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557)
- 2022(9382)
- 2021(8911)
- 2020(7441)
- 2019(17452)
- 2018(17670)
- 2017(35362)
- 2016(18963)
- 2015(21520)
- 2014(21597)
- 2013(21659)
- 2012(19950)
- 2011(18227)
- 2010(18095)
- 2009(16637)
- 2008(16186)
- 2007(14077)
- 2006(12464)
- 2005(10970)
- 学科
- 济(77165)
- 经济(77083)
- 管理(54576)
- 业(51641)
- 企(42175)
- 企业(42175)
- 方法(38778)
- 数学(34296)
- 数学方法(33994)
- 中国(21369)
- 农(19878)
- 财(19180)
- 业经(16270)
- 贸(15888)
- 贸易(15880)
- 易(15489)
- 学(15228)
- 制(14608)
- 地方(13977)
- 银(13156)
- 银行(13124)
- 农业(12923)
- 行(12551)
- 理论(12436)
- 融(12128)
- 金融(12127)
- 和(12084)
- 环境(11995)
- 技术(11913)
- 务(11773)
- 机构
- 大学(278573)
- 学院(275587)
- 济(112906)
- 管理(112671)
- 经济(110481)
- 理学(98002)
- 理学院(96994)
- 管理学(95520)
- 管理学院(95034)
- 研究(88704)
- 中国(67562)
- 京(58764)
- 科学(53613)
- 财(53002)
- 所(43957)
- 财经(43303)
- 研究所(39973)
- 中心(39753)
- 经(39361)
- 业大(39352)
- 农(39330)
- 北京(37544)
- 江(37504)
- 范(35183)
- 师范(34908)
- 经济学(34346)
- 财经大学(32530)
- 院(31874)
- 经济学院(31338)
- 州(31296)
- 基金
- 项目(186324)
- 科学(146275)
- 研究(137769)
- 基金(135811)
- 家(116996)
- 国家(116056)
- 科学基金(99896)
- 社会(86334)
- 社会科(81914)
- 社会科学(81894)
- 基金项目(72885)
- 省(71307)
- 自然(64809)
- 自然科(63258)
- 自然科学(63244)
- 教育(62880)
- 自然科学基金(62097)
- 划(60204)
- 编号(56921)
- 资助(56587)
- 成果(46035)
- 部(41987)
- 重点(40812)
- 发(38866)
- 创(38426)
- 课题(38153)
- 教育部(36272)
- 创新(35781)
- 人文(35521)
- 项目编号(35496)
- 期刊
- 济(119335)
- 经济(119335)
- 研究(84709)
- 中国(44621)
- 学报(40553)
- 管理(40394)
- 科学(37771)
- 财(37052)
- 农(34955)
- 大学(30715)
- 学学(28867)
- 融(27708)
- 金融(27708)
- 教育(27673)
- 农业(24759)
- 技术(22758)
- 财经(20735)
- 经济研究(19838)
- 业经(19742)
- 经(17544)
- 问题(16366)
- 理论(15669)
- 图书(14593)
- 实践(14444)
- 践(14444)
- 技术经济(13576)
- 贸(13208)
- 商业(13155)
- 科技(12915)
- 现代(12838)
共检索到39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利民 左虹
货币错配指的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进行计量,因而在货币汇率变化时,其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效应作为传导途径展开的。本文以汇率和利率对货币错配的传导作用为入手,通过构建VAR模型来说明其传导效应,并结合我国的汇率制度变迁,进一步探讨了从1985年以来我国不同阶段的汇率政策对货币错配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汇率 传导影响 汇率政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航
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累积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在测算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基础上,用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分析错配约束与汇率波动的产出冲击效应,并对人民币汇率安排进行经验证据检验。结果发现:非对称特征使资产型错配对我国的冲击更大、错配逐渐积累加剧浮动恐惧并表现为害怕升值,进而严重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进程。有针对性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提升汇率管理效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推进人民币境外贷款,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合作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本文从古典货币政策和汇率传导模型出发,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各环节的有效性,详细论述了市场条件下和非市场条件下的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对汇率的传导环节中,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货币政策不是推动汇率波动的原因。货币政策对汇率传导的失效可归因于汇率非市场化、资本流动受限及强制结售汇制等因素。在汇率对实体经济的传导环节中,汇率能够对投资、消费、净出口变动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实体经济,但汇率对CPI的波动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机制 外汇管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胡林龙
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汇率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本文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汇率对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渠道在我国是有效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导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雪君 宋金奇 葛仁良
本文基于含货币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利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应用边限协整方法研究了货币替代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即期汇率及汇率预期受到货币替代及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别的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反向货币替代总体上使得人民币升值及存在升值预期,从短期来看,货币替代可能引发人民币贬值及贬值预期,且存在货币替代的放大效应。因此,要注意防范货币替代对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货币替代 汇率 汇率预期 边限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振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姚绍真
本文选取1999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显著的产出效应,说明我国现阶段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需求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三条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投资路径"和"消费路径"有效,但在不同传导环节上的传导效果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投资路径"的传导效果较"消费路径"更为显著。"净出口路径"发生阻滞和逆转。基于此,本文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疏通传导路径、增强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产出效应 传导路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宗益 古旻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票据市场传导机制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相量自回归(VAR)、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IRF)等方法,对2000年12月~2008年12月我国货币政策通过票据市场传导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进一步发挥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票据市场 传导机制 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菊琴 傅宇瑾 孙付华
本文将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划分为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和资产价格作用于实体经济两个环节,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IRF函数等方法,对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存在非对称性,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相对显著。最后,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引导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效应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华 陈宝卫 冯波 杨钊
本文利用STR模型考察了我国2000—2011年间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物价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对物价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正向的,而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影响程度不同,在高利率水平下影响更突出;利率低时对物价的影响是负向的,此时加息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但当利率水平过高时,受制于"成本渠道"效应的影响,提高利率将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因此,央行调控物价时应充分考虑所处的经济状态,合理选择两种不同的调控方式,以取得预期调控效果。
关键词:
利率 货币供应量 CPI STR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 刘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货币政策在行业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却很少有文献涉及。文章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深入考察了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行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总量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此外,行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隐性渠道,建筑、电力、机械等行业是其中的主要环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苗师玮
货币错配现象的汇率风险问题极有可能伴随着宏观政策失灵引发金融危机。对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来讲,会对估值效应产生不利影响。从汇率风险管理来看,弱化货币错配程度必须要从政策选择、汇率制度改革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超
引言在经过长时期的汇率稳定后,2005年7月21日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理论上呈双向波动状态,货币错配风险开始显性化。如果说在汇率没有放开之前,这种货币错配风险不太为人注意,但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这种未经测度、未经控制管理的货币错配风险可能会带来非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丽华
本文采用2001年—2009年的相关月度数据,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价格的传导是不完全的,其中进口价格对于汇率的波动反应较为敏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与消费价格对于汇率的波动反应则相对缓慢,特别是无论从长短期的传导效果来看,汇率波动对于消费价格的影响都较为微弱。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内价格 传导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 崔彦宗 单卓 王家庆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提出要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