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2)
- 2023(13909)
- 2022(11636)
- 2021(10611)
- 2020(8849)
- 2019(19938)
- 2018(20205)
- 2017(38196)
- 2016(21221)
- 2015(23488)
- 2014(23468)
- 2013(22839)
- 2012(21078)
- 2011(19126)
- 2010(19221)
- 2009(17928)
- 2008(17873)
- 2007(16249)
- 2006(14605)
- 2005(13027)
- 学科
- 济(76241)
- 经济(76120)
- 管理(67071)
- 业(57997)
- 企(48290)
- 企业(48290)
- 方法(29997)
- 数学(26030)
- 数学方法(25816)
- 财(25718)
- 中国(24979)
- 制(24307)
- 农(23450)
- 业经(18916)
- 学(17805)
- 体(17505)
- 环境(16902)
- 银(16055)
- 银行(16005)
- 行(15291)
- 贸(14869)
- 贸易(14861)
- 务(14853)
- 财务(14808)
- 财务管理(14774)
- 农业(14562)
- 易(14519)
- 融(14286)
- 金融(14279)
- 企业财务(14028)
- 机构
- 大学(296340)
- 学院(295848)
- 济(119312)
- 经济(116695)
- 管理(109817)
- 研究(102441)
- 理学(93379)
- 理学院(92376)
- 管理学(90940)
- 管理学院(90408)
- 中国(79147)
- 京(63725)
- 科学(62226)
- 财(61698)
- 农(54968)
- 所(52322)
- 业大(47290)
- 研究所(46998)
- 财经(46992)
- 中心(46312)
- 江(46260)
- 农业(42848)
- 经(42511)
- 北京(40591)
- 院(38182)
- 范(37124)
- 师范(36606)
- 经济学(36240)
- 州(36040)
- 财经大学(34669)
- 基金
- 项目(194081)
- 科学(150621)
- 研究(141241)
- 基金(138574)
- 家(123041)
- 国家(121997)
- 科学基金(102300)
- 社会(89238)
- 社会科(84406)
- 社会科学(84387)
- 省(77042)
- 基金项目(73516)
- 自然(65515)
- 教育(65442)
- 划(64935)
- 自然科(63867)
- 自然科学(63846)
- 自然科学基金(62723)
- 编号(56819)
- 资助(55293)
- 成果(47089)
- 重点(44486)
- 部(42886)
- 发(41451)
- 课题(41047)
- 创(40769)
- 制(39993)
- 创新(38254)
- 科研(37334)
- 国家社会(36729)
- 期刊
- 济(136841)
- 经济(136841)
- 研究(89930)
- 中国(65928)
- 学报(51900)
- 农(49603)
- 财(49353)
- 科学(45009)
- 管理(41534)
- 大学(39685)
- 学学(37317)
- 教育(36551)
- 农业(32430)
- 融(30648)
- 金融(30648)
- 技术(24680)
- 业经(24045)
- 财经(23697)
- 经济研究(21789)
- 经(20384)
- 问题(18690)
- 业(16416)
- 版(15032)
- 贸(14634)
- 科技(14557)
- 理论(13584)
- 商业(13426)
- 业大(13397)
- 技术经济(12931)
- 图书(12739)
共检索到45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路 张景静 张一宁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林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森林碳汇不仅可以通过吸碳释氧功能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立与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盘活林业资产,解决林业生产经营的资金缺乏问题,为长期开展更大规模的森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搭建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健全与完善森林碳汇的相关机制,能更好地推动林业生产经营者的联合经营,实现互利互惠,最终促使林业生产与经营迈向规模化,实现更加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集体林权 林业金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伟 高锦杰 费腾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补偿与激励,林权制度改革进程决定了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应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林权和森林碳汇交易的各个环节入手,明确林权流转和交易相关规定,确定森林碳汇生产标准、计量标准、认证标准和交易规则。理顺管理思路及相关交易的操作流程,尽量简化操作程序及审批时间,并建立严格的交易监管体系。在林权流转和交易以及森林碳汇交易机制运行的同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交易模式,推动林权改革与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碳汇交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我国在集体林区推行新一轮林权改革政策,以期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等措施提高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本文以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林区农户的各项权利指标,运用OLS和SUR方法分析各项权利的确权状况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确权促进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增长,没有发现放宽采伐限额可能减少森林蓄积的证据,从而保证流转权能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晶晶 盛均全 闫文德
林业产权不明晰是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经过改革后,明晰了林地使用权和森林资源所有权,使森林资产能够满足会计学资产定义的基本特征,可以解决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森林资产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会计特性以及林权不明晰导致资产是否为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困惑,为将森林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明晰林业产权归属,健全集体林资产评估体系、推行林权转让交易平台,规范对森林资产的会计核算,将对森林资产会计核算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佶贤 梁晨 陈文汇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5类环境规制工具作为调节变量,并以森林管理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环境规制政策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森林碳汇增长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财政支持是促进森林碳汇持续增长的主因,森林管理在财政支持与森林固碳能力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2)在以提升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公众参与型这一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负向调节作用;(3)在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面向污染治理的市场激励型、面向生态保护的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发挥了一定作用。据此,应积极探索市场激励型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视并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以激发森林固碳潜力,保障森林碳汇稳定增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佶贤 梁晨 陈文汇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5类环境规制工具作为调节变量,并以森林管理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环境规制政策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森林碳汇增长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1)林业财政支持是促进森林碳汇持续增长的主因,森林管理在财政支持与森林固碳能力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2)在以提升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公众参与型这一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发挥负向调节作用;(3)在以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为目标的增汇路径中,面向污染治理的市场激励型、面向生态保护的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发挥了一定作用。据此,应积极探索市场激励型的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视并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以激发森林固碳潜力,保障森林碳汇稳定增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拓远 梁文远 李凡 刘金龙
文章基于2002~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2003年开展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外生政策在省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森林火灾控制水平对森林质量的作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忽视森林火灾控制水平与森林质量二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能够显著地提高森林质量,平均增长率约为8.970%,但该政策对南北森林质量的提高存在显著差异;第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能够显著地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全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幅高达41.8%,其中北方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幅为30.7%,南方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幅为44.0%;第三,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每降低1%,森林质量则相应地提高21.46%,北方地区森林火灾控制对森林质量的作用效果远高于南方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拓远 梁文远 李凡 刘金龙
文章基于2002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2003年开展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外生政策在省级层面逐步推进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森林火灾控制水平对森林质量的作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忽视森林火灾控制水平与森林质量二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能够显著地提高森林质量,平均增长率约为8.970%,但该政策对南北森林质量的提高存在显著差异;第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能够显著地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全国森林火灾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漆雁斌 张艳 贾阳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交易 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舒凯彤 张伟伟
我国森林碳汇交易还处于试点阶段,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与交易机制对碳汇市场建设和林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应以PPP模式丰富森林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以互联网化的碳汇交易进行森林碳汇的交易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完善碳汇计量与多元化融资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降低森林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加强森林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市场 PPP模式 交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碳达峰 碳中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