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93)
2023(16168)
2022(14313)
2021(13385)
2020(11570)
2019(26896)
2018(26975)
2017(52584)
2016(28773)
2015(32791)
2014(32993)
2013(32699)
2012(30195)
2011(27418)
2010(27321)
2009(25358)
2008(25103)
2007(22286)
2006(19244)
2005(16927)
作者
(85882)
(71353)
(71179)
(67878)
(45264)
(34461)
(32565)
(28155)
(26920)
(25399)
(24217)
(23893)
(22594)
(22410)
(22272)
(22115)
(21916)
(21251)
(20420)
(20404)
(17842)
(17511)
(17455)
(16159)
(16121)
(16016)
(15841)
(15795)
(14632)
(14248)
学科
(116069)
经济(115941)
管理(82060)
(78982)
(64117)
企业(64117)
方法(58219)
数学(51446)
数学方法(50757)
(32076)
中国(29922)
(29846)
(25448)
业经(24730)
(22188)
贸易(22181)
地方(21850)
(21553)
农业(21144)
(21048)
(19136)
财务(19056)
财务管理(19010)
理论(18738)
(18004)
企业财务(17905)
(17690)
环境(17687)
银行(17623)
技术(17500)
机构
大学(420787)
学院(419509)
(164930)
管理(164571)
经济(161283)
理学(143043)
理学院(141441)
管理学(138737)
管理学院(137991)
研究(136617)
中国(100886)
(89267)
科学(87777)
(75696)
(72689)
(69867)
业大(66577)
研究所(63892)
中心(62401)
财经(61564)
(60376)
农业(57654)
北京(56039)
(55755)
(54397)
师范(53829)
经济学(49554)
(49151)
(49123)
财经大学(45788)
基金
项目(285723)
科学(222497)
基金(205792)
研究(204562)
(180336)
国家(178882)
科学基金(152427)
社会(126363)
社会科(119687)
社会科学(119652)
(112514)
基金项目(109517)
自然(101429)
自然科(99026)
自然科学(98997)
自然科学基金(97204)
教育(94938)
(94768)
资助(86075)
编号(84369)
成果(67979)
重点(63952)
(62739)
(60166)
(58528)
课题(57625)
科研(55288)
创新(54676)
教育部(53184)
大学(53051)
期刊
(174114)
经济(174114)
研究(117890)
中国(71676)
学报(70532)
(64989)
科学(62587)
管理(57699)
(57237)
大学(52535)
学学(49631)
农业(44991)
教育(43084)
技术(37143)
(32639)
金融(32639)
业经(29610)
财经(29399)
经济研究(27943)
(25010)
问题(23718)
(23021)
图书(21554)
技术经济(21086)
理论(20724)
统计(20412)
(20199)
科技(19685)
商业(19250)
实践(19025)
共检索到594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生产效率不仅反映农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结合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棉花生产率全要素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TFP在2004-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013年我国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后开始上涨,在2015年达到最高点1.124,其后趋于稳定。技术效率(Efch)变化与规模效率指数(Sech)变化高度趋同,比较平稳。技术进步指数(Tech)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高度趋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指数(Tech)影响。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棉花生产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娅楠  缪东玲  程宝栋  
文章在分析林业利用外资情况的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基于2006~2015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成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林业利用外资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林业TFP在总体上平稳发展,个别地区出现上升;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TFP增长率约为16.7%,效率变化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更大。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FDI滞后一期对林业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外开放水平对林业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且不显著的;金融发展水平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后根据现实解释回归模型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雷权勇  
[目的]在我国柑橘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存在耕地规模狭小和劳动资源匮乏的双重瓶颈,研究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2011—2016年我国柑橘生产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特点,比较了柑橘、柑和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结果](1)从整体趋势看,2011年以来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小。考察期间内,柑橘、柑和橘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为2. 6%、2. 0%和2. 3%。(2)从影响因素看,技术进步是影响柑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从区域差异看,科技进步为福建、广东等省份柑橘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营规模过小阻碍了其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增长优势明显劣于江西、湖南两省。(4)从品种分类看,多数省份橘的技术进步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均高于柑,柑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差,仅在部分省份优势明显。[结论]推进柑橘科技创新,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实施柑橘产业支持政策是促进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赟彬  高翔  李秉龙  
利用我国7个肉羊主产省2008—2016年肉羊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趋势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主产省的成本和收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肉羊的收益和成本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益增长幅度。从静态角度看,我国肉羊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各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且接近最优状态。从动态角度看,不论是我国肉羊产业在2008—2016年时序变动还是各主产省份的空间分布方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均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改良肉羊品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方式来推动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双红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3-2017年间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行业异质性,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次是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与零售业最低;三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有明显的异质性,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依赖技术进步,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则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制约;文化产业的三大子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地区,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一博  宛晶  
