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0)
- 2023(6599)
- 2022(6000)
- 2021(5741)
- 2020(5163)
- 2019(12224)
- 2018(12556)
- 2017(25283)
- 2016(14116)
- 2015(16481)
- 2014(17088)
- 2013(17152)
- 2012(16458)
- 2011(14938)
- 2010(15518)
- 2009(14807)
- 2008(15048)
- 2007(14032)
- 2006(12333)
- 2005(11392)
- 学科
- 济(59140)
- 经济(59080)
- 管理(37709)
- 业(37003)
- 方法(29083)
- 企(28280)
- 企业(28280)
- 数学(26023)
- 数学方法(25818)
- 农(17543)
- 中国(17379)
- 财(16442)
- 制(13740)
- 贸(13346)
- 贸易(13341)
- 易(13007)
- 学(11755)
- 银(11654)
- 银行(11629)
- 农业(11093)
- 业经(11055)
- 行(11033)
- 地方(10710)
- 融(10114)
- 金融(10112)
- 务(9739)
- 财务(9716)
- 财务管理(9674)
- 和(9212)
- 企业财务(9054)
- 机构
- 学院(212558)
- 大学(212314)
- 济(88020)
- 经济(85923)
- 管理(77737)
- 研究(69303)
- 理学(65234)
- 理学院(64494)
- 管理学(63443)
- 管理学院(63040)
- 中国(57374)
- 京(45629)
- 财(44377)
- 科学(41750)
- 农(37274)
- 所(36651)
- 财经(34637)
- 江(34541)
- 中心(33531)
- 研究所(32562)
- 经(31029)
- 业大(30570)
- 北京(29520)
- 农业(29474)
- 州(27844)
- 范(27595)
- 经济学(27577)
- 师范(27321)
- 财经大学(25313)
- 经济学院(25246)
- 基金
- 项目(124820)
- 科学(95363)
- 研究(93955)
- 基金(87227)
- 家(74675)
- 国家(74008)
- 科学基金(61468)
- 社会(56424)
- 社会科(53282)
- 社会科学(53262)
- 省(49555)
- 基金项目(46165)
- 教育(44384)
- 划(41466)
- 编号(41269)
- 自然(38396)
- 自然科(37368)
- 自然科学(37354)
- 资助(37196)
- 自然科学基金(36664)
- 成果(35047)
- 部(28421)
- 课题(28230)
- 重点(28134)
- 发(27233)
- 创(25244)
- 性(24745)
- 项目编号(24311)
- 教育部(24119)
- 大学(24022)
- 期刊
- 济(101659)
- 经济(101659)
- 研究(67242)
- 中国(41118)
- 财(35306)
- 农(33491)
- 学报(31485)
- 科学(27568)
- 融(27355)
- 金融(27355)
- 管理(26623)
- 教育(24265)
- 大学(23315)
- 学学(21630)
- 农业(21261)
- 技术(19260)
- 业经(17441)
- 财经(17407)
- 经济研究(16218)
- 经(14885)
- 问题(14579)
- 理论(12500)
- 贸(12447)
- 商业(11481)
- 实践(11418)
- 践(11418)
- 图书(11371)
- 技术经济(11356)
- 业(10968)
- 统计(10795)
共检索到328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波 郝洪斌
我国民间高利贷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包括:金融双轨制、过山车式的财政政策、普遍的暴利预期、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益链条及过度投机活动等。高利贷长久以来一直以负面形象出现,需要辩证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为化解民间借贷"高利贷化"之困,既要区别对待民间高利贷现象,又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如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与自律机制等。
关键词:
高利贷 民间借贷 利率 金融秩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广仁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它对融通农村资金、搞活生产和流通,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部分借贷利率偏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不要划一条利率杠子,区分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界限,限制打击高利贷活动,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这是当前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谈点看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课题组
民间融资作为企业补充现金流的一种渠道,客观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正常的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以及大量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民间融资的过度泛滥,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测算企业现金流、负债等信息,容易产生误判,潜伏风险;同时对企业自身而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琳
本文尝试对民间借贷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建立和健全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积极引导扩大设立民营银行促进金融改革,从而规范民间资金的运作,消除"影子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民间借贷 金融监管 风险控制 规范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中立
2011年中国金融领域出现了民间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如何客观看待这一现象?作者从历史的视角对民间高利贷出现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认为产生高利贷的主要原因是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因此,不能通过放松货币政策的方式来化解民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关键词:
高利贷 资金链断裂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兴元
