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6)
2023(3775)
2022(3061)
2021(2910)
2020(2214)
2019(4939)
2018(5063)
2017(10559)
2016(5600)
2015(6450)
2014(6470)
2013(6509)
2012(6158)
2011(5658)
2010(5823)
2009(5791)
2008(5634)
2007(5183)
2006(4805)
2005(4420)
作者
(16217)
(13510)
(13227)
(12903)
(8319)
(6189)
(6110)
(5075)
(4914)
(4726)
(4420)
(4264)
(4244)
(4112)
(4097)
(3930)
(3902)
(3868)
(3864)
(3840)
(3398)
(3289)
(3261)
(3130)
(3044)
(2985)
(2954)
(2848)
(2660)
(2556)
学科
(24992)
经济(24971)
管理(14450)
(13601)
方法(10791)
中国(10287)
数学(10080)
数学方法(10004)
(9151)
企业(9151)
(8517)
(7040)
(6301)
银行(6299)
(6111)
(6028)
贸易(6023)
(5928)
(5676)
业经(5506)
农业(5244)
(4929)
金融(4928)
(4260)
(4130)
(3959)
税收(3916)
地方(3899)
(3887)
(3771)
机构
学院(87845)
大学(86468)
(38913)
经济(38100)
管理(32090)
研究(28012)
理学(27015)
理学院(26771)
管理学(26447)
管理学院(26291)
中国(23152)
(20815)
(18047)
财经(16224)
科学(14830)
(14582)
(13748)
(12597)
中心(12436)
经济学(12396)
北京(12031)
研究所(12021)
财经大学(11958)
经济学院(11372)
(11212)
师范(11137)
(10709)
(10494)
(10131)
业大(10101)
基金
项目(50064)
研究(40629)
科学(39088)
基金(35071)
(29166)
国家(28917)
社会(26013)
社会科(24683)
社会科学(24678)
科学基金(24064)
(19610)
教育(18690)
基金项目(17956)
编号(17784)
(16396)
成果(15315)
资助(14318)
自然(12828)
课题(12551)
自然科(12465)
自然科学(12461)
自然科学基金(12188)
(11860)
(11604)
重点(11089)
项目编号(10861)
(10803)
(10724)
国家社会(10552)
(10383)
期刊
(45704)
经济(45704)
研究(29687)
中国(14547)
(13467)
管理(11978)
(11589)
金融(11589)
(10661)
教育(9793)
学报(9722)
科学(9424)
业经(8778)
经济研究(7982)
大学(7851)
财经(7806)
技术(7355)
学学(7347)
农业(7331)
问题(7092)
(6704)
(6463)
理论(5681)
商业(5415)
实践(5138)
(5138)
国际(5074)
统计(5014)
技术经济(4460)
现代(4422)
共检索到13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储震  杨桂元  
文章首先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GWA算子组合测度模型,对1998—2015年我国楼市泡沫进行了组合测度;然后基于残差自回归模型,对2016—2020年我国楼市泡沫进行了外推预警分析;最后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1999—2010年我国住宅供给结构和楼市泡沫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楼市泡沫度呈增长态势,未来存在偏离安全区间的一定风险;我国经适房、商品房供给比例的冲击对楼市泡沫分别有负向效应和正向效应,而楼市泡沫的冲击对经适房、商品房供给比例也具有同样效应,从而有效论证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储震  杨桂元  
文章首先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GWA算子组合测度模型,对1998—2015年我国楼市泡沫进行了组合测度;然后基于残差自回归模型,对2016—2020年我国楼市泡沫进行了外推预警分析;最后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1999—2010年我国住宅供给结构和楼市泡沫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楼市泡沫度呈增长态势,未来存在偏离安全区间的一定风险;我国经适房、商品房供给比例的冲击对楼市泡沫分别有负向效应和正向效应,而楼市泡沫的冲击对经适房、商品房供给比例也具有同样效应,从而有效论证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的我国楼市泡沫化解路径的可行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丽红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是否合理对未来城市碳排放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城市扩张系数、交通基础设施效率以及人均公共建筑面积和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的国内外比较来说明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过度建设、超前建设或重复建设等建设泡沫,又以美国、日本同期城市化水平时人均粗钢产量作为参考证明了这些建设泡沫的存在,并从科学规划、紧凑发展、适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玉对  
本文运用牛顿-高斯非线性参数分析、最小二乘回归等经济计量方法,对预期时间路径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利用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全国住宅价格月度同比数据,对估计的预期函数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对住宅价格没有直接影响,预期的变动是住宅价格波动的唯一原因。理性预期从而基本面价值遵循指数增长趋势。当预期偏离均衡值时,价格泡沫开始形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样本区间内,泡沫变化的周期约为30.4个月,平均泡沫程度约为2.25%,极端泡沫值约占基本面价值的6.64%。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玉对  
本文运用牛顿—高斯非线性参数分析、最小二乘回归等计量方法,对预期时间路径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利用2005年7月-2010年6月全国住宅价格月度同比数据,对估计的预期函数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对住宅价格没有直接影响,预期变动是住宅价格波动的唯一原因。理性预期从而基本面价值遵循指数增长趋势。当预期偏离均衡值时,价格泡沫开始形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样本区间内,泡沫变化的周期约为30.4个月,平均泡沫程度约为2.25%,极端泡沫值约为基本面价值的6.64%。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巍  