本文选取5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后是否是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内生性增长。研究结论是,50家样本公司在2007-2011年间呈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增长(-6.2%)。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为-6.9%,纯技术效率改进的贡献为2.2%,规模效率改进的贡献为-1.5%。各年度样本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递减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闫鑫  
根据我国轻工行业统计数据及省际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传统DEA-MAlMquist高估了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我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0年的11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6%,其中轻工业技术进步的变化最为明显,提升了5.7%;金融扶持力度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了轻工业产业效率的增长。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本文将农膜使用量作为一种非期望产出,测算了中国棉花2004-2018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变化指数。研究发现:中国棉花农膜使用量持续增加,农膜成为土壤污染要素,阻碍产出增长,且西北内陆棉区比长江、黄河棉区更加明显。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下,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被高估,非期望产出阻碍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GTFP与TFP存在明显差异,非期望产出对中国棉花GTFP指数的负影响净效应显著,拉低了GTFP值,对GTFP与GTech影响分别为-0.076和-0.072。从成本利润率、产业结构、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分析了对棉花GTFP的影响,影响效果分别为1.24%、0.02%、-0.05%、-0.02%,以此给出提升中国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盼  
利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物流上市公司2008-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度,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足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类型物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常建新  姚慧琴  毛颖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算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本文将农膜使用量作为一种非期望产出,测算了中国棉花2004-2018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变化指数。研究发现:中国棉花农膜使用量持续增加,农膜成为土壤污染要素,阻碍产出增长,且西北内陆棉区比长江、黄河棉区更加明显。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下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被高估,非期望产出阻碍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GTFP与TFP存在明显差异,非期望产出对中国棉花GTFP指数的负影响净效应显著,拉低了GTFP值,对GTFP与GTech影响分别为-0.076和-0.072。从成本利润率、产业结构、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分析了对棉花GTFP的影响,影响效果分别为1.24%、0.02%、-0.05%、-0.02%,以此给出提升中国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明伟  金钟范  张军伟  
文章基于中国19个城市群224个作为"区域空间"的城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不同方法分样本估算城市固定资本存量基础上,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城市(群)TFP变化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整体综合效率提升没有弥补技术进步贡献下降,使平均TFP(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但存在时空差异。空间上,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城市群"追赶"效应使地区TFP下降较慢但不均衡性大于东部,综合效率改进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东部仍然具有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明显优势;时间上,中国城市群TFP于2008年持续下降,西北地区的"追赶"效应正在消失,但城市群内部空间差异也在波动中减小,尤其是东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胜  许佳贤  吴俊媛  苏时鹏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和分析了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年际间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但推动各年度增长的关键力量均是技术进步;在四大地区中,只有东北地区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三个地区均增长,且增长动力相似;由于技术效率提升乏力,超过40%的省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蓉蓉  廖小静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02-2010年以来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采用了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我国经济的TFP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以此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在此阶段TFP增长有限,对GDP贡献不够;Malmquist指数的结果也显示了我国各地区的T F P增长中由技术进步指数带动的和由效率改进带动的效应程度大体相同,我国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进步的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运用1995~2005年中国地级煤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5~2005年24座地级煤炭城市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1年煤炭城市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平均技术效率较大幅度下降;第二,1995~2005年间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有较明显的波动,在这十年间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存在较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