,使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更接近真实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而利用新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计量方法重新测算了1987—2003年间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发现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已开始出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泽军  
索洛余值法是国内外测算技术进步最常用最有影响的方法之一,通过推导测算模型及收集和调整模型所需的宏观经济数据,测算并分析了“七五”至“九五”期间广西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敬前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精度的分析黄敬前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发表了著名的经典性文章“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历史上首先给出了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规范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余值法”。自此,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道海  何有世  
本文在探讨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测算了江苏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出提高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贡献率,促进江苏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