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5)
2023(15581)
2022(13264)
2021(12599)
2020(10267)
2019(23722)
2018(23861)
2017(45998)
2016(25026)
2015(28282)
2014(28459)
2013(28296)
2012(26477)
2011(23987)
2010(24306)
2009(22285)
2008(21542)
2007(19084)
2006(17172)
2005(15377)
作者
(72791)
(60142)
(59782)
(56724)
(38219)
(28735)
(27288)
(23509)
(22784)
(21589)
(20463)
(20154)
(19114)
(19041)
(18443)
(18175)
(17763)
(17733)
(17191)
(17102)
(15016)
(14839)
(14502)
(13668)
(13503)
(13444)
(13421)
(13341)
(12081)
(11841)
学科
(106999)
经济(106894)
管理(67719)
(65626)
(51613)
企业(51613)
方法(41987)
数学(35913)
数学方法(35542)
中国(32657)
(31300)
地方(28395)
业经(25367)
(22864)
(21063)
农业(20932)
(20234)
(19240)
贸易(19222)
(18584)
(17751)
银行(17712)
(17072)
环境(16941)
技术(16859)
(16687)
(16611)
金融(16606)
理论(16414)
(15478)
机构
学院(357371)
大学(357054)
(142820)
经济(139538)
管理(138919)
研究(122471)
理学(118912)
理学院(117526)
管理学(115701)
管理学院(115051)
中国(92257)
(78015)
科学(74959)
(66208)
(61425)
(56237)
研究所(55468)
中心(55066)
(53484)
财经(52173)
业大(51485)
北京(50266)
(50174)
师范(49758)
(47102)
(44698)
(44198)
农业(43653)
经济学(41985)
师范大学(40124)
基金
项目(236175)
科学(184728)
研究(178271)
基金(167376)
(144350)
国家(143037)
科学基金(122065)
社会(110305)
社会科(104337)
社会科学(104312)
(93428)
基金项目(89591)
教育(81377)
(78271)
自然(77016)
编号(75376)
自然科(75105)
自然科学(75088)
自然科学基金(73688)
资助(67938)
成果(62204)
(54651)
重点(52668)
课题(52315)
(51521)
(48962)
项目编号(45912)
创新(45526)
国家社会(44154)
发展(44114)
期刊
(166633)
经济(166633)
研究(111676)
中国(71692)
(52554)
学报(52342)
管理(51986)
科学(49949)
(47407)
教育(45744)
大学(39762)
学学(36947)
农业(36638)
(33831)
金融(33831)
技术(32151)
业经(29480)
经济研究(25743)
财经(24515)
问题(22792)
(20964)
图书(20685)
(18212)
理论(18142)
技术经济(17449)
科技(17264)
现代(17023)
商业(16894)
实践(16593)
(16593)
共检索到541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光辉  李俊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进一步开放,我国的轿车行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当前我国民族轿车业面临着市场规模十分有限、技术标准落后、管理缺乏创新、缺少优质相关产业支持、营销创新不足、售后服务与生产相脱节、政府支持乏力等问题。轿车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了我们安徽乃至全国学者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厚宝  彭灿  
我国轿车工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和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技术、品牌缺乏和产业布局不合理。本文重点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和人才三个维度探讨了我国轿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邵慧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轿车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我国从2006年7月1日起,轿车、越野车、小客车等车辆的整车进口关税率已经下调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的零部件进口关税率也下调至10%。至此,加入WTO谈判中我国政府关于调整汽车及其零部件商品进口关税率的承诺已经全部兑现。总体来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平稳,进口轿车的价格波动不大,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认识到,"相对稳定的态势"是暂时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时机,结合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形势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轿车产业以及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永华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轿车产业是汽车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轿车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轿车产业技术基础薄弱,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轿车产业走上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的道路。此后轿车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轿车产量从1990年的4.1万辆上升到2009年的751.5万辆,其中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总产量的7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丹  孙鹏  
本文运用Feder模型,采用中国轿车产业的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影响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证明了外资对中国轿车产业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肯定了外资对中国轿车产业发展贡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泽涛  
我国家用轿车发展问题探讨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罗泽涛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GN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家庭收入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人们对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建平  王建丽  
当今,私人购车已成为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私人小轿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 私人购车飞速发展的原因,比较了发展私人小轿车的利与弊,据此提出几点建议,指出当务之急不是限制或鼓励私人小轿车 的发展,而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观,从积极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发展道路服务管理系统入 手,建立多层次、高效、完善、有序的交通系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平  
加入WTO以后 ,中国轿车业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经济民族主义对中国轿车产业的巨大现实意义。然后 ,以此为基础综合设计了中国轿车业入世后的发展策略 :在政府组织领导下实施大规模行业技术创新 ;在充分整合现有轿车企业的基础上加入国际化体系 ;重点开发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国情车” ;塑造民族品牌、倡导“国人坐国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赛男  苏良军  
本文首次采用非参数模型对千人轿车保有量进行建模与预测。我们发现:(1)千人轿车保有量相对于人均GDP的弹性并非一成不变;(2)与线型模型相比,非参数模型对千人轿车保有量提供了更好的模型拟合与更合理的中长期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静  刘东勋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再加上进入壁垒的“软约束”和规模经济水平不高的制约,我国轿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价格战”硝烟四起,行业利润下滑,产能过剩等各种问题。鉴于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我们应该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加大以市场为主导的兼并重组力度,降低行政性壁垒,提高市场集中度等,以获得更好的市场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涛  
外资进入提高了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差异化,同时也降低了产品价格,带来了消费者福利的提高;改善了我国轿车产业的组织结构,很多企业已经达到了工厂最小最优规模经济水平,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外资进入从资本规模、技术、产品差异、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提高了国内资本的进入壁垒;政府与跨国公司共同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中华  白让让  
近年来跨国公司借助其有效的产品线策略,在使品牌得到快速扩散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游戏规则。我们的博弈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利用其在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声誉上的巨大优势,跨国公司的产品线竞争不仅恶化了本土企业原有市场的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土企业的品牌延伸产生了挤出效应。改变这种困境的政策选择是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进行激励,而非限制跨国公司的渗透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一子  
发展符合国情、服务群众的轿车业蒋一子轿车要发展,要进入家庭,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普及轿车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未来15年内就是能达到“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研究”设想的2000多万辆轿车保有量,也只有2%的居民或不到6%的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