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3)
2023(19553)
2022(16789)
2021(15669)
2020(13401)
2019(31110)
2018(31022)
2017(59847)
2016(32588)
2015(37451)
2014(37755)
2013(37295)
2012(34651)
2011(31616)
2010(32014)
2009(29800)
2008(29340)
2007(26331)
2006(23287)
2005(20903)
作者
(98579)
(82019)
(81676)
(77920)
(52149)
(39677)
(37320)
(32244)
(31152)
(29524)
(27837)
(27652)
(26342)
(26149)
(25594)
(25505)
(24876)
(24401)
(23700)
(23598)
(20554)
(20532)
(20081)
(18916)
(18572)
(18331)
(18226)
(18208)
(16864)
(16196)
学科
(144408)
经济(144211)
管理(92686)
(87231)
(71743)
企业(71743)
方法(63798)
数学(55778)
数学方法(54932)
中国(36912)
(36487)
(33976)
(33049)
业经(29641)
地方(28993)
(25865)
(24332)
贸易(24317)
农业(24045)
(23551)
理论(23458)
(21465)
(20925)
银行(20850)
(20678)
财务(20570)
财务管理(20514)
环境(20148)
(19978)
金融(19974)
机构
大学(484221)
学院(481708)
(194217)
经济(189892)
管理(184017)
研究(163925)
理学(158556)
理学院(156721)
管理学(153556)
管理学院(152701)
中国(121647)
(103625)
科学(103570)
(89381)
(84650)
(81872)
研究所(77034)
业大(73616)
中心(73608)
(71759)
财经(71214)
北京(65833)
农业(64587)
(64375)
(64130)
师范(63436)
(58895)
经济学(58763)
(57743)
经济学院(52666)
基金
项目(319067)
科学(248159)
研究(229446)
基金(228995)
(200781)
国家(199117)
科学基金(168913)
社会(142129)
社会科(134434)
社会科学(134395)
(125437)
基金项目(120199)
自然(111263)
自然科(108589)
自然科学(108555)
教育(107170)
自然科学基金(106560)
(105717)
资助(96631)
编号(94357)
成果(77736)
重点(71945)
(69990)
(67918)
课题(65628)
(64972)
科研(61398)
创新(60724)
教育部(59476)
大学(59322)
期刊
(217401)
经济(217401)
研究(142228)
中国(90604)
学报(80857)
(74037)
科学(72143)
(68684)
管理(68341)
大学(60426)
学学(56843)
教育(54235)
农业(50682)
技术(43850)
(40222)
金融(40222)
财经(35475)
经济研究(35328)
业经(34512)
(30355)
问题(28270)
(25948)
图书(25016)
技术经济(24667)
统计(24615)
(23243)
理论(22784)
科技(21847)
(21840)
(21718)
共检索到71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鹏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通过对我国社会民生保障实现模式的历史考察发现,我国有深厚的养民、保民和富民的民生经济思想,历来重视民生保障实现的经济基础,但民生保障的实现模式存在着主体不清、责任不明、保障内容模糊和保障程度不彻底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构建科学合理的民生保障实现模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我国民生保障的实现模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循序推进:一是政府主责,社会协同,免费保障底线民生;二是政府首责,社会协同,市场参与,免费和付费结合,共建共享底线上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项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生保障制度先后经历了框架塑造、要素拓展和全面推进三个历史阶段,构成了前后相继、彼此相连的主线脉络和演进历程,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实践旨向特征。具体表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处在框架塑造阶段,主要以变革社会生产关系为切入点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民生保障制度的基本架构,实践旨向侧重于民生制度惠及范围的全民性;改革开放以来,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处在要素拓展阶段,着重以提升社会生产力为切入点夯实民生基础,丰富拓展民生保障制度的要素系统,实践旨向侧重于民生制度实现途径的共建性;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处在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以共建共享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民生水平,系统推进民生保障制度的统筹融合,实践旨向侧重于民生制度效能发挥的持续性与普惠性相统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晓茵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是初创期的构建还是成熟期的改造,都至少涉及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因素。近三十年来,随着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兴起,社会保障研究也不断进步:一方面侧重解释实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海娜   罗玉辉   侯为民  
当前,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有争议。一些学者从“公平”角度出发,提倡应坚持集体所有制,照顾小农发展,避免失地农民的出现;另一些学者从“效率”角度出发,提倡土地是农民的财产,由农民自主进行市场化流转,政府不应该限制。基于这种“理念之争”,本文试图打破此“僵局”,通过测量农民土地依赖程度来科学推动未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由此,本文构建中国农村土地依赖测算模型,其应用价值在于:一是依据土地依赖度科学推动土地流转;二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分类指导各地土地改革;三是依托土地依赖度协调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国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农业模式的划分是混乱的,大多只是看到不同现代农业模式表面形式上的区别,而没有揭示其本质上的区别。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有英美模式、日韩模式、以色列模式、拉美—非洲模式和中国模式这五种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来看,英美模式、以色列模式是最为成功的模式,日韩模式次之,拉美—非洲模式效果最差,中国模式次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宏结  张波  
