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7)
2023(9592)
2022(8718)
2021(8410)
2020(7110)
2019(16653)
2018(16980)
2017(33569)
2016(18263)
2015(20817)
2014(20993)
2013(20962)
2012(19356)
2011(17557)
2010(17523)
2009(16146)
2008(15646)
2007(13632)
2006(12035)
2005(10551)
作者
(54920)
(45113)
(45039)
(42744)
(28591)
(21753)
(20471)
(17871)
(17064)
(16098)
(15391)
(14960)
(14224)
(14180)
(13864)
(13680)
(13620)
(13417)
(12804)
(12792)
(11255)
(11074)
(10958)
(10261)
(10146)
(10067)
(10015)
(9994)
(9097)
(8880)
学科
(70681)
经济(70601)
管理(51450)
(48536)
(39317)
企业(39317)
方法(34855)
数学(30515)
数学方法(30214)
中国(20024)
(19386)
(17363)
(16490)
业经(14946)
(13882)
贸易(13875)
(13718)
(13518)
地方(13417)
环境(12608)
农业(12573)
(12070)
(11648)
银行(11603)
理论(11375)
技术(11170)
(11082)
(10685)
财务(10627)
财务管理(10606)
机构
大学(266771)
学院(264444)
管理(106042)
(102108)
经济(99784)
理学(92206)
理学院(91171)
管理学(89678)
管理学院(89209)
研究(87837)
中国(64797)
(57923)
科学(56643)
(47516)
(45090)
(43281)
研究所(41294)
业大(41104)
中心(38775)
财经(38595)
北京(36986)
(36662)
(34969)
(34694)
师范(34386)
农业(34309)
(31828)
(30510)
经济学(29690)
财经大学(28784)
基金
项目(180836)
科学(140572)
研究(131435)
基金(130214)
(113752)
国家(112836)
科学基金(95690)
社会(79712)
社会科(75362)
社会科学(75340)
基金项目(70294)
(70158)
自然(63866)
自然科(62271)
自然科学(62258)
自然科学基金(61102)
(59713)
教育(59574)
编号(54827)
资助(54015)
成果(44307)
重点(40244)
(39832)
(38289)
(37059)
课题(37053)
科研(34874)
创新(34550)
项目编号(33654)
教育部(33553)
期刊
(110385)
经济(110385)
研究(77952)
中国(44532)
学报(43466)
科学(39633)
(38741)
管理(38016)
(32977)
大学(31925)
学学(30067)
教育(27825)
农业(27517)
技术(21659)
(21459)
金融(21459)
业经(18721)
财经(17962)
经济研究(17404)
问题(15188)
(15103)
图书(14731)
理论(14731)
实践(13713)
(13713)
(13379)
科技(13112)
技术经济(12688)
资源(12412)
现代(12311)
共检索到37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凡  吕军  刘勤  郭莹  何文清  王林  严昌荣  
地膜覆盖是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变化。笔者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统计数据,对我国主要棉区地膜应用和残留污染特点进行大范围采样,获取第一手数据;同时,对过去几十年中与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我国棉花生产格局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地膜覆盖技术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探讨了主要棉区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趋势。结果显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从过去的黄河和长江流域迁移到现在的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是新疆),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新疆等西北内陆地区自1986年开始规模化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后,棉花单产(皮棉)快速上升,现在已经超过2 000 kg/hm~2,大幅度超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单产。同时,新疆棉区地膜覆盖应用所带来的残留污染已成为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新疆连续10 a和20 a覆膜的棉田土壤中残膜量分别为259.70±36.78 kg/hm~2和307.90±35.84 kg/hm~2。因此,地膜覆盖是我国棉花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保持我国棉花生产的稳定至关重要,但同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非常严重,必须尽快研究棉田地膜残留污染的应对策略,实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防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金强  居学海  李贵春  
[目的]为客观了解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露地蔬菜地膜使用、回收和残留情况。[方法]本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安徽省和县、河南省扶沟县、山东省寿光市和天津市武清区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开展土壤地膜残留试验研究。[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4个县(市/区)地膜使用量相差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寿光市>武清区>扶沟县>和县;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相差较大,武清区、寿光市地膜回收理想,分别达到100%和97.16%,和县为71.15%,扶沟县最低,为34.13%;回收的地膜处置方式相似,主要是填埋或废弃;和县、扶沟县和寿光市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8.10、3.31和1.39 kg·hm~(-2)。[结论]黄淮海蔬菜主产区的地膜使用量较大,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差异大,一些地区回收率不高,回收的地膜以填埋或废弃为主要处置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问题。为加强地膜回收利用和降低残膜污染,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户配合的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末端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管控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太祥  滕晨光  张朝辉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科学测定地膜回收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其地膜回收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棉花主产区591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法测算了地膜回收的增产效果,进一步结合当前的成本投入情况分析了地膜回收对农户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受户主身体健康状况、宣传力度、惩罚力度、地膜回收补贴、农田地膜污染程度和农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认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②考虑样本农户自选择和内生性问题后,地膜回收使农户亩均籽棉产量平均提高了12.49 kg,这一平均处理效应远低于现有的自然科学试验结果;③在当前棉花价格下和回收补贴政策下,地膜回收能够增加农户净利润,但地膜回收机械使用成本和补贴额度对农户新增利润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完善地膜回收的约束型政策规制、激励型政策规制和地膜回收体系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敏  
运用收益成本比效率模型对2009年我国各棉花主产区收益成本比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各棉花主产区的收益成本比效率较高,配置效率是制约成本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各棉花产区因在产量、价格方面的优势而使收益效率普遍较高。对各棉花产区的实际成本进行分解,以获得降低实际成本的依据和空间,旨在为提高成本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丁国栋  冀世锋  邢云青  蒋经纬  刘圣慧  韩乃旭  方涵  贾磊  
