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2)
2023(18938)
2022(16480)
2021(15468)
2020(13197)
2019(30676)
2018(30754)
2017(60148)
2016(32563)
2015(37284)
2014(37569)
2013(37118)
2012(34228)
2011(30958)
2010(31385)
2009(29353)
2008(29220)
2007(26371)
2006(23209)
2005(20615)
作者
(96463)
(80629)
(80239)
(76402)
(51106)
(38788)
(36550)
(31666)
(30420)
(28865)
(27385)
(26994)
(25480)
(25470)
(24921)
(24831)
(24391)
(23715)
(23165)
(23084)
(20040)
(19997)
(19777)
(18468)
(18158)
(18066)
(18016)
(17942)
(16447)
(16077)
学科
(135518)
经济(135364)
(96180)
管理(93671)
(73637)
企业(73637)
方法(64098)
数学(56584)
数学方法(55742)
(51006)
中国(35422)
(34899)
农业(33638)
业经(31361)
(27656)
(27481)
地方(25709)
(25499)
贸易(25486)
(24753)
(22499)
银行(22444)
(21941)
理论(21898)
财务(21849)
财务管理(21792)
(21355)
(21135)
金融(21131)
企业财务(20641)
机构
学院(477115)
大学(475560)
(192297)
经济(188107)
管理(187885)
理学(162385)
理学院(160662)
管理学(157549)
管理学院(156700)
研究(155547)
中国(120806)
(100579)
科学(96538)
(89877)
(89276)
(79185)
业大(74511)
中心(73117)
财经(71710)
研究所(71626)
(70889)
农业(69789)
(65109)
北京(63606)
(61063)
师范(60479)
经济学(57712)
(57323)
(55487)
财经大学(53082)
基金
项目(317944)
科学(249069)
研究(231074)
基金(229775)
(199936)
国家(198269)
科学基金(170247)
社会(143823)
社会科(136062)
社会科学(136021)
(125032)
基金项目(121306)
自然(111911)
自然科(109290)
自然科学(109261)
自然科学基金(107280)
教育(107097)
(104535)
资助(96628)
编号(95966)
成果(77591)
重点(70807)
(70287)
(67343)
课题(65503)
(65303)
科研(61036)
创新(60912)
教育部(59962)
大学(59404)
期刊
(210769)
经济(210769)
研究(137770)
中国(88235)
(85856)
学报(75950)
科学(68966)
(67895)
管理(66205)
大学(57756)
农业(57679)
学学(54639)
教育(49734)
(48958)
金融(48958)
技术(42765)
业经(38193)
财经(34933)
经济研究(32469)
(29728)
问题(28841)
(28735)
统计(24327)
技术经济(23947)
理论(23587)
(23437)
图书(22952)
(21851)
商业(21780)
科技(21581)
共检索到699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新杰  赵波  
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四川省2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户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受到的借贷约束程度和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供需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为30.5%,如果考虑数量配给的情形,这一比例上升至57.3%。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房屋价值、有无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其受信贷约束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海  吕小锋  李锐  孙光林  
本文采用2013年苏鲁两省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了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之间相互影响以及样本选择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有样本选择性的四元Probit模型,考察和比较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资本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及其差异,以及它们的作用随着市场化进程、正规金融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有何变化。研究发现,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对农户不同金融渠道的信贷约束均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其中非正式社会资本对非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最大,非正式社会资本对正规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最小,非正式社会资本的缓解作用存在更为明显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晋华  郭云南  黄英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丹  高汉  
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地的有效配置,但是目前中国农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并不活跃。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理论假说,认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不完善会束缚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然后利用一个覆盖中国六个省份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双变量Probit模型,考察了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对农户参与农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的影响,同时解决了信贷资金可得性变量的内生性,结果发现:信贷资金可得性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土地交易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地权稳定性及农户人力资本特征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蒋伟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蒋伟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李金宁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林  李金宁  冯利臣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用制度应运而生,但数字信用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东北三省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利用三阶段Probit模型克服信贷需求和信贷可得性导致的双重样本选择问题,实证检验了数字信用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信用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数字信用评分越高的农户信贷违约的可能性越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数字信用影响农户信贷违约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因此,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变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农户信息成本偏高与风控难度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若男  杨慧莲  韩旭东  郑风田  
信贷支持是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保障之一,然而我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贷困难等问题。基于信贷供需理论和信贷约束识别机制,以合作社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联立模型,分析我国合作社信贷约束现状与主要信贷约束类型,探讨影响合作社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合作社资金缺口仍旧较大,31.06%的合作社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需求。我国合作社信贷约束为需求型与供给型并存,60.13%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39.87%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表现为以供给型信贷约束为主。贷款条件苛刻和交易成本约束分别是合作社受到供给型约束和需求型约束的主要原因。合作社信贷需求对信贷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需求型信贷约束与供给型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不同。单独影响合作社正规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合作社荣誉、注册品牌、风险偏好类型、政策性农业保险;单独影响合作社正规信贷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专职会计、理事长管理经验、行政职位;同时影响合作社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因素有:固定资产、理事长性别、理事长政治面貌、指导意见支持、金融机构距离、地区虚拟变量。因此,提出适度放宽贷款条件,简化信贷手续流程;完善合作社制度建设,提高理事长金融素养;加大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应良  高静  张建峰  
本文利用939份创业农户样本,采用logistic、probit计量模型分析创业农户正规金融约束状态及成因。研究发现,创业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意愿强烈,60%以上农户处于金融约束状态。处于创业早期发展阶段、规模化种养业农户主要受需求型金融约束;处于创业发展阶段、创业业态具有创新性的农户主要受供给型金融约束,期望得到贷款额度高,难以满足银行抵押担保。基于此,提出"信用融资、项目融资、联合融资"模式,走出抵押融资困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黎源  胡小平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缺少抵押品和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供给长期不足,这抑制了农户的福利增加,对其消费结构的优化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使用实证方法分析正规信贷约束影响农户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发现,在总样本中,正规信贷约束并不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农户家庭主事者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农户的礼品礼金开支占比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农户参与经济活动的难度则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通过分组分析发现,受到信贷约束的东部地区农户的改善消费意愿容易受阻。对此,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供给,结合农村地区人情社会的特点,完善涉农征信服务,实现金融产品精准有效供给,缓解信贷约束,在实质上改善农户的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蓓蓓  
基于来自江苏、湖南和江西三省份的调查数据,利用ivprobit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财富水平、异质性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从借贷可得性还是金额来看,财富较少的农户都更容易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面临借贷约束;表现为强关系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会进一步放大上述效应,而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则作用有限。为此,政府要明确非正规借贷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与作用,促进正规信贷与非正规借贷的协调发展;鼓励财富水平较少的农户通过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非正式社会资本外延;不断提升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岩  赵翠霞  兰庆高  
本文考察了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山东省西部、中部、东部三地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程度极低,申请贷款的农户有95%能获得授信额度,只有不足5%农户受到完全信贷约束,8%农户会受到部分信贷约束,50%以上农户没有贷款需求,虽然申请贷款并获批,但最终没有实施贷款行为;通过对有贷款农户和没有贷款农户进行T检验发现,没有实施贷款的农户往往是相对贫穷的农户;通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表明,完全信贷约束约束的是相对贫穷农户,部分信贷约束约束的是相对富裕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