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73)
- 2022(1912)
- 2021(1968)
- 2020(1842)
- 2019(4236)
- 2018(4526)
- 2017(10012)
- 2016(5652)
- 2015(6737)
- 2014(6987)
- 2013(7290)
- 2012(7198)
- 2011(6573)
- 2010(6967)
- 2009(7028)
- 2008(7146)
- 2007(6665)
- 2006(6282)
- 2005(6151)
- 2004(5426)
- 学科
- 济(23482)
- 经济(23447)
- 管理(15728)
- 业(15374)
- 企(10704)
- 企业(10704)
- 中国(10198)
- 方法(9585)
- 农(8679)
- 数学(8667)
- 制(8590)
- 数学方法(8538)
- 财(7591)
- 银(6929)
- 银行(6927)
- 行(6658)
- 贸(6315)
- 贸易(6309)
- 易(6201)
- 税(5763)
- 税收(5363)
- 收(5316)
- 融(5057)
- 金融(5056)
- 农业(5006)
- 体(4953)
- 制度(4729)
- 度(4729)
- 业经(4493)
- 体制(4104)
- 机构
- 大学(91058)
- 学院(90823)
- 济(39225)
- 经济(38275)
- 研究(32360)
- 管理(31382)
- 中国(27359)
- 理学(25236)
- 理学院(24956)
- 管理学(24578)
- 管理学院(24412)
- 财(22854)
- 京(20507)
- 所(18405)
- 科学(17988)
- 财经(16949)
- 农(16217)
- 研究所(15779)
- 江(15332)
- 经(15010)
- 中心(14452)
- 北京(13947)
- 农业(12980)
- 州(12488)
- 财经大学(12253)
- 业大(12058)
- 经济学(12030)
- 范(11590)
- 师范(11523)
- 经济学院(10901)
- 基金
- 项目(44609)
- 研究(34528)
- 科学(33207)
- 基金(30441)
- 家(26013)
- 国家(25787)
- 社会(20482)
- 科学基金(20074)
- 社会科(19304)
- 社会科学(19298)
- 省(17453)
- 教育(16058)
- 基金项目(15609)
- 编号(15510)
- 划(14867)
- 成果(14682)
- 资助(13718)
- 自然(11675)
- 自然科(11317)
- 自然科学(11313)
- 课题(11095)
- 自然科学基金(11081)
- 部(10651)
- 重点(10062)
- 发(10043)
- 性(9807)
- 项目编号(9214)
- 年(9017)
- 教育部(8884)
- 社科(8827)
共检索到15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进
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迄今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组合)83个,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此间我国水稻单产在6.0~6.5t.hm-2之间波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徘徊不前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从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敏雄性不育与两系法、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与遗传改良、超高产株型模式方面讨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超级稻 遗传与生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明
自80年代兴起的水稻超高产育种,形成了日本、国际水稻所和中国三个育种集团。在中国形成了南籼、北粳、中杂交水稻的三个超高产育种团体。日本的超高产育种在前两个阶段完成了预定目标。国际水稻所的超高产育种已取得较大进展,育成了一批超高产材料。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是“亚种间重穗育种”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已育成一批亚种间重穗型组合,有的已大面积示范推广,有的正在进行各级试验。本文介绍各个团体超高产育种的设计思想、技术路线和育种进展,讨论超高产育种的有关问题和前景。
关键词:
水稻,超高产育种,亚种间杂交稻,重穗育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杂种优势 分子生物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阳生 李绍清 朱仁山 余金洪 朱英国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单产潜力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两次重大突破后,出现长期踌躇不前。水稻育种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利用新种质、新技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水稻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和各种近等基因系群体的构建,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不断被精细定位,越来越多的重要发送的基因被克隆及功能分析,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功能基因组学迅速地发展,这些为研究复杂农艺性状的分子机理提供机遇,也为生物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广适应性综合性状改良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新契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家奎 阴国大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作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观点:①通过扩大遗传背景,增强杂种优势,提高选择机遇;②统筹兼顾,全面平衡有关量构成因素,以协调产量这一总体矛盾;③超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既需注意植株外部形态的改良,又应关注内部生理机能的改善,在扩大“库、源”前体下,使“库、源、流”三者协调发展;④充分认识杂交水稻是由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形成的特点,在目标性状的选育中,主要着眼于二者优良性状的互补而不必分别求全;⑤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效率;⑥特定组合的产量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产量与环境是密切依存的。因此,只有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产量潜力的进一步突破。根据这一育种思路,育成了超高产中...