有关"高利贷"的报道总是一再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之前的关注点是山东聊城于欢"辱母杀人"案。2016年4月14日,22岁的男子于欢,由于没有还清"高利贷",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其中,一人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那么,由此案说起,该如何看待司法对"高利贷"或者"高息放贷"的定性与规定呢?客观来讲,"高利贷"其实也是一种金融服务,它所收取的利息是一种市场利息。在我国,中小企业借"高利贷"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兴元
有关"高利贷"的报道总是一再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之前的关注点是山东聊城于欢"辱母杀人"案。2016年4月14日,22岁的男子于欢,由于没有还清"高利贷",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其中,一人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那么,由此案说起,该如何看待司法对"高利贷"或者"高息放贷"的定性与规定呢?客观来讲,"高利贷"其实也是一种金融服务,它所收取的利息是一种市场利息。在我国,中小企业借"高利贷"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炳炎 淡远鹏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高利贷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认为一要规范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二要重建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多种金融组织;三要大力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力度,使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关键词:
高利贷 民间借贷 资金供求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哲 仪明金
利用收支差额法估算出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规模呈现攀升迹象。除了宏观因素以外,过度融资和信贷投向结构性偏差也是民间借贷规模膨胀的重要推手。对民间借贷必须实行"疏堵结合"的策略,即一方面需严厉打击高利贷,限制非法民间借贷活动的过快膨胀;另一方面需要引导民间资金和正规金融体系之间资金合理互补、共同发展,以此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融资体系。近期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方向,或是民间资本与正规金融的接轨方式具体体现。
关键词:
民间借贷 中小企业 高利贷 村镇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春新
近来的高利贷泛滥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发展并不是高利贷的充分条件。金融发展、暴利预期和货币紧缩三者加在一起,才能共同形成高利贷泡沫。高利贷主要不是风险报酬。货币政策的调整正在陷入泡沫轮动机制中。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可以为其获得贷款优惠,民营企业的贷款劣势主要是因为规模而不是所有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继红
隐性高利贷是民间融资中显性高利贷的转化形式,在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职业化民间融资中已成为一种"通用"形式。本文阐述了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及类型,并在探讨隐性高利贷产生的经济社会危害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一、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与类型隐性高利贷是指以合法正常利率的外在形式掩盖非法高利率的高利借贷行为。这种形式上合法而实质上非法的高利贷,是作为民间融资的扭曲形态衍生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在民间融资中单一或连
关键词:
民间融资 隐性高利贷 温州指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勇 戴泽伟
从三种不同的价值学说视角阐释利息的本质,其优缺点互见。应从现实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利息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增加社会福利和积累社会财富。其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两种机制———信息传递和激励。信息传递有利于传递出产业资本拥有者资金稀缺性方面的信息,进而引导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利息的激励主要是能够使那些具有资本但是缺乏财富创造能力的个体参与到使得两者在合作中都能够受益的契约中来。利息的这两种机制,将有助于促进社会资金的周转效率,进而促进整体社会财富的有效增长。这种认识,有助于厘清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利息的种种误解、偏见,并对民间融资的合理性以及高利贷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利息 激励机制 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高利贷资本与地主制经济、商业资本一样,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形态,它不但存在于广大的农村,也活跃在广大的城市、市镇,对城市工商业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后者,学术界似乎注意不够,本文拟对清代前期城市高利贷资本作些探讨。 一 清代城市高利贷资本从经营者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一些专门的高利贷机构如典当铺、印子铺、帐局、钱铺(银号)、票号等所经营的信贷。第二是不设专门机构而以放高利贷为生的专业债户所进行的放贷。这里既有财大利厚、经营性强、带有持续性的大债户,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鸿丽
高利贷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古今中外皆有之。本文通过考察中外高利贷发展轨迹,借鉴西方发薪日贷款监管经验,研究认为:在我国,高利贷管制的终极目标是将其从生产资金市场上退出;高利贷管制的起点是对经营机构资质的核准;高利贷管制的重点不必放在利率水平的高低上;高利贷管制的关键在于引入竞争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曦 刘建
首先,治理"高利贷",关键在源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大量社会资金缺少稳健投资渠道问题长期并存,"高利贷"的产生、发展与特定的社会背景、金融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相关。解决"高利贷"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社会融资难与闲余资金缺乏稳健性投资出路问题。一方面应当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实施"普惠金融",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通过建立特别的贷款机构或者项目,采取多种灵活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