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0)
2023(15100)
2022(12807)
2021(12426)
2020(10417)
2019(24024)
2018(23930)
2017(45883)
2016(25700)
2015(29007)
2014(29349)
2013(28232)
2012(26311)
2011(23836)
2010(24078)
2009(22223)
2008(22031)
2007(19793)
2006(17238)
2005(15572)
作者
(71489)
(59752)
(59496)
(57204)
(38069)
(28673)
(27560)
(23191)
(22720)
(21596)
(20050)
(19928)
(18947)
(18775)
(18774)
(18519)
(18467)
(17672)
(17355)
(17096)
(14872)
(14849)
(14544)
(13722)
(13543)
(13381)
(13376)
(13353)
(12129)
(11985)
学科
(96174)
经济(96069)
管理(69491)
(67014)
(53653)
企业(53653)
方法(46837)
数学(41972)
数学方法(41394)
中国(31471)
(28098)
(27948)
教育(22050)
(21085)
(20009)
业经(19683)
(19680)
贸易(19671)
(19205)
农业(18028)
理论(17786)
地方(17548)
(17126)
财务(17070)
财务管理(17031)
(16885)
银行(16853)
企业财务(16179)
(16087)
技术(15571)
机构
大学(363680)
学院(360864)
(144031)
经济(140811)
管理(135249)
研究(121287)
理学(116502)
理学院(115161)
管理学(113043)
管理学院(112325)
中国(87774)
(76815)
科学(72538)
(69628)
(60670)
(57102)
中心(55877)
财经(55080)
研究所(54995)
(54733)
(54314)
师范(53872)
业大(51301)
(49929)
北京(48756)
农业(45047)
经济学(44308)
(43544)
师范大学(43512)
(43480)
基金
项目(235186)
科学(186351)
研究(176818)
基金(168861)
(146053)
国家(144746)
科学基金(123811)
社会(110000)
社会科(104076)
社会科学(104049)
(92631)
基金项目(88094)
教育(88084)
(79708)
自然(79208)
自然科(77346)
自然科学(77322)
自然科学基金(75938)
编号(74090)
资助(69810)
成果(62640)
(54127)
重点(53891)
课题(53129)
(51175)
(48865)
教育部(46928)
(46073)
创新(45504)
科研(45213)
期刊
(153239)
经济(153239)
研究(113529)
中国(71788)
教育(63851)
(54055)
学报(53534)
(50911)
科学(48902)
管理(47987)
大学(41885)
学学(38153)
技术(34723)
农业(34624)
(33446)
金融(33446)
财经(27251)
业经(25500)
经济研究(25049)
(23415)
问题(20803)
(17871)
(17746)
统计(17688)
技术经济(17051)
理论(16941)
职业(16770)
(16645)
图书(16073)
商业(15907)
共检索到53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阙明坤  王佳丽  
从政策的视角,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策文本中生成了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5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维度。研究发现,我国政策话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以保障性条件为主,偏重于关注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办学条件,对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尚显不足,这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有关。面向未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观念应从"零碎单一"走向"整体多元";政策导向应从"偏重管制"转向"管扶并举";政策价值应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政策机制由"条线分割"转向"统筹联动";质量保障应从"外部保障"转向"内外协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黄家乐   孙慧宇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维懿  胡咏梅  
政策工具是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重要连接,政府通过采用一种或多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虽然政策设计者用意良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产生多重结果。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实施的历史演进说明,基于利益相关者逻辑的主要行动者(包括高校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对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的反应、行为选择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多重结果。在多样性社会背景下,相关行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不断分化,而政策工具没能跟上形势变化并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政策工具与制度情境间的这种不匹配,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非预期的政策结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磊  
公益性与营利性界定一直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演变中的重要问题。对两者界定的政策演变是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博弈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合理回报"和"公益性"概念理解和解释的博弈以及围绕这些概念所进行的政策内容的博弈上。属性界定政策变迁是主要行动者、政策环境、已有政策和社会需要在各自系统内外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博弈结果。演变的动力是政策需要与政策供给之间的失衡。要明确民办高等教育的法人属性,基于复杂性和多样性界定民办高等教育属性,消除属性界定中的法规歧义,正确选择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类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晓飒  宋伟  
建国70年来,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间布局始终存在着巨大差异和失衡问题,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性特征,亦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对建国70年来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政策进行回顾,厘清历史政策脉络,追溯政策背后隐匿的制度逻辑,从而对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域布局未来的政策进行理性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瑛  张佳伟  
本研究以8个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以胡德的"NATO"政策工具为框架,以条目编码、工具分类、内容分析为研究线索,对我国目前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发现:政策文本呈现出信息枢纽前瞻、法理权威枢要、财税手段差别化和组织协同、共同治理的特征,但也存在着政策链条不完整的问题,一方面缺乏政策实施评估,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利平  李君筱  
高等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探索初创、巩固发展、内涵丰富和深化拓展四个时期。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高等教育扶贫政策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变迁,其变迁的路径深受政府和高校理性选择的影响。政府的立法手段、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社会的参与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扶贫政策变迁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后扶贫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扶贫方面,需要持续推进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创造良好的高等教育扶贫环境氛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鼓励高等院校承担教育扶贫责任,大力弘扬高等院校师生奉献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海涛  刘侠  
民办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需注重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引导。应增强民办高校办学活力,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生存空间。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准确把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脉络,客观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时研究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为鸿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立法相对滞后,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秩序混乱,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民办高校产权属性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揭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的政策根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王名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行政主导型的制度逻辑中经历了起始和稳定阶段、推动和发展阶段、均衡和专业化阶段、断裂和变迁阶段。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发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但关键节点的出现推进了制度的变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需要进行从行政管控到价值中立的逻辑重构,保持在"管"和"办"中的独立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利堂  谢长法  
民办职业教育政策的更迭变迁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历经改造合并、艰难发轫、发展规模、提升内涵四个阶段。倡导联盟框架理论把对某个政策领域关注的人群设为一个政策子系统,子系统内的参与者基于共同信念组成不同的联盟,联盟内部和联盟之间通过政策学习、内部震荡、相对稳定参数变化和外部事件使政策发生变迁。运用该理论对新中国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机理和过程的分析表明: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是政府意志主导、经济发展支撑、社会需求推动、多元利益博弈等多因素持续协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平凡  谌雷元  
产教融合蕴含着深刻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逻辑,从管理到治理的演变过程又与历史有着深刻的结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领域初步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确立了产教融合改革发展的基本范式和范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依靠政府高度集中、单一的计划行政管理手段实现资源配置,其动力机制具有强烈的外生性,教训深刻。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与渐进式市场经济变革具有高度相关性,动力机制建构手段向市场和法治转向,外生动力机制向内生动力机制转向。进入新时代,市场在产教融合中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运用引导、付费、激励和监管等方式适恰地更好发挥功能;社会组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产教融合内生动力机制形成的治理机理呈现系统化、法治化、多元化和扁平化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良奎  顾永安  
理解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独特的实现方式是把握普及化发展内在逻辑的前提。综合运用结构/机制和时间序列两种叙事方式对我国普及化实现方式及过程特征进行考察,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以赶超、跳跃、内扩、压力型方式实现,并受意识形态合法性机制、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改革的路径依赖、对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的误读误用、民族重教传统及民间质量立场等因素影响,因而在高等教育的规制性力量与内生性力量、常态治理与非常态治理、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充满张力。为此,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设计应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多元发展作为价值指针,以教育法治推动构建有利于内源性发展的治理体系,健全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自主调节协同机制,建立以提高大学能力和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问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