针对含高浓度铝盐混凝剂的模拟废水,结合膜面形貌和元素分析技术,研究了进水pH、进水铝盐浓度及系统操作压力等因素对反渗透膜污染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进水中高浓度的铝盐迅速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密实的无机污染层。进水pH对膜污染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相比于进水呈酸性或碱性的情况,当进水pH为中性时,膜通量最低,脱盐率最高,膜面污染层中铝含量最高,污染程度最严重。酸性进水时膜面污染层中Al元素含量低于碱性进水,膜污染程度最低。在进水pH相同情况下,对于膜面污染层的形成,进水中铝浓度影响更显著,而操作压力影响不大。建议在实际工程中,调整进水pH至碱性,精准控制铝混凝剂投加,维持适当操作压力,以降低铝盐引起的膜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晶  李林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区的2002~2011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检验了棉花主产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2002~2011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增长率为-2.1%,技术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0.2%,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1.9%,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引起的。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身强  孙成金  查文峰  冯富民  
当前棉花主产区棉花收购政策不易把握,收购价格难以掌握,棉花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成为困扰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难题。笔者建议:棉花收购在资金供应上要实行多渠道多元化;政府部门要在棉花价格控制上加强宏观调控;农发行在扶持对象上要优化贷款投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启荣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棉花主产区出现了由南向北、向西北新疆地区迁移的现象;中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受各地区种植业内部的比较效益、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农民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灌溉条件和自然灾害、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青华  韩锦峰  贺德先  刘华山  
【目的】针对塑料地膜"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实,探讨液体地膜取代塑料地膜覆盖棉田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取液体地膜75.0kg·ha-1(T1)、112.5kg·ha-1(T2)、150.0kg·ha-1(T3)、187.5kg·ha-1(T4),塑料地膜(PF)及不覆盖(CK)3种覆盖方式,测定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生理特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液体地膜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和棉花产量影响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覆盖棉花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塑料地膜覆盖棉花产量最高,增产率为34.0%;液体地膜处理(112.5kg·ha-1)次之,增产率为21.7%。液体地膜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刘小凤  程文明  陈兵  
为进一步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机制,2018年新疆在博乐市、柯坪县和叶城县开展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本文梳理了新疆棉花"价格保险+期货"试点背景及试点目标,在对三个试点地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总体目标角度对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推进了棉花产业融合,有效规避了WTO"黄箱"政策的约束,保障了棉农的基本收益,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但是试点中还存在棉花价格保险的目标价格过高、棉农的保险意识淡薄、赔付机制不完善、缺乏农业保险人才、风险对冲工具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少军  王莉  钱训  陈勇达  默涛  
通过大田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表明,甲基毒死蜱在棉花上的半衰期为4 92~6 09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 76~6 95d。40%甲基毒死蜱乳油按推荐剂量2250mL/hm2和加倍剂量4500mL/hm2施药3~4次,施药间隔10d,距最后一次施药30d采样,在棉籽中未检出甲基毒死蜱的残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晶晶  庞良玉  罗春燕  林超文  曾宗梁  胡滨  王立峰  
采用多点监测的方法,研究了攀西地区地膜残留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攀西地区平均地膜残留量为16.27 kg·hm-2,90%以上残留在耕作层,残留量显著低于新疆等北方地区;机械化耕作加大了地膜残留,人工耕作减少了地膜残留;覆膜前10年是地膜残留累积的主要时期,覆膜10年后地膜残留量相对稳定,耕作层以下地膜残留程线性累积的过程;生育期短和栽培管理复杂的蔬菜等作物加大了地膜残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占琴  闫紫薇  杨相昆  桑志勤  
【目的】通过对不同诱导期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棉花应用效果的研究,为降解地膜在新疆推广应用和棉田残膜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包括4个地膜品种:CK(常规PE膜),3种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有BXS60、BXS90和BXS120,随机区组,3次重复。研究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诱导期可降解地膜外观降解性、单位面积破损率、单位面积失重率差异明显,BXS60和BXS90 2个地膜品种基本达到D阶段,单位面积破损率在34%~58.3%之间,失重率在38.19%~46.5%之间。BXS120未到达C阶段,单位面积破损率和失重率均较低。BXS60和BXS90条件下植株较大,LAI持续时间较长,BXS90处理总光合势最高为1.34×106m2d·hm-2,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为1382.93 g·m-2、5644.1kg·hm-2,均高于CK的1301.9 g·m-2和5334.1 kg·hm-2。BXS60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低于CK,BXS120与CK接近。【结论】合适诱导期的可降解地膜(诱导期在90 d左右),既能满足棉花生长需求,又能及时降解,降低农田残膜污染,对新疆棉田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韩锦峰  刘华山  李巨  
研究了液体地膜对棉花成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液体地膜覆盖使棉铃干物质积累加快 ,铃重有所提高 ;成铃时空分布合理 ,烂铃减少 ,优质铃增加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 112 .5kg/hm2 处理最佳 ,增产皮棉 15 %。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斯炫  何可  张俊飚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政策为切入点,将2004年全国设立13个粮食主产区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发现:①基础回归分析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化肥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削减效应,尤其针对氮污染排放量;②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上述削减效应主要得益于粮食种植规模的扩大,即通过发挥粮食作物生产的规模效应以降低化肥污染排放量;③异质性分析表明,促进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获取规模效应,进而实现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据此,本文研究为粮食主产区内不存在增产加剧污染的可能性提供了经验性证据,也为在粮食安全的目标下兼顾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