本文运用简化的GH模型,从WTO《保障措施协议》制度的修订、贸易规模、利益集团等多个因素,就印度对中国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进行了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并据此提出通过走出去战略和发挥企业行会作用,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政策主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宏结  张波  
随着中国和印度贸易量的增加,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激烈。2009年以来,印度已经成为对华实施保障措施频率最高的国家。文章运用简化的GH模型,从WTO《保障措施协议》制度的修订、贸易规模、利益集团等多个因素就印度对中国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进行了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并据此提出应对中印贸易摩擦的政策主张。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策划  刘凤义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存在多样性,但哪种模式运行绩效更好,有待学界深入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看,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绩效不能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而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去分析。基于此,本文提出用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方面的综合绩效来衡量一种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绩效,并以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为例,从实证角度对两种模式运行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行比较,对每一种模式中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德国模式的综合绩效高于美国模式。相信这一研究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启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耿曙  庞保庆  钟灵娜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地方领导的基建投入,考察任期制度如何塑造官员的行为激励。作者利用全国省级、地市与江苏县级数据,逐一检测官员任期影响政府行为的多项假说。发现由于缺乏明确任期,职务随时可能调整,地方领导十分类似"试用期"任职。也因此,官员甫任新职,便不断加码拼搏。由于缺乏任期保障,上级得以充分激励下级,中央也能有效调动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经济增长因而不断拔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何召鹏  
“国民共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表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共进”问题的理论分析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国民共存”和“国民共进”。共存是共进的基础与前提,共进是共存的结果与保障。对“国民共存”问题的分析应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理解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对“国民共进”问题的分析应建立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二重属性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性和商品性,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根源。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民共进”,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本次金融危机是宏观货币因素与微观监管因素密切作用的结果。尽管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全球着手应对资本跨境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问题,并同时加强微观金融监管、建立起稳健的金融体系,但在现实中,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坚决抵制改变依靠资产泡沫快速攫取利润的增长方式,使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在未来的金融体系下,一方面全球失衡可能重新积累;而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则将依然欠缺有效性。虽然发达经济体的初衷是维护本国金融利益,但正如事实已经表明的,这样的体系并不利于其实现长期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近两年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劳动与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剥削等基本理论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下面以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为线索来分析基本理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和发展要后继有人离不开高校这块阵地。必须透过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寻求化解困境的对策,通过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地位得以巩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民生思想的认识,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劳动力就业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城市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住房、医疗等问题是中国众多民生问题中亟需解决好的难点。解决上述问题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进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等;充分认识民生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魏泳安  
作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恩格斯从竞争的视角分析了抽象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批判了价值本质界定中的效用决定论和生产费用决定论。尽管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有着一定的不足,但他从矛盾或对立的视角对私有制诸现象的分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大纲》为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