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8)
2023(17803)
2022(14570)
2021(13500)
2020(11183)
2019(25636)
2018(25747)
2017(49307)
2016(27047)
2015(30700)
2014(31165)
2013(30631)
2012(28858)
2011(26054)
2010(27012)
2009(25605)
2008(25085)
2007(22750)
2006(20634)
2005(19349)
作者
(78478)
(65344)
(64934)
(62377)
(41660)
(31123)
(29946)
(25117)
(24852)
(23786)
(22288)
(21996)
(21045)
(20895)
(20355)
(20298)
(19566)
(19023)
(18970)
(18964)
(16738)
(16084)
(16020)
(14996)
(14903)
(14811)
(14713)
(14564)
(13241)
(13079)
学科
(113201)
经济(113072)
管理(71506)
(70445)
(54784)
企业(54784)
中国(41104)
方法(40506)
(35689)
数学(34813)
数学方法(34480)
地方(30759)
(30563)
(30531)
金融(30527)
银行(30526)
(30382)
(29432)
(28262)
业经(27755)
农业(23888)
(21512)
(21395)
贸易(21374)
(20676)
(18474)
理论(18394)
(17440)
财务(17386)
财务管理(17327)
机构
学院(383600)
大学(381034)
(157213)
经济(153437)
管理(136821)
研究(135946)
理学(113861)
理学院(112476)
中国(112188)
管理学(110594)
管理学院(109858)
(83426)
科学(80636)
(79641)
(70144)
(66423)
中心(64513)
(63677)
研究所(62453)
财经(60245)
(54343)
(54196)
北京(54074)
师范(53807)
业大(53464)
(52588)
农业(51414)
(48596)
经济学(48397)
财经大学(43979)
基金
项目(234116)
科学(181194)
研究(178851)
基金(163223)
(140511)
国家(139170)
科学基金(117149)
社会(110209)
社会科(104171)
社会科学(104136)
(94150)
基金项目(85838)
教育(82735)
(78169)
编号(76437)
自然(71243)
自然科(69409)
自然科学(69391)
自然科学基金(68098)
资助(66482)
成果(64979)
(55748)
课题(54391)
重点(53334)
(51169)
(48457)
(46532)
项目编号(45417)
创新(45305)
发展(45236)
期刊
(190401)
经济(190401)
研究(126523)
中国(90218)
(63045)
(62709)
(57343)
金融(57343)
学报(56667)
教育(52540)
科学(51414)
管理(51269)
大学(43229)
农业(40826)
学学(39766)
技术(35027)
业经(32089)
财经(30193)
经济研究(29498)
(25965)
问题(25776)
(21682)
图书(21132)
(20715)
理论(19851)
国际(18490)
技术经济(18436)
(17944)
商业(17876)
实践(17865)
共检索到624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军  李娜  
随着温州"金改十二条"的出台,温州金融改革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民间借贷有望"阳光化"。但我国民间借贷一直存在着立法理念偏差、立法内容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固有问题,这阻碍了民间借贷的规范和法制化发展。我们应以温州金融改革为契机,通过更新立法理念、重构民间借贷立法、培育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等措施,实现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孝欣  
当前民间借贷跑路潮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时空演变及民间借贷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发现:无序的民间借贷不利于社会安定;借贷去向脱离实体经济导致产业空心化;民间借贷高利率加重企业财务负担;民间借贷风险逐步向银行渗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超超  
本文分析了民间借贷中介的发展乱象,认为借贷资金流入非实体经济大肆投机是民间借贷由活跃演变成危机的重要原因。为促进民间借贷的规范化、阳光化发展,政府应在立法执法、金融创新、完善担保、舆论宣传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畅  
民间借贷是目前满足资金融通的一种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民间借贷规范性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民间金融的问题,从推进民间借贷本身运作和推动与正规金融的联系两方面提出解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玉  王吉恒  孙飞霞  
改革开放多年来,民间金融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地方经济,支撑着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要想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就必须要鼓励民间金融的创新发展。温州金融改革不仅对温州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开启制度之门,而且对我国农村的金融改革乃至全国金融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本文在温州金融改革这一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剖析了民间金融的共生机理并指出其共生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温州金融改革对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遵循共生规律推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莲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便捷的融资手段,有助于缓解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规模快速膨胀,其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法律制度、金融机构配合和规范发展多元化的新型金融机构加以解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苏野  潘理权  
2015年底,"e租宝事件"曝光引发轩然大波。针对此事,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非法集资犯罪或者P2P网络贷款平台监管上。文章另辟蹊径,以此事件为切入点,着力探讨现阶段民间借贷行为出现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准确界定民间借贷的概念、特点及社会性特征。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政策支持,从改革金融管理体制、优化社会融资平台、提高金融借贷企业准入门槛、创新资产处理方式等方面探讨加强民间借贷行为监管和规范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哲  仪明金  
利用收支差额法估算出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规模呈现攀升迹象。除了宏观因素以外,过度融资和信贷投向结构性偏差也是民间借贷规模膨胀的重要推手。对民间借贷必须实行"疏堵结合"的策略,即一方面需严厉打击高利贷,限制非法民间借贷活动的过快膨胀;另一方面需要引导民间资金和正规金融体系之间资金合理互补、共同发展,以此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融资体系。近期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方向,或是民间资本与正规金融的接轨方式具体体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艳艳  汪嘉卉子  
民间借贷风险与利益并存,因此加强民间借贷发展,积极引导民间借贷资本运作并将其转向适宜的轨道上,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为此提出三个方面建议:1.加快建立全国性民间借贷的检测指标体系。非正规金融领域的数据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难以掌握,但是因非正规金融领域的数额庞大、不容小觑。为了对民间借贷的实际规模、资金来源和去向有直观清楚的了解,应将民间借贷纳入社会信用总规模加以监控。充分利用互联网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温州模式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一马当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之所以温州个体经济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民间金融。温州人乡土观念重,好面子,讲究诚信,具有很强的互助精神。温州地区的民间金融非常活跃。可以说,没有民间金融就没有温州的市场经济。可是,自2011年7月以来,温州资金链突然断裂。多米诺骨牌效应牵连了一大片,不少企业家跳楼、跑路,许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霄岩  钱海刚  于遨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四平  
转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有赖于民间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而现实经济中,民间金融却由于其隐蔽性而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亟待规范。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我国民间金融存在形式隐蔽、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度较高、利率较高、监管成本高等问题,阻碍了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加大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力度、分类监管和区别对待民间金融、建立和健全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建立征信制度等措施,可有效地破除这些障碍,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高平  
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再次引发了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中国金融在人造秩序控制下形成的所有制歧视性抑制成为中国民营经济自发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要困境。无论是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这样一种趋势:自发秩序是中国金融改革必然的取向选择。而在中国金融领域自发秩序基础条件的形成与改善,需要中央政府相应的政策作为基本保障:一是"开放与监管",二是"分立与公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存在着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即市场经济的制造业与计划经济的金融业之间的剧烈冲突。这种冲突的最高形式集中表现为民间借贷危机。能否促进我国由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启动,具有探路的性质,如果能够通过放宽民间资金准入,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