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9)
2023(14634)
2022(11881)
2021(10762)
2020(8904)
2019(20093)
2018(19856)
2017(38619)
2016(20936)
2015(23368)
2014(23382)
2013(23556)
2012(22053)
2011(20054)
2010(20674)
2009(19543)
2008(19454)
2007(17806)
2006(16277)
2005(15077)
作者
(61215)
(51351)
(51219)
(47881)
(32379)
(24404)
(22990)
(19997)
(19325)
(18382)
(17396)
(17068)
(16555)
(16198)
(15724)
(15468)
(15008)
(14851)
(14768)
(14691)
(12883)
(12818)
(12577)
(11830)
(11548)
(11527)
(11476)
(11355)
(10324)
(10212)
学科
(103553)
经济(103438)
(91144)
(71902)
企业(71902)
管理(71149)
(48218)
方法(40692)
数学(32641)
业经(32529)
农业(32305)
数学方法(32255)
中国(29833)
(27456)
地方(22933)
(21574)
技术(18980)
(18743)
财务(18711)
财务管理(18685)
(18368)
贸易(18350)
环境(18193)
(17863)
企业财务(17655)
(17119)
(16972)
(16638)
(16590)
银行(16575)
机构
学院(314802)
大学(305754)
(139303)
经济(136721)
管理(126280)
理学(107722)
理学院(106671)
管理学(105072)
管理学院(104503)
研究(103779)
中国(84473)
(64288)
(64178)
(62120)
科学(59308)
(52161)
财经(50035)
(49419)
中心(48521)
业大(47360)
农业(47150)
研究所(46295)
(45198)
经济学(41384)
北京(40716)
(39527)
(38524)
师范(38210)
经济学院(37389)
经济管理(36453)
基金
项目(197422)
科学(157798)
研究(149580)
基金(143620)
(122863)
国家(121643)
科学基金(106006)
社会(97917)
社会科(92653)
社会科学(92631)
(79993)
基金项目(75519)
教育(66489)
自然(65525)
(64797)
自然科(64016)
自然科学(64005)
自然科学基金(62887)
编号(61803)
资助(57937)
成果(48693)
(48450)
(43904)
(43737)
重点(43697)
课题(41967)
(41358)
国家社会(40261)
创新(40166)
发展(39817)
期刊
(167809)
经济(167809)
研究(94340)
中国(65233)
(63987)
管理(49614)
(49280)
农业(42984)
科学(42629)
学报(41306)
(36314)
金融(36314)
业经(33850)
大学(33134)
学学(31665)
技术(29561)
教育(29117)
经济研究(24839)
财经(24686)
问题(23076)
(22457)
(21287)
技术经济(18941)
(16396)
商业(16392)
世界(16302)
统计(16200)
农村(15547)
(15547)
现代(15544)
共检索到489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明英  黄德林  
经济激励是气候智慧型农业推广的核心问题。文中分析了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项目的经济与生态效果,讨论了我国碳交易实践。研究发现试点项目存在直接经济回报低与补贴效果有限的经济激励困境,农业碳交易能提高气候智慧型农业收益,但其市场构建复杂且目前碳交易收益低。从顶层制度设计、农业碳交易方法学、激励相关主体积极性以及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提出构建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碳交易市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管大海  张俊  郑成岩  邓艾兴  宋振伟  王全辉  张卫建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一种可持续提高农业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更高目标实现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开展了大量的政策激励、技术优化、模式集成,以及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在介绍分析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管大海  张俊  郑成岩  邓艾兴  宋振伟  王全辉  张卫建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一种可持续提高农业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更高目标实现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开展了大量的政策激励、技术优化、模式集成,以及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在介绍分析国外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提升中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希波  
智慧农业是利用生态系统及生态规律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改善升级,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制约因素,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还可改善农业生产模式、服务方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但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优化农村物流运输体系;完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技术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拓展智慧农业产业链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一杰  管大海  王全辉  李成玉  刘灏  辛岭  胡志全  
[目的]掌握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项目在我国开展情况,系统梳理其作为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在我国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章通过对安徽、河南两个项目区实地调研,与各级项目办、团队专家、农业企业及参与农户等进行深度访谈和会议研讨,获得了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详细材料,在此基础上系统定性阐释其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归纳意见建议。[结果]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在两个项目区进行务实探索,取得了减排固碳、节水灌溉、新理念新技术推广、种植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丰富成果,也存在操作难度大,组织协调难,农民参与积极性弱等问题。[结论]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压力,需要加大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合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和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更好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在我国示范推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琨  郑聚锋  潘根兴  
