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6)
2023(13226)
2022(11019)
2021(10103)
2020(8213)
2019(18475)
2018(18765)
2017(35047)
2016(18879)
2015(21281)
2014(21496)
2013(21401)
2012(20587)
2011(19118)
2010(19745)
2009(18649)
2008(18145)
2007(16779)
2006(15478)
2005(14302)
作者
(57413)
(47669)
(47462)
(44955)
(30438)
(22471)
(21583)
(18472)
(18078)
(17183)
(16350)
(15869)
(15603)
(15460)
(14880)
(14618)
(14114)
(13885)
(13625)
(13625)
(12499)
(11749)
(11576)
(10987)
(10833)
(10736)
(10611)
(10583)
(9747)
(9581)
学科
(96258)
经济(96165)
管理(57466)
(52448)
(41977)
企业(41977)
中国(30752)
方法(28538)
地方(27172)
数学(24052)
数学方法(23892)
(23567)
业经(21188)
技术(19883)
(18980)
(18611)
(17514)
(17286)
银行(17261)
(16872)
(16503)
金融(16496)
地方经济(16436)
农业(15802)
(14542)
环境(14248)
(14169)
贸易(14151)
(13816)
(13766)
机构
学院(282765)
大学(280263)
(124257)
经济(121563)
研究(104529)
管理(103436)
理学(86218)
理学院(85211)
管理学(84026)
管理学院(83470)
中国(81106)
科学(61182)
(61121)
(58392)
(54022)
研究所(48242)
中心(46184)
(45786)
(44549)
财经(44537)
(40036)
北京(39881)
(38714)
师范(38317)
经济学(38288)
(37617)
(37059)
业大(36933)
农业(34375)
经济学院(34031)
基金
项目(173127)
科学(135600)
研究(132355)
基金(120905)
(104561)
国家(103595)
科学基金(87468)
社会(84028)
社会科(79640)
社会科学(79622)
(70696)
基金项目(63181)
教育(60037)
(58126)
编号(54456)
自然(51993)
自然科(50630)
自然科学(50613)
自然科学基金(49709)
资助(48539)
成果(46199)
(43846)
(40530)
课题(40018)
重点(39350)
(37498)
创新(37081)
发展(35843)
(35280)
国家社会(34445)
期刊
(156237)
经济(156237)
研究(94679)
中国(68363)
管理(43778)
(42733)
(41886)
学报(40174)
科学(38165)
教育(37170)
(31727)
金融(31727)
大学(30165)
农业(28402)
学学(27915)
技术(27538)
经济研究(25622)
业经(25617)
财经(22808)
问题(20258)
(19921)
技术经济(16253)
(15691)
图书(15265)
(15032)
科技(14731)
商业(14437)
(14247)
论坛(14247)
国际(13875)
共检索到463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松  伍新木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水资源循环经济力图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水资源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国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必须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水资源制度、技术和观念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虹  艾熙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比较国内外循环经济投融资发展,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融资体系、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莉雅  顾为东  
近年来,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市场化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但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长期以来"两头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和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法规和经济政策、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决策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政策体系内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文章从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以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基本命题,通过对国内外服务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与评价,以转变服务业经济发展方式为基本前提,提出从市场需求、企业赢利、产业发展、政府支持和社会进步等五种层面构建服务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最后对这一服务创新体系的实现环境及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小波  杨阳  刘爱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海  尧艳  陈宇红  
本文提出了构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税收体系的对策:运用税收功能,限制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包括完善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功能、调整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政策以及开征燃油税;建立减轻污染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包括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和开征污染税;运用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措施,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推广及利用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玉昆  李惠英  赵欣欣  
研究进行林业知识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规律性,指明创新的方向,探索测度林业知识创新的方法、手段。构建林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目的在于使林业经济增长不再依靠资源消耗,缓解对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的追赶和跨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红娜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残缺,严重阻碍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现状,以科技工业园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发展方式,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具有重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钟庆明  
本文在对顺德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概括了顺德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对若干技术创新的认识分歧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剑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同样需要针对其融资需求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分析了循环经济融资需求特征,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不足的事实,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商业性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商业性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和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新房  任丽君  李红芹  
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全面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主体,科学设计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合理地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的层级体系,才能全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超  瞿德文  栾贻信  吕娜  冯捷  
山东省属于世界水危机区。工业企业是城乡用水大户,工业废水是环境主要污染源。近年来,山东省把工业水资源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探索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文章全面分析山东省水资源危机形势与循环经济发展意义,系统阐述工业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效与经验,提出推进整体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