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5)
2023(10506)
2022(9012)
2021(9147)
2020(7472)
2019(17836)
2018(18068)
2017(35090)
2016(19754)
2015(22526)
2014(22927)
2013(21957)
2012(20478)
2011(18656)
2010(19473)
2009(17981)
2008(17670)
2007(16036)
2006(14756)
2005(13591)
作者
(53210)
(43749)
(43722)
(42179)
(28173)
(21078)
(20205)
(16860)
(16750)
(16266)
(14855)
(14706)
(14098)
(14023)
(13777)
(13515)
(13144)
(12972)
(12952)
(12652)
(11247)
(10836)
(10769)
(10186)
(10062)
(9928)
(9789)
(9770)
(8924)
(8689)
学科
(73599)
经济(73515)
管理(49453)
(48341)
(35391)
企业(35391)
方法(31567)
数学(28719)
数学方法(28029)
中国(26664)
(26014)
教育(21360)
(19003)
地方(17485)
农业(17275)
(16476)
(15181)
贸易(15170)
理论(14819)
业经(14757)
(14731)
(14471)
(13263)
银行(13256)
(12702)
(12522)
(11474)
金融(11469)
技术(10874)
教学(10828)
机构
大学(271208)
学院(270911)
(106165)
经济(103444)
管理(98997)
研究(93362)
理学(83615)
理学院(82565)
管理学(80760)
管理学院(80218)
中国(70309)
(59901)
科学(53934)
(53522)
(46910)
(45469)
师范(45252)
(43349)
中心(42855)
研究所(41568)
财经(40468)
北京(39675)
(38192)
师范大学(36406)
教育(36279)
(36192)
(35520)
业大(34115)
(33562)
经济学(31270)
基金
项目(164332)
研究(130857)
科学(129828)
基金(114018)
(96519)
国家(95563)
科学基金(81302)
社会(78747)
社会科(74256)
社会科学(74238)
教育(67085)
(65104)
基金项目(58769)
编号(58218)
(56590)
成果(51179)
自然(50149)
自然科(48910)
自然科学(48901)
资助(48652)
自然科学基金(47972)
课题(43009)
(37779)
重点(37605)
(37162)
(36057)
项目编号(34465)
(34062)
(33359)
规划(33143)
期刊
(124988)
经济(124988)
研究(96317)
中国(61365)
教育(60954)
(39958)
管理(36661)
(35727)
科学(32606)
学报(32402)
(29637)
金融(29637)
技术(28339)
大学(26480)
农业(24239)
学学(23078)
业经(21538)
经济研究(19739)
财经(19460)
问题(17202)
(16786)
职业(16317)
(14750)
统计(14115)
图书(13845)
(13494)
论坛(13494)
(13089)
理论(13005)
技术经济(12696)
共检索到43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马挺  羌洲  
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这些地区大多经济社会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一般扶贫办法很难实现脱贫减贫。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涉及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教育扶贫是诸多扶贫方式中比较有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立足于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基础条件,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这两种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经费分担机制,加强民族特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欣  刘艳  
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城市化发展途径、速度和道路等方面各地区都会不同。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地区可以采用点轴布局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优势,走以点带线、以线串珠的特色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晓川  王美萃  付伟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MBA项目面临的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确立非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结合当地企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的启示。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策略选择应该是:保持和强化特色,在寻求合作中提升质量,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额尔敦巴根  
新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相比其他地区具有区域文化特征。内蒙古作为我国农村牧区相结合的边疆地区,其农村牧区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文化建设与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人才密集、科技密集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水平,充分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农牧民文化素养,加强农牧区人才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课题组  梁毅  
2013年以来,农行内蒙古分行与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合作,推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积极探索商业性扶贫新模式。论文在分析工程开展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工程的基本模式、主要做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剖析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从思想认识、机制创新、制度建设、环境保障、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鑫  
民族地区学生有自身的民族地域特点,慕课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应用和发展应根据民族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地域特点,结合慕课的开放性课程特征,从制作同步慕课资源补充课堂教学,引进优秀的慕课资源内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慕课应用和发展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双燕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为此,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健康扶贫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健康扶贫工作现状,聚焦分析存在的7个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总结性的提出了构建健康扶贫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完善大病保障及医疗救助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有效监管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水平、通力合作建立高效联动的部门衔接机制、严格执行上级考核标准做好跟踪监督等政策建议。文章为丰富健康扶贫理论提供有益启示,为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更好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卫平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多民族组成,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民族特点对德育进行延伸的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信洪伟  商东宇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2012年被整体列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15年底,通过对农村牧区人口进行再识别、再建档,共识别贫困人口4.85万户、10.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5%。按照全区脱贫进度的总体安排,兴安盟盟委、行署提出,确保与自治区步调一致,到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兴安盟大力推广"龙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志魁  
教育贫困内涵的文化境遇决定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应持有人类学的关怀。作为人类学的一种文化视角与田野工作方法,主客位研究具有将"参与"和"观察"两种研究导向融为一体的方法论属性。本文借鉴人类学主客位研究方法,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贫困内涵进行文化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扶贫实践。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主客位语境体现为教育贫困内涵的主客位文化表达、教育脱贫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和教育资源供需改革的双向融合。将人类学主客位研究方法应用于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实践的具体策略为:(1)基于贫困对象的能力贫困处境书写新的教育民族志;(2)引导贫困对象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3)推进参与式扶贫的教育价值回归;(4)优化以贫困对象获得感与满意度为中心的教育扶贫绩效评估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孝勇  赖景生  寸家菊  
本文从阐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和四阶段扶贫开发历程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参与式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和移民开发等扶贫模式;总结了西部农村扶贫开发的绩效。研究发现:西部农村扶贫模式创新是西部农村扶贫取得良好绩效的保证。最后提出开展扶贫模式创新、打破农村扶贫制度性陷阱、消除农村制度性贫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燕斌  王怀栋  高翠玲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个层次对当前我国扶贫长效机制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结合内蒙古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现状,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嘎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规划建设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不完善、收入无保障、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等共性问题,由此,提出符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罗显克  谭雪燕  
城镇化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以广西边境为例,结合边境8县市(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提出适合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晓梅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员媒体、全息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亦是如此。民汉双语播音人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繁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蒙汉双语广播电视播音行业人才还很匮乏,蒙汉双语播音行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规格不匹配、培养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蒙汉双语应用型播音人才培养的原则和路径,将蒙汉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纳入自治区应用型蒙汉双语人才培养体系中统筹规划,在创建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蒙汉双语播音职业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