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3)
2023(6942)
2022(6226)
2021(5748)
2020(5176)
2019(12203)
2018(12355)
2017(25343)
2016(13880)
2015(16031)
2014(16342)
2013(16639)
2012(15727)
2011(14512)
2010(14862)
2009(14130)
2008(14219)
2007(13109)
2006(11532)
2005(10567)
作者
(42111)
(35251)
(34943)
(33763)
(22181)
(16813)
(16167)
(13783)
(12896)
(12459)
(11837)
(11626)
(11197)
(11106)
(11079)
(11002)
(10932)
(10363)
(10248)
(10181)
(8803)
(8715)
(8567)
(8071)
(7900)
(7899)
(7872)
(7854)
(7102)
(6990)
学科
(62921)
经济(62858)
管理(38210)
(37245)
方法(32195)
数学(29415)
数学方法(29227)
(28234)
企业(28234)
(18014)
中国(17526)
(16470)
(14146)
贸易(14142)
(13779)
(13302)
(11633)
(11373)
银行(11347)
业经(11280)
农业(10917)
(10832)
地方(10420)
(10291)
金融(10289)
(9502)
财务(9480)
财务管理(9452)
企业财务(8866)
(8758)
机构
大学(214195)
学院(212087)
(94406)
经济(92529)
管理(80584)
研究(70869)
理学(69035)
理学院(68277)
管理学(67306)
管理学院(66897)
中国(55167)
(45233)
(44805)
科学(41670)
(36922)
(36410)
财经(36223)
研究所(33234)
(32796)
中心(32735)
(31883)
业大(31030)
经济学(30346)
农业(29053)
北京(28647)
经济学院(27893)
财经大学(26915)
(26430)
师范(26188)
(24965)
基金
项目(131768)
科学(102693)
研究(96005)
基金(95891)
(82973)
国家(82326)
科学基金(69204)
社会(61180)
社会科(58118)
社会科学(58099)
基金项目(50759)
(50465)
教育(44402)
自然(43749)
(43078)
自然科(42662)
自然科学(42645)
自然科学基金(41896)
资助(40549)
编号(39621)
成果(32615)
(30876)
重点(29627)
(28440)
(26747)
课题(26667)
教育部(26399)
科研(25681)
人文(25480)
国家社会(25290)
期刊
(100736)
经济(100736)
研究(63972)
中国(35772)
(34200)
(32163)
学报(32131)
科学(28846)
管理(26933)
大学(23804)
(22569)
金融(22569)
学学(22434)
农业(21330)
财经(18223)
教育(17667)
经济研究(17270)
技术(17169)
业经(16487)
(15662)
问题(14784)
理论(13555)
(13234)
实践(12373)
(12373)
技术经济(11477)
统计(11364)
商业(11302)
(11211)
国际(10956)
共检索到313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晓峰  王玉华  侯书威  王玉霞  
文章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进口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国内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采样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进口价格、消费者价格与各相关因素的长期均衡模型,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我国汇改前后汇率波动因素对我国国内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实际影响及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文洁  金丽红  于之倩  
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及其他价格水平的传递程度是决定汇率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以及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内还是短期内,进出口价格对汇率波动的反应都较为敏感,不完全汇率的传递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出口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李文星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22个月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20个月后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746%和0.252%;从历史分解的结果看,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国内的需求过盛,可能是出现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一位数基础上,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和协整研究了2005年新一轮汇改后中国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价格在长期内存在明显的不完传递现象,传递弹性略大于0.5。此外,传递弹性在不同产品间差别较大,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的产品,转嫁人民币升值成本的能力也较强,其传递弹性比较大。这些结论为人民币汇率体制进一步改革以及稳定出口增长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开放经济中,汇率对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有重要影响,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着汇率波动增加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的双重矛盾,稳定汇率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低,进而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较低,那么最优货币政策应当允许汇率一定程度的波动;反之,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较高,那么央行应当关注汇率波动给国内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基于理论模型建立了汇率向国内进口品价格(IMP)、生产者价格(PPI)和消费者价格(CPI)传递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向IMP、PPI、CPI的传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开放经济中,汇率对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有重要影响,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着汇率波动增加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不牢的双重矛盾,稳定汇率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之间存在两难,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低,进而汇率的支出转换效应较低,那么最优货币政策应当允许汇率一定程度的波动;反之,如果汇率的传递系数较高,那么央行应当关注汇率波动给国内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基于理论模型建立了汇率向国内进口品价格(IMP)、生产者价格(PPI)和消费者价格(CPI)传递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向IMP、PPI、CPI的传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向国内价格的传递存在阻滞,相对于IMP、PPI,汇率向CPI的传递系数更低;随着时间推移,汇率向CPI的传递系数呈下降趋势。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瑞芬  韩慧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对外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本文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VEC)对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呈现上升的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项后军  许磊  
本文运用多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以及不同行业的依市定价行为。研究发现:汇改后的汇率变化对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商品价格具有长期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国内出口企业只能在长期中逐步消化汇改后汇率的升值性变化;而从总体上看,大部分行业的出口商只能通过调整成本加成的形式靠自身利润的压缩将汇率变动吸收掉,仅有小部分行业能将汇率变化的50%以上传递出去,故汇改后汇率升值的大部分是由国内出口企业自己承受和消化掉的。这意味着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确实给实体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出口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杰  周应恒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销区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和传导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差距不大;各地区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整合关系,且长期整合关系制约着短期价格波动;小麦主产区价格在传导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小麦主产区市场的调控政策取向,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市场的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和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奇渊  
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是国际经济学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人民币汇率到国内CPI指数的传递效应,已有主要文献均认为该效应微弱,或根本不显著。但是本文发现:由于各地区的开放程度不同,以及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实际上各地区受到的内、外部冲击是非对称的。在加总获得全国CPI指数的过程中,上述信息遭到严重损失,因此会对汇率传递效应分析造成误导。考虑到这一干扰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CPI的传递效应是显著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艺卓  吕剑  
本文基于2005-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显著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给定一单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冲击,该冲击对农产品价格呈现平稳的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稳定农产品价格,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得人民币维持在基本均衡、合理的水平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蔚  
笔者选取1989~2007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协整理论研究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对美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十分微弱,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发生波动后,只有28%的效应被转嫁到美国的消费者身上,其他72%的效应被我国出口企业所吸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为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基于1999年1月-2017年2月的相关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产品消费价格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大,其次是对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小;从长期来看,199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呈波动增加态势,而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不同汇率制度改革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雄浪  李雪坤  
基于中国的月度数据,运用汇率传递理论、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外国厂商生产成本提高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人民币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国内需求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更多来自其自身粘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晋斌  李南  
对于高外贸依存度的中国经济来说,主要贸易伙伴物价水平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难以吸收进口品到岸价格(以外币计价)水平的变化幅度,即汇率传递效应低于国外的价格传递效应时,汇率就难以完全吸收国外物价水平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冲击。计量结果表明,2001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间,总体上进口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系数较高,但由于多种原因,进口品价格到国内CPI的传递效应较低。但2005年汇改以来,汇率的短期和长期传递效应明显增加。因此,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改革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国外物价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带来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