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7)
2023(6617)
2022(5636)
2021(5283)
2020(4657)
2019(10447)
2018(10669)
2017(21084)
2016(11665)
2015(13350)
2014(13453)
2013(13538)
2012(12692)
2011(11742)
2010(12013)
2009(11824)
2008(11857)
2007(10876)
2006(10016)
2005(9354)
作者
(35048)
(29101)
(29071)
(27834)
(18398)
(13774)
(13257)
(11255)
(10865)
(10531)
(10121)
(9676)
(9539)
(9506)
(9218)
(8901)
(8567)
(8552)
(8534)
(8427)
(7631)
(7195)
(7004)
(6590)
(6513)
(6508)
(6497)
(6481)
(5943)
(5662)
学科
(44794)
经济(44706)
管理(40828)
(33931)
(27888)
企业(27888)
方法(17943)
(16477)
数学(15678)
数学方法(15526)
中国(15333)
(15209)
(12795)
(10609)
业经(10429)
(10348)
银行(10334)
(9932)
(9650)
(9135)
贸易(9128)
体制(9012)
(8988)
(8924)
金融(8922)
环境(8500)
(8445)
财务(8420)
财务管理(8392)
(8103)
机构
大学(177607)
学院(175435)
(74092)
经济(72464)
管理(65862)
研究(60077)
理学(55182)
理学院(54604)
管理学(53842)
管理学院(53510)
中国(48860)
(40380)
(38874)
科学(34936)
(31160)
财经(30715)
(27605)
研究所(27504)
(27347)
中心(26728)
(25940)
北京(25610)
业大(23929)
经济学(23019)
财经大学(22685)
(22453)
(21732)
(21632)
师范(21555)
经济学院(20717)
基金
项目(107887)
科学(84017)
研究(80456)
基金(77874)
(67916)
国家(67400)
科学基金(56288)
社会(51217)
社会科(48511)
社会科学(48498)
基金项目(40901)
(40868)
教育(36334)
自然(34960)
(34650)
自然科(33908)
自然科学(33900)
自然科学基金(33302)
编号(32985)
资助(32120)
成果(28198)
(25574)
(24749)
重点(24477)
课题(23030)
(22956)
(21645)
国家社会(21255)
教育部(21171)
(21050)
期刊
(88268)
经济(88268)
研究(56346)
中国(37066)
(31417)
学报(26746)
管理(25958)
科学(24976)
(23144)
大学(20654)
(19956)
金融(19956)
学学(19311)
教育(16908)
财经(16033)
业经(15146)
农业(14845)
技术(13772)
(13722)
经济研究(13607)
问题(12875)
(10438)
理论(9658)
图书(8798)
国际(8687)
实践(8634)
(8634)
林业(8395)
资源(8365)
技术经济(8174)
共检索到27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禾  
在分析森林资源物权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物权特性的基础上,对现行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主体虚化、物权变动随意性大、权能残缺等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建议。主张建立森林资源分类管理法律制度,对公益林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对经济林则实行自由交易法律制度和采伐申报法律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明健  刘晓庄  
本文从我国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在分析了森林资源物权法律的结构和内在特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提出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物权立法的构想,以求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下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爱华  吴位凡  
以中国现行森林资产流转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资源管理法(公法)模式,民法(私法)模式,混合(公法为主,私法为辅或私法为主,公法为辅)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不同制度模式下对森林多种价值调整的不平衡性导致森林保护法律制度功能的弱化,提出在对森林资源按其功能、经营目的划分成不同森林类型的基础上,再按不同功能的森林分别采取公法(保障),私法(激励)的方式构建法律制度,方能实现法律制度对森林资产流转调整的理想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官波  
明晰森林资源生态产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资源具有的外部性和排他性有限等特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难以复制传统财产权制度,必须构建能够涵盖多层次权利的包容性的财产权法律制度,并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对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进行试点和突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杏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发展对人类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3国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基础,分析了法律制度的实践状况,并比较了3国制度上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提出了对完善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祖涛  
林权是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是以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物权。当前的林权法律制度收益权实现途径、处分权的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要以保障林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建立权属明晰、收益保障、流转自由、限制合理的林权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危丽  杨先斌  
森林资源概念向森林资源资产概念的演进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与自然关系逐渐从单纯索取向相互依存转变的实际表现。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研究,对于优化森林资源资产配置,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产权意识、产权界定、产权管理和产权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上。在对其深层次原因和加剧“三农”问题严重性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提高行为主体的产权意识和生态意识;重新对森林资源资产产权进行科学和系统的界定;明确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责权利边界;建立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森林资源资产产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冰强  郭彦  
森林不仅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对森林资源实施用途管制,对于引导人们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存在森林资源用途登记缺失,林业规划强制力不足,用途转用机制不规范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应当建立森林资源用途登记制度,赋予林业长远规划强制力,严格用途转用和加大监督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树利  宋宗宇  
我国森林资源权属制度规定单一,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市场形成,也不利于其生态保护。在遵循森林资源所有权公有制前提下,强化森林资源使用权体系,完善和扩展我国现有森林资源使用权类型,就必须承认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并通过立法确立采伐权、搞活使用权流转市场,同时,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机制和取消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川  
中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存在法律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管理措施滞后、有偿使用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林权纠纷、流转制度缺失、流转全过程不规范、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有偿使用制度的范围、主客体和流转方式。通过分析发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范围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及其产品的使用权、景观使用权和林业碳汇权,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森林景观使用权;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有偿使用范围包括林副产品采集权、林下经济种养殖权、林业碳汇权。国有森林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川  
中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存在法律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管理措施滞后、有偿使用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林权纠纷、流转制度缺失、流转全过程不规范、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有偿使用制度的范围、主客体和流转方式。通过分析发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范围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及其产品的使用权、景观使用权和林业碳汇权,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的森林景观使用权;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有偿使用范围包括林副产品采集权、林下经济种养殖权、林业碳汇权。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的主体包括国有林区(场)、内部职工、企业及银行等主体,有偿使用方式包括划转、授权经营、出资入股、转让、承包等方式。基于此,提出着力解决林权纠纷,保障国有林区(场)正常经营生产;多种方式解决国有资源资产流失问题;强化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支撑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邵艳  
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要素,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现行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尚有不尽完善之处。文章在分析现有困境的基础上试图寻求新的保护机制,从公益诉讼构建角度来探讨实现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的战略目标。森林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从司法层面来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了该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基本框架的设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施国庆  
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不同的制度、制度安排对人们的激励是不同的。合理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反,不同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毁损。在苗族地区,内在制度安排包括苗族文化、图腾崇拜等,它们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和自身的实施机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要促进苗族地区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应在充分尊重苗族文化等内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产权制度安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海林  
一直以来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只重视森林资源作为生态资源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强调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森林资源作为一项财产所应具有的私法属性。目前,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构建作为林业经济运行的基础及林业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尚存在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问题,森林资源分类管理、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权益、改革公有制林业企业产权制度,是我国发展现代林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永平  
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创新,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其配套工程而兴起的,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国家级—地区级—省级—市(县)级—乡级五级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从其制度变迁的类型来看,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涉及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主体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引发这一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森林资源的作用,大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福利、生态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