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2)
2023(10675)
2022(9624)
2021(9250)
2020(7791)
2019(18380)
2018(18598)
2017(36725)
2016(20134)
2015(22946)
2014(23147)
2013(23235)
2012(21455)
2011(19565)
2010(19667)
2009(18269)
2008(17978)
2007(15883)
2006(14195)
2005(12906)
作者
(59708)
(48959)
(48863)
(46569)
(31251)
(23488)
(22204)
(19238)
(18710)
(17647)
(16747)
(16408)
(15603)
(15466)
(15101)
(14935)
(14620)
(14599)
(14106)
(13926)
(12188)
(12130)
(11872)
(11092)
(11045)
(11044)
(10879)
(10867)
(9908)
(9644)
学科
(81015)
经济(80917)
管理(58429)
(56489)
(45866)
企业(45866)
方法(38234)
数学(32978)
数学方法(32591)
中国(23290)
(22949)
(20586)
业经(17966)
(17478)
(16674)
(16085)
贸易(16074)
(15648)
地方(15595)
农业(14962)
(13800)
银行(13764)
理论(13510)
(13436)
(13121)
环境(12633)
(12581)
财务(12515)
技术(12489)
财务管理(12487)
机构
大学(295050)
学院(292420)
管理(117782)
(117075)
经济(114414)
理学(101399)
理学院(100294)
管理学(98709)
管理学院(98188)
研究(97428)
中国(73873)
(64020)
科学(59995)
(55272)
(49750)
(45674)
研究所(44801)
财经(44033)
中心(43536)
业大(42947)
(42483)
北京(41417)
(39789)
(38823)
师范(38545)
农业(35568)
(35035)
(34891)
经济学(34248)
财经大学(32688)
基金
项目(192027)
科学(149779)
研究(142612)
基金(137979)
(119436)
国家(118441)
科学基金(100837)
社会(87520)
社会科(82810)
社会科学(82787)
(74369)
基金项目(73736)
自然(65724)
教育(64928)
自然科(64105)
自然科学(64090)
自然科学基金(62910)
(62761)
编号(59882)
资助(57759)
成果(49386)
(42624)
重点(42369)
(40762)
课题(40566)
(39337)
项目编号(36934)
创新(36596)
科研(36478)
教育部(36433)
期刊
(131495)
经济(131495)
研究(91510)
中国(52287)
学报(44272)
管理(43521)
(41501)
科学(41269)
(39893)
大学(33468)
教育(33446)
学学(31108)
农业(28972)
(26445)
金融(26445)
技术(24977)
业经(21917)
财经(20975)
经济研究(20389)
问题(18093)
(17799)
图书(17196)
理论(16472)
实践(15135)
(15135)
技术经济(14800)
(14152)
现代(13821)
(13812)
科技(13773)
共检索到433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盛炜彤  萧江华  
以世界各国森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为背景,结合我国毛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对毛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尝试构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框架。提出使用时序法、回溯法和长期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克服“长期”研究的时间跨度,研究长期立地生产力对经营措施的干扰反应,并试用立地分类和评价、专家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评价和预测经营措施对长期立地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为通过改变现行经营措施调控长期立地生产力提供理论和技术。以竹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索在林分结构和林下植被以及林地土壤管理方面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降低现有经营措施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启民  杨迪蝶  沈允钢  邱国雄  
本文就毛竹中产林和丰产林的初级生产力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新长成的竹株。新竹多,竹林初级生产力的增加就多;另一方面,1~3年生毛竹竹壁密度的增加,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地下竹鞭与竹根的生物量与竹林的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壤集约管理、水肥条件好的竹林中,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小,且随着管理水平降低,土壤条件变差,地下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就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吴柏林  张德明  盛方清  胡建军  
研究了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的冠层结构特征与林地生产力功能间的关系 ,表明在一定立竹密度范围内 ( 2 2 50~ 3 150株· hm-2 )笋材两用毛竹林在人工经营措施的干扰下 ,竹冠冠幅受密度影响程度低 ,同胸径、枝下高、全高关系紧密 ,顺序为胸径 >全高 >枝下高 ;立地等级对竹林产量有显著影响 ,具体体现在对立竹度的显著影响 ,对冠幅影响不显著 ,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应选择半阳坡、半阴坡的缓坡林地 ( I类立地 ) ;毛竹林冠层具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二维分布规律 ,该分布规律有利于立竹充分利用地上营养空间。建立了竹林竹材产量同立竹结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 G=- 3 0 2 .2 7+42 .0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雪  周国模  徐小军  于亚妮  李楠  
碳通量监测结果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数据基础。涡度相关法作为目前最可靠的通量观测技术,在精度上具有优势,但观测范围局限于通量贡献区,无法实现大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监测。为了研究无线传感网络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探寻一种大尺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的方法 ,在安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通量观测塔附近部署无线传感网,采集2015年1月至9月的太阳辐射、气温和湿度等气象数据。在对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景  葛宏立  
通过集成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数据与地面通量台站的观测数据,基于遥感的植被光合模型(VPM),估测了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2011年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总初级生产力(PGP)。研究表明:VPM模型估测的PGP(PGPVPM)在季节变化趋势上和通量站点数据获得的PGP(PGPobs)保持一致,VPM模型估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48.54 g·m-2,通量塔数据获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99.69 g·m-2,相对误差为2.69%。在全年累积总量上接近,但是估测值和观测值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生长季节,PGPV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宝华  刘广路  范少辉  杜满义  苏文会  
