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9)
- 2023(7274)
- 2022(6595)
- 2021(6035)
- 2020(5578)
- 2019(13072)
- 2018(13178)
- 2017(26966)
- 2016(14964)
- 2015(17079)
- 2014(17471)
- 2013(17596)
- 2012(16793)
- 2011(15250)
- 2010(15576)
- 2009(14919)
- 2008(14941)
- 2007(13738)
- 2006(12082)
- 2005(10956)
- 学科
- 济(66398)
- 经济(66340)
- 业(38661)
- 管理(38090)
- 方法(33670)
- 数学(30690)
- 数学方法(30468)
- 企(28412)
- 企业(28412)
- 农(19028)
- 中国(18279)
- 财(16852)
- 贸(13911)
- 贸易(13905)
- 易(13548)
- 学(13298)
- 制(13021)
- 农业(12448)
- 地方(12316)
- 业经(11878)
- 银(11334)
- 银行(11289)
- 行(10774)
- 融(10006)
- 金融(10004)
- 务(9662)
- 财务(9647)
- 财务管理(9616)
- 和(9290)
- 税(9155)
- 机构
- 大学(226888)
- 学院(225286)
- 济(96559)
- 经济(94607)
- 管理(83054)
- 研究(77414)
- 理学(71166)
- 理学院(70339)
- 管理学(69216)
- 管理学院(68794)
- 中国(58750)
- 科学(48204)
- 京(47920)
- 财(45617)
- 农(44687)
- 所(41393)
- 研究所(37534)
- 业大(36399)
- 财经(36204)
- 农业(35926)
- 中心(35341)
- 江(34074)
- 经(32610)
- 经济学(30686)
- 北京(30316)
- 范(28451)
- 经济学院(28163)
- 师范(28130)
- 州(26845)
- 财经大学(26622)
- 基金
- 项目(142179)
- 科学(109538)
- 基金(102013)
- 研究(101167)
- 家(89910)
- 国家(89201)
- 科学基金(73744)
- 社会(63300)
- 社会科(60005)
- 社会科学(59981)
- 省(55985)
- 基金项目(54304)
- 划(47552)
- 自然(47403)
- 教育(47005)
- 自然科(46221)
- 自然科学(46201)
- 自然科学基金(45412)
- 资助(42659)
- 编号(41573)
- 成果(34838)
- 重点(32637)
- 部(32417)
- 发(31452)
- 创(28892)
- 课题(28588)
- 科研(27702)
- 计划(27209)
- 教育部(27180)
- 创新(27150)
共检索到33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海兵
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中,棉花与油料是仅次于粮食的两大主要农产品。这两类经济作物占我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1%左右,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40年来,我国这两类经济作物的生产增长经历了数次严重的波动。1953—1979年.我国棉花和油料产量增长率最高值分别为60个百分点(1963)和37个百分点(1964),最低值分别为-37.8个百分点(1960)和-52.7个百分点(1960),高低落差近100个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因素分析●魏后凯一、改革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增长格局我国地区工业增长大体可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在全国合理布局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产品消费地区,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并有利于巩固国防,国家在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刚
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增长变动特征及其动因,定量测度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弹性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植物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呈减少趋势,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弹性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植物油 需求 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跃芝 邓波 王继新
研究表明:截至2007年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不是均衡的,而是分阶段的。文章基于对30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口数和居民消费等因素的研究,消除价格膨胀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更为合适的分段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并且从经济学角度对所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结论符合中国实际。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定基价格指数 对数线性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玫 阮文彪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从安徽省农业产值13年的数据资料中可以看出,尽管产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幅度不大。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农业产值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应用Eviews软件对安徽省农业产值时间序列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了农业产值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制约因素 模型 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启明 韦结余 白丽健
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的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当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但是,由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指出:若2010—2020年西部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则西部地区能实现以技术进步带来可持续增长。最后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可持续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荣国,朱海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庄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能反映这些变化的最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回顾这2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世建 付文林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迅速 ,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地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可能有多重因素对此有贡献。本文利用一个供求同时均衡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 ,会使出口下降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促进力量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会制约中国出口发展
关键词:
均衡模型 汇率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窦清红 张京萍
我国近两年税收收入的高增长,既有经济增长的基础,又有政策、管理等方面而形成的经济的前期发展与税收的后期增长以及税收的集中性征收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但政策因素、管理因素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基于1981-2010年度的中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对内外部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积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尤其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出口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源性驱动势头十分明显;劳动力投入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最后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规律性认识,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 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