本文阐明了房地产泡沫的内涵,建立了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体系,界定了泡沫的评价标准,并通过近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并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了判别,最后根据房地产泡沫指标测度情况,提出了我国抑制房地产泡沫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振海  
房价过高形成泡沫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如何衡量房价的泡沫及程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文章采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构建适应性预期均衡新模型,实证得出房价泡沫由租金增长率、人口增长率、CPI增长率、建设成本增长率、土地价格增长率、上涨预期、适应性调整等因素组成,特别是租金与人口的因素尤为重要,从而验证当前我国发展租赁市场与"乡村振兴"将有利于降低租金与人口的数量,从而有助于消除或减小我国城市房价泡沫的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莉  付兵涛  
总结测度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十三个指标,将它们从住房需求、房地产供给、受银行信贷支持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对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表明:除了住宅空置率、城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贷款总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比重、房地产开发贷款占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这四个指标外,其它九个指标均反映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程度泡沫,并认为泡沫是由过度需求、房地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过度支持、地价泡沫四个因素引发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双  
文章通过指标法、因素回归法和局部均衡法研究了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情况,研究发现:2004—2013年我国房价呈现直线上涨趋势,东部地区房价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房价在地区间存在集聚自相关效应。进一步,全国房价收入比系数在2004—2010年期间保持平缓上升,2010年后有所降低。三种测度方法得到的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有一致的趋势,房价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比房价低的中西部地区泡沫程度更加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时间序列统计数据的运行特征。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统筹选择与当前房地产价格变动密切相关的若干统计指标,建立了我国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一整套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包括指标的选取、标准的建立、临界值的确定、区间的划分、综合泡沫度的合成与测算,这为我国房地产泡沫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贵昕  
本文首先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利用代际交叠模型,简要考察了确定性泡沫和随机性泡沫与经济动态效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市场泡沫对经济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日本、东南亚和美国等资本市场泡沫对经济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基础上,结合资本市场泡沫对经济的影响与经济动态效率的关系,提出了资本市场泡沫的最优路径选择,即:当经济动态有效时,要控制泡沫最小化,抑制泡沫膨胀,对于已经过度膨胀的泡沫要及时进行化解;当经济动态无效时,要保持资本市场的适度性泡沫,同时控制其不超过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增长。最后,本文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泡沫的最优路径及其控制对策,这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和规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国波  张丽华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是由于出于投机目的虚假需求的膨胀,是一种经济状态的失衡现象。识别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应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入手,从多个角度来考察房地产市场上是否存在价格泡沫。考虑到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殊性,借鉴日本、美国的经验,规避房地产泡沫的路径主要有:尽快完善房地产税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合理调整房地产的供给结构:适时通过加息来控制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过分需求;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琳  黄英  刘洪玉  
本篇论文将借鉴国外从信用角度分析泡沫的方法,通过分析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建立适合我国房地产市场运用的房地产泡沫测度系数,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指导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长宏  
本文根据房地产泡沫的涵义及其形成的原因,阐述了房地产泡沫测度的主要方法,并剖析了所述方法的基本思路与操作程序,以期能对完善房地产泡沫测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