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农业带来巨大威胁,而高强度的农业利用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环境风险,如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维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是当前倡导的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的核心内容。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是通过一系列合理管理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维持甚至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减少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农业经营系统。土壤通过碳-氮(养分)和水循环以及生物调控作用,影响农田系统供给生态服务的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效应,而这些作用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构建气候变化智慧型土壤是实现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的重要前提。为了评价和筛选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的技术途径,需要发展表征和量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环境效应的方法学,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并通过集成分析形成具有可比性的综合量化指标,通过实施案例的综合效应分析比较识别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优模式。其中,生命全周期评价法、多元集成分析、生态系统模型将是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计量的基本方法学工具。发展从田块到区域尺度的整合研究,采用最新的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和高精度农田生态系统数据探索气候变化智慧型农业的实现途径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志会  张露  张俊飚  Jorge Ruiz-Menjivar  刘勇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积极响应气候变化、有效保障作物生产安全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碳减排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核心要义,而中国大量且长期存在的小农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不可背离的重要主体。基于湖北省水稻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调研,继而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即低碳生产效率与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并进一步考察小农通过土地流转或农业社会化服务衔接现代农业,对低碳生产效率和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仍处于"低效率—高成本"阶段,水稻低碳生产效率仍存在平均56%的提升空间;碳边际减排成本均值为34.13元/kgCE;(2)土地转入虽未能提升水稻低碳生产效率,但却具有碳边际减排成本优势;(3)生产雇工和农机服务对水稻低碳生产效率和碳边际减排成本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低碳生产效率的提升仍面临分工与交易费用的两难之困。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促进小农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实现低碳生产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洲  
智慧农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形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机械化生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农业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智能化运营,提升农业运营效率。但是我国智慧农业起步晚,目前在农业科技、数据运营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通过政府、市场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去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智慧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琪恒   郭辰  
数字经济时代开启了对传统产业的数字革命,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施路径。智慧农业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助力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存在门槛效应、数据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难题。研究发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金融与智慧农业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创新数字金融模式,助力数字金融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保华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而智慧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发展智慧农业能够推动农业高科技发展,促进新技术在农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农业作业手段更新,提升农业作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农民作业科学化、职业技能专业化。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各地区还需设计智慧农业发展战略,明确产权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治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企业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结合;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智慧”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晓旭  
低碳农业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国际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必须建构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雁斌  江玲  
农业低碳发展参与主体众多,本文只针对农户、涉农企业及政府部门等主要主体,重点研究这些主体在农业低碳发展中选择高碳生产还是低碳生产的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农户之间的博弈是"囚徒困境"博弈,化解之策是要引入促进农业低碳发展的新的制度与政策体系,提供激励与约束,诱导性地触发农户选择低碳生产的内生动力;企业之间的博弈与农户的"囚徒困境"博弈相同,化解之策必须是首先激励领头企业,通过他们对其他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关于农业是否低碳发展的博弈遵循"智猪博弈"规则,化解之策是要构建起中央政府长效的促进农业低碳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供给机制及地方政府自主参与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的响应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世杰  
运用文献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政策、组织、资金、技术、人才是智慧农业主要驱动因素。在公共治理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农业发展驱动模型,剖析其发展驱动的机理,进而提出构建政府和市场的双向驱动机制,即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汇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机制,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可  吴昊  曾杨梅  
智慧农业为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明晰“双碳”目标下智慧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双碳”目标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应在理念上强调以智慧化引领低碳化、以低碳化带动智慧化,在科技上注重低碳取向的创新和应用,在制度上重视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智慧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设备、规模经营、人才储备、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短板和瓶颈。因此,未来应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智慧农业发展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立  何晨菲  
由于股权型农业众筹的项目审核难度高、投资风险大,众筹平台专业性不强,缺乏熟悉农业领域的专业领投人和完善的退出机制,因此我国股权型农业众筹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品型农业众筹和其他类别股权众筹,且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态农业等科技含量低、增值空间小的领域。针对我国股权型农业众筹发展受阻的现状,政府应正确引导市场对股权众筹的认知并加强监管,众筹平台应专注农业领域并强化风险防范,同时筹资者应打造优质项目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精选领投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