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2)
2023(12150)
2022(10244)
2021(9256)
2020(7635)
2019(17306)
2018(17135)
2017(33229)
2016(17800)
2015(20128)
2014(20363)
2013(20337)
2012(19568)
2011(18194)
2010(18730)
2009(18035)
2008(17644)
2007(16069)
2006(14994)
2005(14301)
作者
(52912)
(44065)
(44021)
(41995)
(28173)
(20764)
(19940)
(16924)
(16760)
(15911)
(15370)
(14565)
(14463)
(14301)
(13916)
(13639)
(12951)
(12788)
(12748)
(12475)
(11628)
(10863)
(10628)
(10169)
(10045)
(10000)
(9858)
(9791)
(8915)
(8632)
学科
(96850)
经济(96729)
管理(53567)
(49446)
(37834)
企业(37834)
中国(29385)
方法(29102)
地方(26138)
数学(25298)
数学方法(25111)
(24455)
(21686)
(21022)
业经(20796)
(17188)
银行(17171)
(16702)
农业(16463)
(16459)
金融(16457)
(16232)
地方经济(15954)
(15272)
贸易(15257)
(14832)
(14713)
环境(14117)
(13857)
(11846)
机构
学院(270242)
大学(269543)
(125829)
经济(123281)
研究(99959)
管理(97568)
理学(81297)
理学院(80348)
管理学(79276)
管理学院(78772)
中国(78721)
(61703)
(58197)
科学(55086)
(50816)
财经(46801)
研究所(44820)
中心(44028)
(42971)
(42083)
经济学(40254)
(39873)
北京(38215)
(36143)
师范(35845)
经济学院(35798)
(35629)
(34249)
财经大学(34249)
业大(33259)
基金
项目(160905)
科学(126856)
研究(123510)
基金(115518)
(98640)
国家(97759)
科学基金(82941)
社会(81258)
社会科(77085)
社会科学(77070)
(62635)
基金项目(59894)
教育(55767)
(52016)
编号(49892)
自然(48263)
资助(47252)
自然科(47009)
自然科学(46999)
自然科学基金(46158)
成果(42861)
(40790)
重点(36704)
(36490)
课题(36289)
(34868)
国家社会(33932)
发展(33808)
(33273)
(32989)
期刊
(159236)
经济(159236)
研究(94921)
中国(61889)
(46667)
管理(40523)
(39081)
学报(35117)
科学(34759)
(33565)
金融(33565)
教育(29768)
大学(28057)
学学(26335)
经济研究(26207)
农业(25961)
业经(24923)
财经(24800)
技术(24242)
(21481)
问题(21018)
(16952)
国际(15054)
技术经济(14920)
世界(14225)
商业(13498)
理论(13203)
经济问题(13197)
现代(13069)
改革(12982)
共检索到44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晓丹  
在现代社会,气象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其必然性。我国气象经济产生时间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多重困难。气象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气象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发展气象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存在诸如欠缺法律依据、市场化程度低、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气象部门法定垄断、国外气象服务公司抢占市场等问题,亟需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应着重通过气象经济制度化、气象部门法定垄断的破除、商业气象服务消费激励、气象服务保险制度构建等制度设计,破解气象经济的发展困局。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尤丹  
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制度困境,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和我国著作权法制度完善的"阿喀琉斯之踵"。从我国互联网与著作权十年来博弈生存的现实,到网络市场化背景下全球著作权制度面临的文化转型的尝试,我国著作权制度体系中应当尽快建立或者完善开放创新与保护权利间的平衡机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中介机制、著作权利益扩散的回馈机制、网络信息领域的共享机制,以实现著作权保护与互联网发展从对立向共赢的结构性转变,建构良性和谐的网络著作权生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小军  吴鸣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出了多年,学术界的讨论更早,但是收效甚微。文章从决定微观经济发展主体行为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困局难以突破的原因在于政府的非理性行为难以矫正,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执行者是企业,但政府是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以矫正政府的非理性经济行为为突破口,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以完善市场经济配套体系为补充,深化和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经济健康发展的监督体系,形成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健  邢珺  邸竑玮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通过不断的努力,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内陆地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局,主要表现在过分利用传统要素禀赋方式难以为继、承接产业转移引致产业结构落后以及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导致的政策性开放的扭曲。内陆地区不能简单地复制沿海地区的经验,应当在整合全球要素、重组世界资源、创造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秀群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毕业生劳动力成本缺失、经济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失衡、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缺失、就业制度激励功能弱化。文章认为,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出路关键在优化制度的安排,即构建资本积累与劳动效益的平衡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强化就业制度激励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平均  刘睿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目前,其发展面临资金资源、可持续性、产权及管理制度、集体行动等方面的困境。必须加强制度完善和创新,整合公共政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稳步推进产权及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星  刘贻新  张光宇  
剖析形成"死亡之谷"与"达尔文海"的科技经济困局现象及原因,探析新型研发机构运用外部跨组织管理和全链知识管理方法有效破解困局的数字化治理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外部跨组织管理,突破组织边界约束,连接创新价值链三环节,防止"价值链条断裂",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识别,集成创新,提供匹配需求的知识服务,进行全链知识管理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而破解难题,"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治理"成为破解科技经济困局之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汉飞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其产业结构、财源结构、城镇体系、文化生态呈现强烈的"锁定"特征。破解资源型城市锁定性发展困局的对策是,建立景气预警机制,及时规划城市转型,不要等枯竭了才转型;依靠科学决策,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创造城市转型大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实际出发,顺利启动产业转型,避免产业发展被边缘化的危机;广开财源,多渠道解决城市经济转型的启动资金;以社会稳定为目标,重塑区域文化,实施创新驱动策略,走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玲玲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典型之一的温州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遭遇了诸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外商直接投资不足、区域内企业大量外迁等长期存在而难以解决的困局。高等教育滞后正是造成这些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摆脱经济发展困局的办法是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制度与循环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引导。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并阐述了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破解制度障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如意  
本文首先简要评价了我国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困局,认为我国技术创新困局的形成与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并阐明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四点原因。在对现有方式反思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包容性增长及其理念能够"包容"技术创新的原因及机制,提出将包容性增长及其理念扩展到技术创新领域,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创新主体权利保护、实现创新主体权利平等,让教育与基础研究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等方式,以包容性增长破解技术创新困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健  张义均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努力,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开放水平相对落后,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也面临很多困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下,内陆地区需要创新"开放模式"。本文提出应当在整合全球要素、重组世界资源、创造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主要由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决定。然而,当某一领域的企业陷入行业性亏损,除了市场供求等市场规律本身的因素外,需要反思的还有行业的政策环境以及管理体制。目前,火电行业正面临行业性的、持续、巨额亏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时,由于这些地区区位环境、资源开发、人才、技术、市场对接,特别是发展产业时相关决策者观念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处于一定的困境中,如有政策却达不到相应目标、有资源却无法规模开发、有资源却无人力、有产业却无市场、有产品却无品牌、缺投入、缺渠道,一部分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要破解这个困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产业扶贫政策,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服务,特别是各种对接性服务,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采用适当的运营模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