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6)
- 2023(14665)
- 2022(12617)
- 2021(12017)
- 2020(9915)
- 2019(23148)
- 2018(23466)
- 2017(44361)
- 2016(24978)
- 2015(28530)
- 2014(28978)
- 2013(28355)
- 2012(26722)
- 2011(24513)
- 2010(25064)
- 2009(22844)
- 2008(22250)
- 2007(19855)
- 2006(18047)
- 2005(16369)
- 学科
- 济(99926)
- 经济(99816)
- 管理(64313)
- 业(61861)
- 企(49025)
- 企业(49025)
- 方法(40742)
- 数学(34703)
- 数学方法(34321)
- 中国(34287)
- 农(27606)
- 地方(25111)
- 教育(23250)
- 财(22975)
- 业经(22348)
- 学(22265)
- 贸(20090)
- 贸易(20075)
- 易(19459)
- 制(19339)
- 理论(18572)
- 农业(18368)
- 银(18227)
- 银行(18182)
- 融(17997)
- 金融(17996)
- 行(17548)
- 技术(16301)
- 和(15974)
- 发(15907)
- 机构
- 大学(359080)
- 学院(354252)
- 济(138618)
- 经济(135322)
- 管理(133325)
- 研究(125921)
- 理学(113642)
- 理学院(112229)
- 管理学(110405)
- 管理学院(109727)
- 中国(91876)
- 京(79808)
- 科学(76148)
- 财(65602)
- 所(64470)
- 研究所(58246)
- 范(55529)
- 中心(55285)
- 师范(55103)
- 农(54947)
- 江(53701)
- 北京(52273)
- 财经(51381)
- 业大(49777)
- 经(46487)
- 院(45221)
- 师范大学(44867)
- 州(44129)
- 农业(42763)
- 教育(41389)
- 基金
- 项目(227688)
- 科学(178331)
- 研究(174212)
- 基金(160108)
- 家(138038)
- 国家(136716)
- 科学基金(115543)
- 社会(105956)
- 社会科(100140)
- 社会科学(100114)
- 省(89713)
- 教育(84581)
- 基金项目(84493)
- 划(77043)
- 编号(74226)
- 自然(72800)
- 自然科(71002)
- 自然科学(70985)
- 自然科学基金(69669)
- 资助(66529)
- 成果(63796)
- 课题(53763)
- 发(52617)
- 重点(51706)
- 部(51572)
- 创(46911)
- 项目编号(45403)
- 教育部(44409)
- 创新(43502)
- 年(43485)
共检索到550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永铨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际发展》读后汪永铨顾明远、薛理银合著的《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出版了。它表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有了重要的新发展。七十年代未以来,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王正青
以《比较教育评论》在1998—2007年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在研究地域上的差异,发现:在研究主题上,《比较教育评论》重视宏观教育制度研究,关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研究当前热点问题;微观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日益升温;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探讨起伏不定。在研究方法上,文献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评论》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不同研究方法的的综合运用成为当前《比较教育评论》的一大特色,定性与定量研究呈均衡态势,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地域上,单一国别研究是《比较教育评论》的主体,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尤其关注,大规模的跨国比较研究引人注目,全球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伟 王喜娟 卫沈丽
现代区域研究是"二战"前后兴起的综合研究特定区域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问题的研究领域,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中国的比较教育学正在面临诸多危机,中国比较教育学克服危机的出路在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其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就是扎实地开展教育的区域研究。为了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理论,研究者要按照区域研究的方法论,切实开展教育的区域研究实践,通过"比较"努力实现比较教育的理论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莉
本文以英国《比较教育》期刊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地域。在研究主题上,英国比较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借鉴与输出、教育公平、公民教育、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等;在研究方法上,文献法是主要研究方法,但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很常见;在研究地域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度超过了对发达国家的关注度,对跨国、区域和全球的关注度超过了对单一国家的关注度,且关注对东西方国家的宏观比较研究。
关键词:
英国 《比较教育》 学术论文 比较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宁 曾子达
新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规模和速度上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发展表现在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界限淡化;向职业教育领域延伸;中外合作、联合办学;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新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联明 汪霞
答辩时间2012年1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深知识在国与国之间的越境流动,它以国家政策为重要导向,以人员流动、课程教学、科研合作、境外办学等活动为主要方式,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能力的人才。国际化不仅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向,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快速发展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一、研究生教育在德国的含义 在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中,没有研究生这一概念。普通大学生以国家考试、文凭学位考试或硕士学位考试结束其学业。这三种考试及相应的证书和学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专业,但均属同一层次。在这之后,学生可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但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就是撰写博士论文。此阶段不被视为一种教育阶段,博士生也不称研究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赞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和课外实践教学力度等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国琴
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德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系列举措,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应用科学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职业教育开始向高等教育延伸,高等教育体系出现异质化。这些举措体现了新形势下德国对高等教育"学术化"的反思,它们以新的方式诠释了德国大学精神,是洪堡教育理念的承续与拓展。
关键词:
德国高等教育 双元制 大学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璐
美、德、英等发达国家均在继续教育事业中投入了大量精力,获得了诸多发展经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与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建立"以校为主"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增加学习途径,开展多渠道办学,构建市场导向的继续教育制度,构建继续教育评估机制,完善继续教育法律法规。
关键词:
美国 德国 英国 继续教育 教育评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首先探讨了比较教育研究中"发展与教育"领域的形成,梳理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范式和理论,这些范式和理论有新自由主义范式、激进主义范式、批判范式、后现代主义范式,并提出了"教育与发展"领域的四个关系维度,即教育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发展与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兴德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引起更加广泛关注。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以来,教育国际化成为许多地区和学校的发展追求。然而,究竟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意味着什么?目的是什么?具体体现是什么?与本土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教育体现,是全球化影响教育的具体结果,也是教育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涛
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在正规高等教育之外的补充教育,其担负着为职业人士提供教育平台,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因而构建完善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中总结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模式提供指导。在美国、日本以及法国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经验的启示下,我国应当坚持:通过完善教育政策,明确教育方向;通过完善教育环境,提升学习意识;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协调社会资源;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强化应用意义。
关键词:
大学后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 教育比较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璟
由于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内部效益等方面的需要,国际上正兴起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改革运动,教育服务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则刚刚起步,潜力很大。当前,政府应逐步退出一部分教育领域,把它交给市场和社会来运营,同时应加强指导。本文分析了国外教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原因,初步估算了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市场潜力,提出了今后发展教育服务产业的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