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4)
2023(8108)
2022(7313)
2021(6788)
2020(6174)
2019(14421)
2018(14651)
2017(28937)
2016(16273)
2015(18707)
2014(19168)
2013(19313)
2012(18332)
2011(16907)
2010(17369)
2009(16628)
2008(16941)
2007(15601)
2006(13786)
2005(12394)
作者
(51745)
(43355)
(42763)
(41129)
(27169)
(20839)
(19829)
(16934)
(16104)
(15524)
(14879)
(14538)
(13767)
(13675)
(13488)
(13448)
(13420)
(12541)
(12521)
(12475)
(10989)
(10959)
(10583)
(9834)
(9705)
(9686)
(9683)
(9587)
(8936)
(8740)
学科
(69577)
经济(69510)
管理(44565)
(40908)
方法(34473)
(31084)
企业(31084)
数学(30798)
数学方法(30474)
(20619)
中国(18735)
(17677)
(16839)
环境(14177)
(13695)
(13659)
贸易(13655)
地方(13536)
农业(13341)
(13275)
业经(13143)
(11954)
(11815)
银行(11776)
(11249)
(10642)
金融(10639)
(10006)
(9638)
财务(9616)
机构
大学(252363)
学院(249932)
(101170)
经济(98949)
管理(92833)
研究(88256)
理学(79101)
理学院(78119)
管理学(76653)
管理学院(76199)
中国(66528)
科学(57406)
(55428)
(47792)
(47514)
(47512)
研究所(43444)
业大(40925)
中心(39882)
(38337)
财经(37878)
农业(37590)
北京(35733)
(34058)
(34051)
师范(33723)
(31711)
经济学(31006)
(30245)
经济学院(28268)
基金
项目(160980)
科学(124057)
研究(114696)
基金(114418)
(101320)
国家(100545)
科学基金(82815)
社会(70253)
社会科(66453)
社会科学(66424)
(63548)
基金项目(61233)
(54195)
自然(54014)
自然科(52514)
自然科学(52489)
教育(52378)
自然科学基金(51496)
资助(47794)
编号(46872)
成果(38922)
重点(37399)
(35839)
(35245)
课题(32957)
(31838)
科研(31386)
计划(30870)
创新(30003)
教育部(29628)
期刊
(113378)
经济(113378)
研究(71354)
中国(43684)
学报(43621)
(42148)
科学(39444)
(35469)
大学(31937)
学学(30237)
管理(30195)
农业(28535)
教育(23367)
(21943)
金融(21943)
技术(20525)
业经(19534)
财经(18470)
经济研究(17229)
问题(16474)
(15810)
(15450)
统计(13414)
技术经济(13274)
资源(13182)
(12960)
(12925)
理论(12666)
林业(12061)
商业(12022)
共检索到367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米锋  谭曾豪迪  顾艳红  鲁莎莎  张大红  
【目的】评价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对比分析其变化趋势,旨在了解各省(市、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现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情况,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沿用传统的PSR模型思路,从森林生态承载力和人类行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2个角度构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年鉴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2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标中,资源类指标所占权重最大(0.536),复杂性指标次之(0.188),森林资源状况是导致各省(市、自治区)、各年份之间森林生态承载力产生差异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冷慧卿  王珂君  
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的开展由来已久,并随着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再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我国森林保险业务一直缺乏定量风险评估与费率精算的支持,因此难以实现经营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目标。本研究以森林火灾为例,在省一级行政单元尺度上,通过对历史森林火灾案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了各省森林火灾受害风险,并基于年森林火灾受害率的统计特征对省级森林火灾保险纯费率和充足费率进行了厘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火灾风险的省际差异明显,年期望森林火灾受害率从低于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不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杨丰  
产品差异化是银行业的金融壁垒。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于银行的经营特色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只有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才能体现出银行的竞争优势。文章详细分析我国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永琦  余艳锋  彭柳林  袁婷婷  黄虹  裘甜  沈佳佳  
[目的]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农业产业带,考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化特征,对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2004—2018年长江流域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法测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2004—2018年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经济系统发展较为滞后,且两者在总体上、区域间、省份间各有差异。(2)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且耦合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表现有所差别。(3)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阶梯式上升,协调等级常年稳定在初级协调状态,且中游相较于上、下游协调发展水平更好,区域内差异更小。(4)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走势,且基尼系数有扩大趋势,超变密度贡献率均值最大,但在考察期内,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轮换构成影响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冲槐  刘颖祺  牛彤  
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评价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主要因子,通过综合因子得分对我国31个省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进行排序,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差异性进行了比较,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旭  郑洁  冯彦  李燕坤  王时军  张大红  
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改进传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并建立了一个包括森林承载和社会压力2类指标的指标体系,以云南省129个区县为样本,运用模糊物元法来评价该省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森林生态安全。为动态分析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引入了空间相关分析技术。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安全指数等级最高的区域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而最差的在云南省东北部和东南部少数区域。(2)这4个年度的森林生态安全平均值分别为0.353 4,0.377 9,0.311 4和0.458 7,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的平均值意外下降主要是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过快,所以应适当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3)从时间变化来看,云南省99.20%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河口县、屏边县和红河县是改善幅度最大的3个县,这与它们都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关。(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4个年度全局莫兰指数的P<0.01,所以云南省各区县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集聚性,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高集聚的区县一般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占比11.63%,而低—低集聚区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东北部,占比10.85%。建议在低值集聚区域限制大型开发,并进行以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为主的生态修复;在高值集聚区域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发展限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张滨  