以南亚热带中心分布区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产力水平(Ⅰ:30 000±1 000 kg·hm-2a-1;Ⅱ:34 000±1 000 kg·hm-2a-1;Ⅲ:37 000±1 000 kg·hm-2a-1;Ⅳ:42 000±1 000 kg·hm-2a-1;Ⅴ:47 000±1 000 kg·hm-2a-1)毛竹林植被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计量特征,探讨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及土壤碳、氮、磷分布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植被碳和磷元素在不同器官间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小,对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大;除竹叶碳元素分配比例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P<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菲  梁军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洪伟  兰斌  郑郁善  何东进  
在标准地中采伐标准竹 ,通过单株生物量与胸径 (D)、高度 (H)、立竹量 (N)及年龄(A) 4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估算闽北毛竹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并与各地的毛竹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闽北毛竹林生物现存量为 82 38 0 3g/m2 ,其中毛竹生物量所占的比重为 99 2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聂道平  徐德应  朱余生  
1985~1991年对江西分宜县江下林场的毛竹林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竹林应在饱和立竹度条件下进行生产循环;影响产量的因子主要是土壤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全P和紧实度,证明采取松土施肥等抚育措施能显著增产;江下毛竹林5个立地等级的合理经营密度依次为4950~5550、4350~4800、3450~4200、2400~3300、1800~2250株/hm2;施用尿素225kg/hm2的增产效应依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分别为20%~100%,增值效益为22%~8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兰斌  吴承祯  郑郁善  
对毛竹丰产林中标准竹各组分样品如秆、枝、叶等的干重热值测定 ,获得能量现存量 ,建立了“金字塔形”和“倒金字塔形”的能量结构 ,预测和控制能量流动过程 ,指导生产经营 ,充分挖掘毛竹林生态系统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陈礼光  洪伟  
对杉木纯林 (1 9年生 )、毛竹纯林、6种毛竹杉木混交林 (杉木 1 9年生 )的生长状况、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特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土壤渗透性能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在混交林的各种模式中 ,以杉木密度 1 350株 /hm2 的混交林对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最佳 ,生长量较大 ,经济效益较高。毛竹杉木混交林可作为我国南方改良林地土壤肥力、防止杉木多代连栽引起地力衰退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 ,能充分发挥地力、提高林地利用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俊明  朱维双  刘国华  费世民  陈秀明  
从土壤剖面特征、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酸化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川南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毛竹林根系活动层(60 cm)土壤结构较好,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大小和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毛竹林成林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黄化、酸化特征较明显,土壤酸性调节主要以施用石灰为主,其中谷底毛竹林改造需石灰量为10.625 t.hm-2,坡面的里白毛竹林为14.811 t.hm-2,岗地毛竹林需石灰量为12.558 t.hm-2;在氮磷钾3种元素中,氮素供应总体上良好,但要获得高产,氮肥的补充也是必需的。毛竹林土壤的钾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范少辉  
系统研究并综合分析了炼山、整地、幼林抚育、间伐及采伐等育林干扰对杉木人工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影响 ,研究了每一种干扰在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养分迁移中的作用 ,并分别板页岩、花岗岩两类不同岩性发育的红黄壤进行有机质和养分损耗的估算。板页岩发育的黄红壤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质和养分主要损失于炼山及皆伐作业 ,而花岗岩发育的黄红壤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质和养分主要损失于炼山烧失 ,水土流失和皆伐作业。母岩为板页岩的 1 9a生杉木林 ,从造林到皆伐共损耗养分 2 371 96kg·hm- 2 ,损耗有机质 34 0 6t·hm- 2 ;母岩为花岗岩的 2 7a生杉木林 ,共损耗养分 32 76 0 9kg·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盛炜彤  范少辉  
本文系统地研究并综合了有关杉木及其人工林自身特性对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影响的研究资料,认为杉木及其人工林自身的特性存在许多对地力维护不利的因素:(1)杉木凋落物发生晚,大量凋落物发生在14 15a前后;(2)杉木枯死枝叶具宿存特性,10 15a期间大部分枯死枝叶在树上,影响枯死枝叶的分解;(3)杉木凋落物养分含量低,如N含量只有阔叶树的30% 50%,因此枯落物营养元素积累低;(4)凋落物分解速率慢,分解速度在45%以下,而宿存于树上的枯死枝叶分解速率更慢;(5)杉木为速生树种,尤其在15a年前生长量大,吸收养分多,而养分归还少,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速率不及40%;(6)杉木人工林培育密度较大,在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汤孟平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并解析主导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方法】在浙江省10个县(市)选择少受人为干扰的毛竹林,设置52个样地,通过随机森林筛选出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主导因子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是林分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土层厚度和海拔高度是立地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所预设的路径能够被接受,也能较好体现所采集的数据。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竞争指数和土层厚度的总影响为正,对毛竹林生物量有正影响。海拔的总影响为负,对毛竹林生物量有负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最大,为0.739。立竹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间接影响最大,达0.49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大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对毛竹林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结论】毛竹林的主要构件因子立竹度和林分平均胸径与毛竹林生物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主要通过影响毛竹林的构件因子,间接影响毛竹林生物量。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当综合考虑立地因子、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立地潜力的基础上,调控毛竹林结构,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图3表3参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