关键词:
超高产,育种,实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开达
本文论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紧迫性,总结国内外超高产育种经验,提出适合四川生态条件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路线,并以四川近年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的育种成就,论证该技术路线的正确性和适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超高产育种,亚种间重穗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李海旺 邢邯 邱家驯
根据现时大豆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提出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并从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生产利用探索等方面综述了与超高产大豆选育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育种 育种策略 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在全 宋令荣 黄兴奇 普双有 汪增祥 杨宏 杨高群
对高产与超高产水稻产地的环境因子、生长发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超高产水稻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LAI高值持续时间、干物质积累总量等方面优于高产水稻。7~9月份超高产水稻所处环境的太阳辐射总量、最高温分别比高产环境高25.7%和21.3%。形成大穗、多穗的遗传力小,其决定时期无光温明显差异,因而改变栽培管理措施来增加高产水稻的有效穗粒数和穗粒数至超高产水平是客观可行的。粒重形成的遗传力较大,选用千粒重较高的品种可以弥补高产水稻所处环境下8、9月份光温的略微不足。笔者认为:第一,在5、6月份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有效穗和延长穗分化时期以利形成大穗;第二,在8、9月份采取营养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周淑清 刘丽霞 张龙步 杨守仁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主,从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超高产有关的生理与遗传基础问题,指出新株型超高产育种是实现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新株型 超高产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温福 徐正进 张龙步 张文忠 马殿荣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
关键词:
水稻 理想株型 超级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伟 李刚华 杨从党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
分别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和江苏省南京市最适种植季节种植杂交籼稻Ⅱ优107,比较了两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消光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涛源水稻特殊高产区高产水稻的高产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涛源Ⅱ优107的籽粒产量2006年为18.6.thm-2,2007年为17.7.thm-2,分别为南京的2.1倍和1.9倍,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涛源种植的水稻有效穗较多,增加了籽粒库容量。与南京点相比,Ⅱ优107在涛源的生育期延长、作物生长速率提高,其中营养生长期延长近30 d,灌浆期作物生长速率提高1.3倍。齐穗期涛源LAI达10.0以上,比南京的大3.3。成熟期...
关键词:
特殊生态区 超高产 水稻 生态因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淑秀 陈温福
对3个产量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沈农606和高产品种辽粳294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秋光,特别是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迟缓,成熟时明显高于秋光,但其叶绿素a/b值始终低于秋光。沈农606和辽粳294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较多,且产量高于秋光,可能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值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 产量水平 生物产量 干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刘立军 王志琴 朱庆森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
关键词:
中熟粳稻 超高产 生长发育 调控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良斌 聂守军 宋福金 张广彬 吴宪章
稻株个体生长障碍是水稻再高产的限制因素,优化基本苗群体(秧田、本田)是消除或减少稻株个体生长障碍的有效措施,试验证明,采用带蘖大苗,单本稀植后,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稻株个体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来稳定高产栽培的穗群体。通过提高个体质量,使平均穗粒数增加10粒以上,结实率提高5%以上,从而使籽实产量提高15%以上而获得超高产量。
关键词:
带蘖大苗,单本稀植,超高产,水稻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华 王绍华 杨从党 黄庆宇 李德安 宁加朝 凌启鸿 丁艳锋
【目的】建立水稻单株成穗数通式和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函数,并确定超高产水稻的秧苗分蘖成活率(s)、本田期分蘖发生率(r)、分蘖缺位数(bn)、适宜等穗期及校正系数(a)等相关参数。【方法】选择云南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2005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密度试验,2005~2006年进行杂交籼稻Ⅱ优107、Ⅱ优318、Ⅱ优7954、Ⅱ优084、Ⅱ优航1号和协优107大区超高产试验。对试验的水稻分蘖消长进行调查分析,并最终测产。【结果】所有参试品种都遵循n-3的叶蘖同伸规律,有效分蘖叶位理论分蘖数(A)可以表示为有效分蘖叶位数(E)的函数,有效分蘖叶位数(E)与主茎总叶龄(N)、伸长节间数(n)、移...
关键词:
超高产 水稻 分蘖 单株成穗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