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7)
2023(9541)
2022(8686)
2021(8263)
2020(6986)
2019(16380)
2018(16759)
2017(32935)
2016(17866)
2015(20449)
2014(20565)
2013(20607)
2012(19007)
2011(17241)
2010(17232)
2009(15976)
2008(15529)
2007(13530)
2006(12048)
2005(10550)
作者
(53337)
(43753)
(43724)
(41523)
(27773)
(20994)
(19864)
(17338)
(16653)
(15648)
(15024)
(14546)
(13839)
(13782)
(13566)
(13290)
(13182)
(13072)
(12503)
(12452)
(10927)
(10842)
(10565)
(9869)
(9854)
(9852)
(9706)
(9665)
(8815)
(8577)
学科
(70264)
经济(70185)
管理(51436)
(48458)
(39579)
企业(39579)
方法(34495)
数学(30118)
数学方法(29810)
中国(19876)
(19114)
(17166)
(16208)
业经(15084)
(13715)
(13698)
贸易(13691)
(13336)
地方(13335)
(12425)
农业(12384)
环境(11840)
(11627)
银行(11590)
理论(11545)
技术(11238)
(11068)
(10591)
财务(10533)
财务管理(10510)
机构
大学(262836)
学院(260256)
管理(105643)
(100998)
经济(98679)
理学(91784)
理学院(90785)
管理学(89339)
管理学院(88875)
研究(84726)
中国(62547)
(56537)
科学(53811)
(47183)
(42748)
(40368)
业大(39528)
研究所(39004)
财经(38315)
中心(37527)
北京(36209)
(36119)
(34663)
(34016)
师范(33682)
农业(31874)
(30799)
(30117)
经济学(29390)
财经大学(28519)
基金
项目(176594)
科学(137379)
研究(129763)
基金(126825)
(110041)
国家(109130)
科学基金(92935)
社会(78959)
社会科(74700)
社会科学(74679)
(68733)
基金项目(68355)
自然(61313)
自然科(59786)
自然科学(59771)
教育(59095)
自然科学基金(58674)
(58185)
编号(54387)
资助(52655)
成果(44350)
重点(38884)
(38855)
(37360)
课题(36711)
(36419)
创新(33896)
科研(33874)
项目编号(33642)
教育部(33033)
期刊
(109898)
经济(109898)
研究(77611)
中国(43198)
学报(41098)
管理(38262)
科学(37696)
(36253)
(32753)
大学(30648)
学学(28748)
教育(28311)
农业(25806)
技术(21983)
(21242)
金融(21242)
业经(18773)
财经(17856)
经济研究(17287)
问题(15115)
(14993)
图书(14814)
理论(14731)
实践(13707)
(13707)
科技(12988)
技术经济(12728)
(12358)
现代(12270)
商业(12060)
共检索到370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贵瑞,王秋凤  
作为IGBP核心计划之一的水循环与生物圈相互作用(BAHC)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性热点课题。本文从森林水文生态、山坡水文学、防护林水土保持效益、水生生态系统净化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在水循环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并指出了从水循环的生物过程来分析我国的水资源安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开发战略问题,探讨东西部协调发展模式和生态系统与水资源管理方略时必须解决的有关科学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尚敏  吕伟  
农业生产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进入农耕文明以来,农业对气候的高度依赖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频繁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遥感技术是运用各类非接触的主被动的探测设备,对地面目标物的电磁波辐射与反射特性进行探测,通过其特性分析,探明其物体性质、特征及状态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它具有覆盖面积广、空间分辨率高、获取信息大、重访周期短等优点,适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与自然灾害监测等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与相关部门的决策管理意义重大。文章主要针对国内遥感技术在农业水循环与水环境的发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对遥感技术在农业水资源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海军  秦红灵  陈春兰  魏文学  
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循环的三个重要方面。自分子生态学方法应用于土壤学后,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氮素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包括:1)利用固氮菌的nifH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有机质、氮素与固氮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发现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然而,固氮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与土壤速效N含量呈负相关,施用氮肥会抑制固氮微生物的生长,施氮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2)以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为探针,揭示了土壤pH与氨氧化微生物分布关系密切,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是硝化作用主要参与者,而酸性土壤中氨氧化古菌是硝化作用的主导者。土壤中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于雪松  
