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5)
2023(5934)
2022(4813)
2021(5011)
2020(4238)
2019(10142)
2018(10662)
2017(20356)
2016(12003)
2015(14163)
2014(14479)
2013(13487)
2012(12241)
2011(11386)
2010(12101)
2009(10984)
2008(10686)
2007(9799)
2006(8903)
2005(8206)
作者
(31225)
(25736)
(25345)
(24593)
(16193)
(12134)
(11834)
(9875)
(9874)
(9356)
(8662)
(8360)
(8216)
(8148)
(8056)
(7733)
(7642)
(7641)
(7543)
(7293)
(6750)
(6314)
(6303)
(5932)
(5875)
(5859)
(5844)
(5744)
(5161)
(4985)
学科
(41819)
经济(41789)
管理(26555)
(24179)
方法(22925)
数学(21456)
数学方法(20925)
教育(19985)
中国(19752)
(18626)
企业(18626)
(11757)
理论(10911)
(9440)
教学(8952)
(8915)
(8630)
(8423)
贸易(8415)
(8259)
(7616)
银行(7613)
(7461)
业经(7399)
(7352)
技术(7237)
农业(6766)
发展(6196)
(6132)
金融(6131)
机构
大学(167589)
学院(163961)
(60993)
经济(59366)
管理(58266)
研究(54136)
理学(49905)
理学院(49333)
管理学(48078)
管理学院(47765)
(37211)
中国(36741)
教育(31109)
(30809)
师范(30662)
科学(30418)
(30248)
(26473)
北京(25085)
(25018)
师范大学(24985)
财经(23770)
研究所(23725)
中心(23380)
(21393)
技术(21158)
(20321)
业大(19788)
职业(19440)
(19299)
基金
项目(97530)
研究(79936)
科学(77703)
基金(66381)
(55611)
国家(55044)
社会(47080)
科学基金(46540)
教育(46273)
社会科(44372)
社会科学(44361)
(39657)
编号(36654)
(35214)
基金项目(33583)
成果(32694)
资助(28969)
课题(28458)
自然(27978)
自然科(27323)
自然科学(27318)
自然科学基金(26792)
(23881)
(23807)
重点(23096)
项目编号(22117)
(21902)
规划(21608)
教育部(21274)
(20601)
期刊
(66711)
经济(66711)
研究(60916)
教育(53583)
中国(39154)
管理(22050)
(21010)
技术(20441)
学报(18789)
科学(18237)
(17301)
大学(16329)
(14126)
金融(14126)
职业(13930)
学学(13540)
农业(12194)
业经(11644)
财经(11642)
经济研究(11463)
统计(10217)
(9991)
技术教育(9142)
职业技术(9142)
职业技术教育(9142)
问题(9119)
(8782)
(8499)
论坛(8499)
决策(8124)
共检索到25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仅涉及到优化结构与发展规模问题,而且触及到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问题。就其办学模式或趋势而言,除了应该继续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兴办现今一般模式的民办大学外,还应探索以下几种新型办学模式。1.改办“国有、民办、公助”大学为了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谭焱卿   李慧勤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需求还有距离。基于商业模式画布九个模块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发现,中西部民办院校的商业模式亟需优化,需更加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学科专业;提高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以提高教育付费能力;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引擎作用,缓解就业压力;聚集卓越教师队伍;完善开放合作机制;树立乙方思维,注重客户需求;增强抵抗民办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熵增”的能力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私立高等教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阶段中一个急速成长的部门,中国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部门与公办部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及其区域成长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办部门相比,民办部门作为在市场机制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针对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区域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发展地区(例如浙江省)出现了“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湖北省)出现了“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而在经济和公办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陕西省)出现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朝晖  钟秉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民办高等学校有353所(不含323所独立学院),其中具有本科学历授权的院校有48所。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已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办学水平较高的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猛  王树青  
社会责任是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主导价值和重要使命,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公共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强,其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民办高等教育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全面承担起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北京青年报刊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在2003北京民办高等教育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对我国民办教育的未来走向,陶西平预测有四个发展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总建  
本文提出了“一主多元”办学模式,即是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发展国家投资办学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公民、社会团体及国外教育机构兴办高等教育事业,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邬大光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纪之交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与调整必须加大力度 ,以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蓉  
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主要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具有"大的非公共投入,小的非公共部门"的特点,即以公立学校强烈依赖非公共投入、民办学校发展迅速但是规模有限为主要特点。针对未来的改革,提出应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当前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特别是供给方资金提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丁笑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锦文  
民办教育是指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统称,它是一个与政府公办教育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民办学校的投资主体不仅仅指私人办学者,还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企业事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我国民办教育收费从收取教育储备金、建校费和赞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凡  陈暐  
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不仅源于其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属性,还在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并且具有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功能。以社会流动理论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有助于社会流动的自致性特征的加强,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芳  钟秉林  
当前,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存在区域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源于过度需求,而非差异化需求;衡量过度需求的变量对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而衡量差异化需求的四个变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差异化需求并非是决定一个规模地和区相民对办规高模等影教响育均发呈展显的著主正要相因关素;;从从政供策给角角度度看看,政,人府均对G民D办P对高民等办教高育等的教政育策的显绝著对影响地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且同等条件下,人口越多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越大。故需转变观念,多样化发展;适度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导向;加大财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新民  
规模扩张、层次提升以及法律政策调整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步入转型期的主要动力因素,民办高等教育在此期间必须协调好转型过程中的质与量、学校与政府以及公办与民办之间的矛盾关系,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治理范式为目标,加强市场调节机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转型来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