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93)
- 2023(22199)
- 2022(18766)
- 2021(17304)
- 2020(14835)
- 2019(33821)
- 2018(33430)
- 2017(64385)
- 2016(34882)
- 2015(39041)
- 2014(38595)
- 2013(38278)
- 2012(35060)
- 2011(31506)
- 2010(31760)
- 2009(29996)
- 2008(29296)
- 2007(26266)
- 2006(23456)
- 2005(21123)
- 学科
- 济(139985)
- 经济(139790)
- 业(117243)
- 管理(111701)
- 企(101591)
- 企业(101591)
- 方法(64855)
- 数学(54303)
- 数学方法(53650)
- 财(44443)
- 农(41433)
- 中国(40640)
- 业经(38416)
- 制(34471)
- 银(31746)
- 银行(31673)
- 融(31467)
- 金融(31463)
- 行(30341)
- 务(30018)
- 财务(29936)
- 财务管理(29883)
- 企业财务(28427)
- 农业(28294)
- 学(26801)
- 地方(25890)
- 贸(25875)
- 贸易(25856)
- 易(25196)
- 理论(25134)
- 机构
- 学院(501793)
- 大学(500736)
- 济(202764)
- 经济(198456)
- 管理(196707)
- 理学(169087)
- 理学院(167251)
- 研究(164558)
- 管理学(164261)
- 管理学院(163346)
- 中国(132672)
- 京(106326)
- 科学(101410)
- 财(100275)
- 农(89068)
- 所(83303)
- 财经(79474)
- 业大(77236)
- 中心(76570)
- 研究所(75345)
- 江(75023)
- 经(72191)
- 农业(70241)
- 北京(66790)
- 经济学(61946)
- 范(60704)
- 州(60168)
- 师范(59983)
- 院(59265)
- 财经大学(59188)
- 基金
- 项目(334642)
- 科学(262426)
- 基金(243788)
- 研究(239520)
- 家(214041)
- 国家(212235)
- 科学基金(182100)
- 社会(152078)
- 社会科(144210)
- 社会科学(144173)
- 省(130568)
- 基金项目(128557)
- 自然(119869)
- 自然科(117129)
- 自然科学(117096)
- 自然科学基金(115023)
- 教育(110251)
- 划(109876)
- 资助(101453)
- 编号(96137)
- 成果(77562)
- 重点(75145)
- 部(73720)
- 创(70452)
- 发(70305)
- 课题(66234)
- 创新(65496)
- 科研(64498)
- 教育部(63000)
- 国家社会(62959)
- 期刊
- 济(222100)
- 经济(222100)
- 研究(148063)
- 中国(96389)
- 学报(82559)
- 农(81350)
- 财(79679)
- 管理(76004)
- 科学(73832)
- 大学(62754)
- 学学(59673)
- 融(58429)
- 金融(58429)
- 农业(54858)
- 教育(47652)
- 技术(43220)
- 财经(39740)
- 业经(37133)
- 经济研究(35099)
- 经(34077)
- 业(30311)
- 问题(29213)
- 技术经济(25181)
- 版(24301)
- 理论(23949)
- 统计(23473)
- 科技(23405)
- 现代(22911)
- 贸(22752)
- 商业(22375)
共检索到747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一超
本文以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2010年至2017年的数据,研究了特质风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特质风险生产率抑制效应,其中非出口企业的特质风险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出口企业;其次,无论企业是否出口,融资约束在特质风险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中都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并且在非出口企业中,该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树果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Pooled OLS)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当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立、推动数据金融发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而强化数字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吕镯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资本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融资视角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生产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然而,近年来,这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却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本文提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平滑机制,利用ACF法测算生产率,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率先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效应,进而解释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完全抵消了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的平滑机制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率平稳持续增长。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小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因而,政府应该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悦玫 丛龙娇 方聪聪
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在利用文本方法衡量企业转型升级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显著抑制其转型升级;(2)在风险收益框架下研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创新和经营风险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国有性质产权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转型升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金融资产配置提供了建议和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飞 靳来群
使用2005-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改进的LP方法,首先分行业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广义倾向评分匹配法(GPSM)分析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内源及外源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内源融资约束的下降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外源性融资约束的下降对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而言,外源融资约束的下降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进出口 所有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关键词:
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开放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文章将2011—2020年数字金融数据与同期A股和新三板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缓解了制造业企业“融资贵”的问题,利息负担水平起到了中介效应,但负债融资水平和权益融资水平没有起到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提升国有、大型、非劳动密集型、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水平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基于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附加融资约束变量的增广生产函数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国企和民企资金可获得性在影响生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不受制于内源融资,但按所有制分类后,只有民企存在融资约束并显著影响生产率,生产率高的民企通常拥有丰裕的内源资金;进一步按流动性与负债状况分类后仍不改变结论,而且流动性差、负债率高的民企所受约束更加严重。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生产率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宋巧
本文从非正规金融贸易信贷的研究视角切入,构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应收账款相对比例指标,研究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对2004~2007年11.8万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并且这种制约作用存在显著的企业规模指向性、地区指向性、行业指向性和所有制指向性。本文的结论为我们理解融资约束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