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8)
2023(8433)
2022(6963)
2021(6385)
2020(5027)
2019(11474)
2018(11556)
2017(22311)
2016(12199)
2015(13956)
2014(13999)
2013(14218)
2012(14015)
2011(12859)
2010(13393)
2009(12427)
2008(12206)
2007(11138)
2006(10324)
2005(9764)
作者
(37522)
(31099)
(30825)
(29428)
(19693)
(14634)
(14165)
(12042)
(11750)
(11493)
(10579)
(10173)
(10090)
(10054)
(9698)
(9679)
(9158)
(9124)
(9033)
(8941)
(8182)
(7809)
(7733)
(7177)
(7091)
(7053)
(7007)
(6929)
(6457)
(6253)
学科
(60740)
经济(60684)
(29003)
管理(28420)
中国(22210)
地方(20474)
(20197)
企业(20197)
(18371)
方法(17674)
数学(15143)
业经(15095)
数学方法(15052)
(12244)
农业(12185)
地方经济(12099)
(12068)
银行(12039)
(11811)
产业(11301)
(11264)
金融(11263)
(11234)
(10911)
贸易(10895)
(10502)
(10079)
(10043)
技术(9706)
环境(9329)
机构
学院(182071)
大学(178676)
(78373)
经济(76640)
研究(68577)
管理(62670)
中国(53569)
理学(51570)
理学院(50913)
管理学(50192)
管理学院(49854)
科学(40516)
(40263)
(37337)
(35740)
研究所(31802)
(31156)
(30287)
中心(30139)
财经(28161)
北京(26847)
(25961)
师范(25691)
(25241)
业大(25056)
(24964)
(24912)
经济学(24227)
农业(23989)
经济学院(21840)
基金
项目(108359)
研究(84200)
科学(83419)
基金(73347)
(63113)
国家(62530)
科学基金(51709)
社会(51596)
社会科(48946)
社会科学(48940)
(45197)
教育(38308)
基金项目(38134)
(36834)
编号(35465)
(30997)
成果(30065)
资助(29937)
自然(29735)
自然科(28900)
自然科学(28891)
自然科学基金(28356)
课题(26783)
发展(25642)
(25206)
重点(25060)
(23188)
(22959)
(21757)
创新(21519)
期刊
(99946)
经济(99946)
研究(62753)
中国(44150)
(30808)
教育(26496)
管理(26109)
学报(25868)
(25538)
科学(24859)
(22719)
金融(22719)
农业(21227)
大学(19981)
业经(18686)
学学(18526)
技术(18261)
经济研究(16115)
问题(14194)
财经(13916)
(12187)
(11133)
(10653)
商业(10255)
国际(9739)
技术经济(9430)
经济问题(9254)
图书(9215)
(9171)
论坛(9171)
共检索到303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荣荣  王俊苏  
桑树(Morus alba)是世界历史悠久的木本饲草作物,营养价值丰富,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具有饲用、食用与生态等兼用价值。桑树叶片的粗蛋白含量可达20%以上,不低于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 ryegrass)等优质牧草;粗蛋白年产量可达5.04 t·hm~(-2),粗纤维含量是苜蓿草粉的43%,粗蛋白和干物质的有效降解率均在70%左右;氨基酸种类达18种,与大豆(Glycine max)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接近。本文对桑树产品的饲用价值、营养功能因子、产品加工方式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梳理总结,以说明桑树作为草食动物的优质饲料,以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能因子,既可提高家畜的生产力水平,又可增加农业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推动草畜耦合、提高草地农业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荣荣  
通过对桑树功能与作用的介绍,提出要重新认识桑树,发挥其保国、安民、富民作用。倡导种桑养地整治国土,挖掘6亿多hm2非耕地的巨大潜力;种桑养蚕走丝绸强国之路;种桑养人走健康之路;种桑养畜构建中国现代畜牧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史影  王伟伟  叶伶燕  周耐明  
将蛋白质动态运动观察运用于本科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中。该实验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内吞原理,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蛋白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受体蛋白的内吞过程及其下游招募蛋白在细胞中的动态运动。该实验操作性强、结果清晰直观,拓展了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蛋白质的运动特性及功能机制,并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于彬  郭彦青  彭方仁  
为了探索营养储藏蛋白质在杨树体内的积累机制和生理功能,采用凝胶电泳SDS-PAGE,对1年生797杨Populus deltoids×P.euramericana越冬期间皮层和根部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及营养储藏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部位中的蛋白质在越冬期间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越冬期间储藏蛋白质组分变化最明显的是36,32,22,15 kD等蛋白;落叶时蛋白谱带最清晰,36和32 kD蛋白质是杨树营养储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图3参1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义明  贺细平  乔波  
针对在每个标签类上直接学习分类模型计算代价高和树层次中低层结点训练数据扭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层次的蛋白质功能预测算法:核依赖估计–压缩排序选择算法(KDE–CSSA)。该算法先将标签向量投影到标签核的主成分上,仅仅学习少量的回归模型,然后将预测的数值向量投影回原来标签向量空间,利用压缩排序和选择算法获取满足树属性的0,1标签向量。在12个基因组数据集上使用精确率和召回率作为评测标准的实验结果表明,KDE–CSSA算法性能优于目前优秀的CLUS–HMC算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改萍  徐涛  樊莉丽  彭方仁  吕昕  陈琳月  
为了进一步研究楸树Catalpa bungei自交不亲和特性,以楸树不同产地植株云台山楸树(Cb~(-1)),老山楸树(Cb-2)和滇楸Catalpa fargesi f.duClouxii(Cf)的花粉为对象,利用普通研磨法及超声波破碎法,研究了适合于花粉壁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同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比较了不同树种花粉蛋白质质量分数及其主要蛋白质组分。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适于花粉壁蛋白质的提取,最佳超声参数为功率400 W,超声时间3 s·次~(-1),间歇时间6 s·次~(-1),3个回合,工作120次,相隔5 min·回合~(-1)。蛋白质提取液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边晨凯  龙定沛  刘雪琴  魏从进  龚加红  赵爱春  
【目的】研究川桑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基因的功能,探究桑树耐盐机制,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筛选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方法】以川桑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基于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以川桑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川桑液泡膜型NHX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公共平台,分析所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功能结构域,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在Nacl胁迫条件下不同时间段‘湖桑32号’根、茎、叶等不同组织中桑树NHX1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构建超量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中,分析转基因拟南芥在Na cl胁迫环境中的种子发芽数,根长、侧根生长情况和幼苗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边晨凯  龙定沛  刘雪琴  魏从进  龚加红  赵爱春  
