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8)
2023(13163)
2022(11481)
2021(10824)
2020(8989)
2019(20807)
2018(20994)
2017(40574)
2016(22095)
2015(25052)
2014(25350)
2013(25323)
2012(23683)
2011(21633)
2010(21879)
2009(20253)
2008(19677)
2007(17442)
2006(15838)
2005(14220)
作者
(66240)
(54483)
(54424)
(51409)
(34623)
(26064)
(24652)
(21379)
(20628)
(19631)
(18640)
(18348)
(17479)
(17296)
(16739)
(16606)
(16194)
(16131)
(15714)
(15581)
(13715)
(13578)
(13131)
(12382)
(12310)
(12286)
(12189)
(12159)
(11031)
(10767)
学科
(95118)
经济(95022)
管理(60526)
(58685)
(46159)
企业(46159)
方法(39102)
数学(33069)
数学方法(32728)
中国(29183)
(26616)
地方(24532)
业经(21547)
(20527)
(19490)
农业(17962)
(17692)
(17401)
贸易(17386)
(16818)
(16371)
银行(16332)
(15783)
环境(15241)
(15236)
金融(15235)
(14986)
理论(14983)
技术(14621)
(13944)
机构
大学(322173)
学院(321811)
(127345)
管理(126277)
经济(124414)
研究(111221)
理学(107944)
理学院(106668)
管理学(105001)
管理学院(104406)
中国(83826)
(70699)
科学(69072)
(59823)
(56684)
(51610)
研究所(51266)
中心(49344)
(47756)
财经(47177)
业大(46653)
北京(45922)
(45250)
师范(44845)
(42650)
农业(40245)
(40215)
(39560)
经济学(37056)
师范大学(36249)
基金
项目(210898)
科学(164584)
研究(156882)
基金(150170)
(130187)
国家(129035)
科学基金(109721)
社会(96662)
社会科(91493)
社会科学(91471)
(82998)
基金项目(80562)
教育(71238)
自然(70546)
(69882)
自然科(68786)
自然科学(68771)
自然科学基金(67509)
编号(65463)
资助(62317)
成果(53836)
(49091)
重点(46880)
(46087)
课题(45461)
(43330)
创新(40359)
科研(39858)
项目编号(39856)
发展(39251)
期刊
(148570)
经济(148570)
研究(99829)
中国(62940)
学报(48295)
(47649)
管理(47183)
科学(45889)
(41654)
教育(38628)
大学(36204)
学学(33774)
农业(33627)
(30713)
金融(30713)
技术(27751)
业经(26096)
经济研究(23047)
财经(22123)
问题(20032)
(18749)
图书(18302)
理论(16996)
(16706)
技术经济(15637)
实践(15635)
(15635)
商业(15534)
科技(15499)
现代(15104)
共检索到48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咏淑  翟辅东  
梯田旅游是现代旅游中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梯田景色壮观、多变,较一般观光性旅游资源有较高的重游率,并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是一种非遍在性旅游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对梯田特点、形成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梯田旅游开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袁锡姿  齐增香  
紫鹊界梯田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其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实行生态旅游将面临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保持原生态美与突出特色的矛盾和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并探讨了合理开发景区的基本对策: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生态旅游最佳容量,确定开发的规模;以梯田自然景观为背景,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成官文,王敦球,秦立功,孔运铎,严启坤,秦国辉  
龙脊梯田景区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宜于发展生态旅游。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及人口素质成为约束性限制因素,也面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继承等问题,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孙业红  吴平  
经过世代演化,稻作梯田已成为代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生产性景观,其存在的永久性取决于其农业利用(农业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然而,梯田景观也会因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基本的旅游吸引物,一些特殊案例已引起联合国注意。文章对比分析巴厘南部中心地区(Parawisata Budaya)对文化旅游的重视和红河丰富的梯田景观与文化,从资源与可进入性、市场和营销、规划等方面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措施建议,并且探讨了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外,提出要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参与度,不仅能确保他们从中获益,更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林  覃峭  
基于旅游动力系统理论研究有关成果,本文以龙脊梯田为例,分析了和谐旅游社区建设中面临着景观退化、环境生态衰退、社区文化被侵蚀、利益的分配不公平等不和谐问题,从补偿机制角度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补偿机制在内的旅游系统多维循环动力模型,为实现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旅游社区建设提供基础研究,并就龙脊梯田和谐社区构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露敏  沈世伟  
兴化垛田的传统农业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成为兴化市的首要旅游吸引物。本文基于网络游记,对兴化垛田景区游客及其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目前兴化垛田旅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客源市场高度集中、季节性仍为旅游发展瓶颈、旅游活动与文化结合度低、周边农家乐缺乏规范管理以及交通亟待改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明。那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书文、卷轴、雕刻、音律……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实体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缺乏实物载体,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传统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礼仪、节庆和体育等,但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庭干  池明茹  陈昌春  周盛  
工业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就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工业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阐述循环型工业旅游的内涵,探讨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对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军  唐代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传康  郁龙余  牟光蓉  
一、发展过程深圳在未建设特区前,该市所在地罗湖作为进出香港的口岸,过境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不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创办特区后,深圳旅游业逐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深圳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为商务和企业服务的度假村和特区购物旅游阶段这一阶段从1980年始,至1988年。深圳原罗湖作为过境口岸,其旅游接待设施有限。为吸引港澳观光游客,并相应解决商务旅游的住宿问题,在特区建设初期,先后建设了西丽湖、香蜜湖、石岩湖、银湖,东湖和大小梅沙、蛇口海上世界、深圳湾大酒店及旅游中心、溪涌度假村等所谓“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葵  
在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农村旅游逐渐成为一支生力军,但是其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农村旅游开发中创意不足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它直接制约着农村旅游的深层次发展。本文在阐述创意农村旅游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旅游开发的现状,浅析引入创意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意开发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业红  周洪建  魏云洁  
文章以云南元阳县两类社区(3个)深度访谈与半结构性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前提下,可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歌舞与传统服饰)、收入与就业机会增加、外来投资增长和传统文化保护是区分旅游社区与非旅游社区的主要指标。(2)与非旅游社区相比,旅游社区灾害风险总体认知水平相对更高,对灾害(风险)也更为敏感,其遭受灾害的损失可能更大,旅游社区居民更愿意主动适应灾害(风险)。(3)"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民  邹宏霞  易倩倩  周琴  
文章构建了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体系和市场吸引力—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湖南紫鹊界梯田为例,通过专家和游客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得出其旅游资源潜力级别为:市场吸引力高,承载力中高,适合旅游开发。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着资源较单一、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农耕体验活动少、可进入性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强、知名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本研究可为紫鹊界及其它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晶晶  保继刚  
旅游业的可持续依赖于各项环境资源的投入及其科学有效的治理,而旅游地公共池塘资源治理问题仍有待深入。水资源作为一类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是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哈尼梯田核心区为案例,以水权科层概念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大众旅游发展前后目的地水权结构的演变历程。研究发现:(1)政体变动和大众旅游业的发展是促成目的地水权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从赋权体系和分配方式两方面影响用户的水资源利用实践;(2)旅游情境下,目的地用户主体的异质性增强,水资源稀缺性提高,商品化趋势明显;(3)科层结构下,集体层级的决策实体作为连接国家层级决策实体和用户层级的中间层,只有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治理职能才能促进资源的公平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案例地水资源治理以市场力量为主导,而政府管理存在一定缺位,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