该文介绍了杨树 (Populusspp .)生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 ,包括 :①杨树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和细胞化学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②雄性不育的机理 .③杨树杂交不亲和性的表现和原因及其克服的方法 ,花粉-柱头识别反应 .④杨树生殖工程取得的成就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福平  冯书亮  杜立新  宋健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星华  李哲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与经济特性,提出三点建议:大力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建立国家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维;在生物安全、伦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圆  欧晓昆  许继宏  
膏桐(Jatropha curcas)属大戟科麻疯树属多年生耐旱灌木或小乔木。因其生物柴油用途和生态发展潜力,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研究成为热点。膏桐理化性质、药用价值、致毒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而膏桐生物学特别是其生态学研究滞后且较少,对膏桐生态特性开展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综述了膏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归纳了膏桐生物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膏桐种子生物学,自然群落膏桐种群建立、更新策略;论述了膏桐对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水土保持、物质循环以及化感作用潜在的影响;并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膏桐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种间杂交、植被恢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伟文  田思泉  戴小杰  陈新军  
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广泛分布于南、北温带和热带的三大洋区,是延绳钓渔业和刺网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大青鲨的资源出现衰退的现象。但由于基础数据的不确定性,大青鲨资源评估的结果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本文以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对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历程进行阐述,了解了不同时期大青鲨渔业生物学的研究重点。综合诸多文献资料,对大青鲨的年龄与生长、基础繁殖生物学、种群结构的鉴定、资源丰度指数和资源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综合和分析结果,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方法,以进一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祺  林定波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寒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最新进展.在植物抗寒力发育过程中,其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提高,基因表达改变,冷驯化诱导蛋白质产生,冷调节基因得到分离和克隆。讨论了冷驯化诱导蛋白、冷调节基因的可能功能;利用外源极地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转基因植株,抗冻蛋白基因在西红柿等植物中表达以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家新  黄祥飞  刘建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艺萌  周德群  刘作易  刘永翔  
竹黄是生长在一些竹亚科植物种类竹竿小枝条上的一种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由于大规模人工采集和原生地生境被破坏,导致其生物多样性资源迅速减少。对竹黄的发生发展、寄主范围、生长条件及分类学地位等生物学特性及其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概述,介绍了竹黄的人工培育驯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吴沙沙  张启翔  
百合是重要的鲜切花,也可以做盆花,还可以在园林中应用。要生产出优质的百合切花,需要优良的百合种球,生产出优质种球需要对百合鳞茎的发育生物学深入了解。在阐述了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鳞茎中淀粉含量变化、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可溶性糖及蛋白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鳞茎发育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蓓  何雨  吴蓉  沈亚芳  王洋  赵光武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一种伴生性的稻田恶性杂草,和栽培稻Oryza sativa同属禾本科Poaceae稻属Oryza,具有生长势强、易脱粒、休眠性强、耐逆等特性;其起源主要是由栽培稻品种去驯化而成。杂草稻的发生严重影响栽培稻产量,降低稻米品质,影响稻种纯度,且难以防除。中国杂草稻发生分布不均,在广东、辽宁、宁夏、江苏、江西、黑龙江、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发生程度不同。其发生原因主要有农机跨区作业、栽培技术改变、选择性除草剂缺乏等。目前常采用人工拔除,调整栽培方式(套播、直播转变为移栽、机插),实施水旱轮作,施用丙草胺类除草剂等方式防除,但尚未有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此外,由于杂草稻的变异类型丰富,其遗传背景又与栽培稻相似,因此可作为栽培稻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参6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烈健  詹妮  李军  
金合欢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引入已近百种。自引入以来,种子园经营及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加之林木经营者对本属植物生殖学了解欠缺,迫切需要加深这方面的认识。笔者对半个世纪国外在金合欢属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部生物学特征、雄蕊的发育、开花传粉及繁育体系;同时讨论了种子园座果率及种子产量低下的原因,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中提高种子园的管理效率起到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