【目的】研究川桑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NHX)基因的功能,探究桑树耐盐机制,为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筛选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方法】以川桑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基于同源基因序列的保守性,以川桑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川桑液泡膜型NHX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公共平台,分析所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及功能结构域,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在NaCl胁迫条件下不同时间段‘湖桑32号’根、茎、叶等不同组织中桑树NHX1表达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构建超量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中,分析转基因拟南芥在Na Cl胁迫环境中的种子发芽数,根长、侧根生长情况和幼苗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德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方智振  何园  姜顺日  
【目的】通过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植物胚胎发育相关蛋白基因分离和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相关机制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龙眼体细胞胚发生再生系统,经同步化培养获得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胚性培养物,并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的蛋白质2D表达谱可检测到1 203—1 798个蛋白点,其在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各阶段大部分具有阶段差异表达特性,有小部分是阶段特异表达,根据其蛋白数目、表达丰度、分子量和等电点等变化,确定了龙眼体细胞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建礼  
高蛋白质是生产优质饲料的重要营养原料,也是禽畜和水产品的理想饲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禽畜业和水产业发展很快,但饲料生产跟不上,缺口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蛋白质原料严重不足,为此国家不得不花大量外汇进口外国鱼粉。笔者就如何大力开发动物高蛋白质饲料资源谈一点浅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浩  张雅君  赵黎平  韩永斌  
为提高花生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百日红’为原料,提取不同发芽阶段的分离蛋白,以未处理样品为对照,研究其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芽阶段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的化学成分不同,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粗脂肪和总糖含量下降,而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发芽可以提高花生蛋白质溶解度,尤其是在pH值4~6范围内变化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索慧英  郑密  卢晗  曲冠证  李莹  
[目的]探究适用于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建立杨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方法]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叶片为材料,对小黑杨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2D裂解液、蛋白的纯化、IPG胶条的pH范围、蛋白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和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平衡时间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分别对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结果]采用2D裂解液Ⅱ对小黑杨叶片蛋白质进行溶解,可显著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双向电泳图谱中可分辨出326个蛋白质,比采用2D裂解液Ⅰ溶解的蛋白样品多209个蛋白质。通过蛋白裂解液提取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利用2D clean-up试剂盒法对蛋白样品进行纯化,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小黑杨叶片蛋白质主要集中在pH 4~7内,选用24 cm、pH 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393个蛋白质。蛋白上样量提高至1 mg时,可分辨的蛋白质的个数明显增加,由326个增加至454个。10 000V的等电聚焦时间为13 h,SDS平衡时间为40 min时可得到背景清晰、蛋白质个数多、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对小黑杨、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和84 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分别可检测到531、828、525个蛋白质,且蛋白质分离效果好、图谱分辨率高。[结论]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提高了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成功的建立了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适用于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为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松亚  蒋维昕  屈林丰  曹雪宁  谭玲  杨梅  
为了建立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质组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s广林4号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对蛋白质样品获取方法、双向电泳等电聚焦胶条p h范围、蛋白质上样量、胶条平衡条件以及染色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液+酚抽提法最适合桉树叶蛋白质的提取,电泳图谱可检测到850个蛋白质点。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chaps+60 mmol Dtt 10μl的蛋白质干粉裂解液,裂解效果较好;使用50 mg蛋白质干粉和600μl裂解液所获得的蛋白质浓度较高,为3.97μg/μl。使用p h4~7、24 cm Ipg胶条,蛋白质上样量为1 200μg,...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梁冰  张益嘉  吕嘉庆  
算法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该文提出将前沿研究热点融入学生实验项目,设计了最小生成树算法应用于蛋白质复合物识别实验。该项实验有助于调动学生编写程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算法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前沿研究热点,扩展知识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