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4)
2023(12318)
2022(9894)
2021(9026)
2020(7151)
2019(16397)
2018(16522)
2017(32045)
2016(17562)
2015(20027)
2014(19929)
2013(19852)
2012(18979)
2011(17242)
2010(17412)
2009(16262)
2008(15759)
2007(14067)
2006(13124)
2005(12143)
作者
(52346)
(43245)
(43133)
(41100)
(27600)
(20598)
(19641)
(16781)
(16596)
(15588)
(14674)
(14364)
(14151)
(13601)
(13339)
(13298)
(12859)
(12730)
(12479)
(12442)
(10999)
(10774)
(10478)
(9888)
(9865)
(9820)
(9745)
(9580)
(8732)
(8574)
学科
(80478)
经济(80399)
管理(41321)
(40512)
中国(30553)
地方(28502)
(27238)
(26607)
企业(26607)
方法(23332)
数学(20359)
数学方法(20216)
业经(19266)
农业(18667)
(16024)
(14817)
(14656)
(14624)
(14510)
银行(14489)
地方经济(14438)
(14091)
(13760)
贸易(13742)
(13680)
金融(13677)
环境(13609)
(13171)
产业(10890)
发展(10875)
机构
学院(250589)
大学(248226)
(104061)
经济(101543)
研究(94516)
管理(87847)
理学(73298)
理学院(72252)
中国(72202)
管理学(71090)
管理学院(70607)
科学(57635)
(55546)
(48671)
(48570)
(46196)
研究所(43556)
中心(42806)
(41018)
(37751)
师范(37412)
财经(37076)
业大(36744)
农业(35738)
北京(35645)
(34305)
(33314)
(33302)
经济学(31953)
(31079)
基金
项目(158591)
科学(123862)
研究(119769)
基金(110973)
(96118)
国家(95238)
科学基金(80236)
社会(75275)
社会科(71087)
社会科学(71069)
(65368)
基金项目(59519)
(53641)
教育(53087)
编号(50050)
自然(48871)
自然科(47578)
自然科学(47566)
自然科学基金(46628)
资助(42942)
(41480)
成果(41420)
课题(36316)
重点(36219)
发展(33827)
(33659)
(33273)
(32443)
国家社会(30600)
创新(30498)
期刊
(130242)
经济(130242)
研究(82762)
中国(58510)
(44912)
学报(37661)
科学(36263)
(34357)
管理(32897)
教育(31093)
农业(30409)
(29030)
金融(29030)
大学(28184)
学学(26126)
业经(23374)
技术(21768)
经济研究(19965)
问题(19561)
财经(17697)
(15980)
(15372)
(13759)
(13688)
资源(13606)
图书(13342)
现代(12710)
商业(12015)
国际(11982)
技术经济(11738)
共检索到40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严红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带来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和城乡二元结构加剧等问题,必须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转型,走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并重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单个城市地区坚持城乡统筹、在相邻城市地区发展城市群、在县域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加强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匡逸舟  彭向楠  朱冬梅  
近年来,大批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和本地工作,其原因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法,得出返乡优惠政策、工期、学历、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子女和老人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系统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能力;培养职业意识,增强农民工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创造适宜的社会生活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城市生活稳定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申国敏  
信息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喜德县拉克乡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大明  邓玲  
通过对四川南充市的案例分析,试图对欠发达地区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建设现代特色农业进行理论探索。最后,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邵仲文  高锋  
目前,金融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置于后端,通常是被动性地进行支持,未能有效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本文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深入研究了主流支持路径存在的缺陷,并围绕金融的主动性重构了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全祥  杨芳  
农信社改革的滞后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更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明确农信社的性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四川省南部县农信社为典型案例,从资源配置、改革目的、地方经济金融环境、经营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其改革模式进行分析,针对其改革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对于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我国医疗改革回归公益性和公平性的目标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的视角,以四川省为实证,剖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改善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庆明  钟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欠发达地区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流源地”,其人口城市化模式具有显著的特征。从人口城市化的导向、动力、空间、目标等方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的模式特征,认为受多重导向作用。欠发达地区人口城市化“非剩余”劳动力推动明显,人口本地城市化弱化,非两栖化非完全式的人口异地城市化活跃,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金融学会川东北片区课题组  罗鸿勇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出现了一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则的现象,这些现象中尤以信用缺失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四川巴中、广元、达州、南充、广安、遂宁、阿坝等7市州为例,就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同时从信用体系建设的架构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浩   万艾琳  
[目的]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命题。[方法]以四川省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样本,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各重点县农业“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序演进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借助空间杜宾模型验证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7-2021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资源-经济”耦合协调水平整体稳步提升,由“轻度失调-失调衰退型”调整为“濒临失调-过渡发展型”;研究期内大部分重点县的耦合协调水平有所提高但幅度并不明显,各县提升速度存在差异,地区间呈现出“良好、稳定、较弱”的梯次分布格局且地区内部极化现象初显;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基础对当地农业“资源-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暂未观测到空间溢出效应,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资源水平较高,但农业经济发展并不理想,“资源-经济”不协调问题突出,建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业资源科学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亭亭  
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论述了作为欠发达的省份———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应该抓住时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安徽省的具体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发展本省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是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解读新型城市化的内涵,确立其测评体系,是研究新型城市化的核心。以我国发达地区——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新型城市化进行了测评,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志强  毛蒋兴  何邕健  陈望琰  
文章在综合考虑城市化内涵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特征基础上,从人口、经济、景观、生活方式、环境质量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引入因子分析方法,以广西为例对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广西城市化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水平梯度类型,城市化综合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