基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数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权数确定,对2007—2016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森林生态压力、森林安全状态、森林管护响应及全面禁伐之间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森林管护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状况的响应成效十分显著。2007—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从最初的不安全状态,再到2010年以后持续稳定在一般安全状态,最后在2016年一跃达到了安全状态。森林生态压力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森林管护响应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面禁伐作为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政策对于减小森林生态压力提升森林安全状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困境;积极践行"两山论"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及培育工作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平  
为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科学地进行广东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广东省森林资源情况公报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过去八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自2005以来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广东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工程,广东省有林地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以及活立木总蓄积不断增加,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著伟  
短期融资券发行以来,利率差异越来越明显。短期融资券的利率差异主要受央行票据收益率、行业背景、企业所有制和发行规模等因素影响,而信用评级在利率差异中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钰  蔡秀亭  
文章运用熵权法、Moran′s I指数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2005—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在2005—2009年(2006年除外)及2014—2015年处于0.4~0.6之间(第Ⅲ等级),2010—2013年处于0.6~0.8之间(第Ⅳ等级);大部分省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波动上升,且省区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各省区森林生态安全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这种自相关关系总体上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各省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存在趋同性和收敛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  李永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曾经作为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但自90年代起,常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出现边缘化迹象,且与周边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应用定量研究方法从结构性问题入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为常州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显得十分紧迫。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角度,应用结构变化值、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产业扩张弹性对苏州、无锡、常州苏锡常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促进常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培锋  卢素兰  黄和亮  杨伦增  
不同法律对林地征占用的表述不尽一致,由于政策执行不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现行林地征占用法律与实践操作有偏差,极大地损害了林农在林地征收中的合法权益。文章借鉴Barzel和Demsetz的产权不完全界定理论,通过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拓展,揭示集体林地征占用法律与事实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当前林地征占用实践所面临的困境,为制定和规范林地征占用法律政策提供一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林地征收程序,保障被征林地农户的基本权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月  张大红  
文章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将响应作为压力层的逆指标建立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生态区位系数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参考数列进行指标赋权,选取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的29个区县,对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9个区县中,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的森林生态安全水平要优于鄂东地区;鄂东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大于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但通过增强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可以缓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月  张大红  
文章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将响应作为压力层的逆指标建立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生态区位系数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参考数列进行指标赋权,选取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的29个区县,对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9个区县中,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的森林生态安全水平要优于鄂东地区;鄂东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大于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但通过增强森林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可以缓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孝玉  付爱平  柯云  刘健  
文章基于瑞金市、石城县2地赣江源区249份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年龄、文化水平和林地生态区位3个方面探讨农户对公益林差异化补偿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对公益林差异化生态补偿的认同度为54.6%,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生态区位的农户对差异化补偿的认同程度有明显差异,影响农户认识差异的驱动因素为林业技术指导的需求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林地面积、公益林对农户生活的影响度、外出打工人数的变化、农户决策受他人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